劉明遠
摘要:思考力、問題解決能力、知識上的好奇心和社會責任感,應作為學校教育的核心價值觀;“藝術、科學、真理”,要為所有學生的個性、自由發(fā)展提供“無窮無盡的可能性”;應大幅度提升教師的學歷層次,改進中小學教師和校長的培訓方式,進一步加大國際間的教育交流與合作。
關鍵詞:學校變革;學生潛能;高學歷教師;未來向度
中圖分類號:G5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9094(2012)05-0003-05
應美國密歇根大學和加拿大蘇安學院的邀請,2011年3月21日至30日,江蘇省中小學教師培訓管理者考察團對美國和加拿大的部分高校、中小學進行了訪問交流。這是筆者繼1999年6月和2002年9月以后第三次踏上北美洲這片神奇而壯美的土地。
在美期間,考察團先后訪問了密歇根大學和斯普林愛伯大學,順道走訪了耶魯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訪問了諾維高級中學和麥基塔活動中心。在加期間,考察團訪問了蘇安學院,順道走訪了多倫多大學。現將這次美、加校際交流、參觀考察的所見所聞、主要收獲與幾點建議,從以下五個方面簡要報告如下。
一、美國人相信每個人都應該有機會接受最好的教育,以發(fā)展個人的天賦與能力
我們在美利堅合眾國,上述的這種感受特別強烈。其實,從19世紀早期開始,這種“人人生而平等”、“教育成就一切”的普及義務教育乃至20世紀初期的“高等教育大眾化”思想早已深入人心。美國經濟金融界、政教文化界的許多領導人物多次強調指出,美國的繁榮與強大,事實上是得力于教育之普及。
時至今日,超過1300萬的美國年輕人在高等院校就讀,其他數百萬的美國人則參加成人高等教育課程。幾乎所有的美國小孩,最少都能接受12年的基礎教育,高中畢業(yè)的達95%以上,從四年制的學院及大學中獲得文憑的有35%。龐大的教育計劃已使美國成為世界上受教育人數最多的國家之一,3億多人口中,只有1%的美國人不能閱讀與寫作。
由于實行聯邦制,美國的地方教育事務一般都由州政府負責。州把許多教育責任交給地方教育委員會,大多數的教委委員都由地方學區(qū)直接投票選出。在密歇根州諾維市,該市教育局局長彼得·迪昂全程陪同我們參觀了其所轄的諾維高級中學。
這是一所“用世界一流的教育,發(fā)展每一個學生潛能”的學校。諾維高級中學,可以說是一所高標準、有特色、國際化的現代中學。在硬件建設上,學校的各類專用教室、大小體育場館、游泳池一應俱全,話劇團、合唱團、管弦樂隊等學生團體達100多個,學生辦有自己的電視臺和電視節(jié)目,所編輯出版的報紙和雜志,其印刷、裝幀水準與市場上的正式出版物幾乎沒有任何差異。
在這所中學里,根據每一個中學生的興趣與特長,校方盡可能多地提供條件與平臺,讓學生們充分展示。學生們每天的上課時間為早晨7:15至下午1:55,課后有將近3-4個小時的時間,充分、自由、隨意地讓學生們各取所需,培養(yǎng)興趣、激發(fā)潛能、施展才華,個性全面得到發(fā)展。
我們參觀了麥基塔活動中心,該活動中心坐落在占地250英畝的綿延起伏、郁郁蔥蔥的山坡上,旁邊有一碧波蕩漾、清澈見底的威英爾湖。它是集活動中心、夏令營地、能力拓展機構于一體的“4-H(Head,Heart,Hand,Health)教育”。美國同行在交流中不斷地強調:真正的素質教育,就是注重:(1)目標專一與很高的抱負水平;(2)具有早期的興趣或特長,這些興趣與特長是他們才能發(fā)展的起點和強大的動力;(3)很強的自信心與自我效能感;(4)勤奮、投入、肯吃苦;(5)自覺的學習能力、思維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6)良好的人際交往與協作能力。
他們說,真正的素質教育,就是注重以上非智力因素和核心能力的培養(yǎng)。從某種意義上說,素質教育就是理想與目標的教育,就是興趣與特長的教育,就是自信心的教育,就是吃苦精神的教育,就是思維能力的教育,就是人際交往與協作態(tài)度的教育。其選用的模式就是這類“做中學”,項目主要集中在科技、健康、公民意識等諸多領域,大中小有100多項野外與室內的活動,通過專題特訓、夏令營、校外(寒暑假)休學旅行等方式具體實施。所有活動的宗旨與誓言是:“讓我腦有更清晰的思路,讓我心懷更大的忠誠,讓我做出更大的貢獻,讓我身心健康地生存——為了我的組織、社區(qū)、祖國和世界?!?/p>
2007年被美國《新聞周刊》列為美國最好的精英型公共高中,更在近三年的《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美國100所最佳公眾高中排名”中連續(xù)三次位列榜首的托馬斯·杰弗遜理科高中,該校校長伊萬·格雷澤這樣認為:“教育的成功不在于學生學會多少知識和技能,而在于他們能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去解決現實社會中的問題,使我們的生活和世界更美好。因此,我校的核心價值觀,或者說對學生基本技能的四項要求是:思考力、問題解決能力、知識上的好奇心和社會責任感。而且并非一項項單獨的指標,它們是一個整體的考量。知識上的好奇心能讓孩子們發(fā)現現實世界的問題,而在責任感的內在驅動下,他們會將自己所學用于解決他們所發(fā)現的問題”。
由此可見,美國的基礎教育的確是充滿生機與活力,學生的學習是主動的、個性化的,發(fā)展是全面的、均衡的。我們所追求十余年的素質教育,培養(yǎng)中小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與實踐能力,在美國的學校及學生身上已見到了樣板和模型,盡管他們也有一系列自身的不足與困惑。
二、美國是世界上教育事業(yè)最發(fā)達的國家之一,高等教育非常普及、教育體系十分龐大
美國共有各類高等院校3600多所,分為“大學”和“學院”兩大類。高等院校的規(guī)模大小不一,大學比學院要大,招生人數要多,圖書館和科研設施要好,師資隊伍學術水平要高。
美國高等院校半數以上是私立的,因為這些大學最初主要是由教會和其他宗教團體創(chuàng)辦。顯然今天這些學校依然同教會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但卻不再以宗教教育為主了。全美50個州,幾乎每個州至少都有一所州政府或當地出資創(chuàng)辦的公立大學,經費來源與私立大學不同,但學制與課程設置并無多大差別。
美國現有的院校主要實行二年或四年的學制,二年制的多為技術??茖W校和學院。近年來,這類院校在美國高等教育中發(fā)展較快,截止2010年,二年制學院總數已達1730所,在校學生達600萬,占全美大學生總數的47%以上。其迅速發(fā)展的原因在于它是連接高中和正規(guī)四年制大學的一個橋梁,主要培養(yǎng)美國經濟社會發(fā)展急需的掌握實用技能和專業(yè)知識人才,而且學費十分低廉。
四年制學院是美國高等院校發(fā)展的主體,美國約有1900多所四年制的學院和大學,占高等院??倲档模叮埃?,專業(yè)設置超過400個,主要有人文科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與工商管理等。學生經過四年的本科學習可獲得文學士學位(B.A.)或理學士學位(B.S.);而大學的學術水平和學術地位都很高,學校規(guī)模較大,組織機構健全。大學通常包括文理學院,此外還有研究生院,工、商、法、醫(yī)等專業(yè)學院,一般授予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代表著美國高等教育的最高水平,培養(yǎng)大批高層次的專業(yè)技術人才。這些院校除教學外,還承擔著美國政府的大量高精尖的科研任務。
密歇根大學1817年建校,是美國歷史上最悠久的大學之一,在世界范圍內享有盛譽。建校194年以來,在各學科領域中成就卓著并擁有巨大影響,被譽為“公立常青藤”,與伯克利加州大學、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素有“公立大學三典范”之稱。密大同時也是美國重要的學術聯盟——美國大學聯合會的12個發(fā)起者之一。
作為美國“學術重鎮(zhèn)”,密歇根大學擁有全美最高的研究水準、深厚的學術氣氛、大量優(yōu)良的師資以及頂尖的法學院、醫(yī)學院、工學院、商學院以及文理學院。在美國國家研究委員會近期對美國各大學研究生院41個學科的評估中,密歇根大學總分排名第三。多項調查顯示,密歇根大學超過70%的專業(yè)排在全美大學的前10名。
密歇根大學現有在校生3.9萬人,其中1.5萬為研究生,2.4萬為本科生;學生來自全美50個州和世界120個國家和地區(qū),學費每年是4萬美元(2009年),為公立大學中最貴的學費,接近部分“常青藤大學”;現有6238名教員中,有77名現任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以及工程院院士。歷史上共有7位畢業(yè)生和12位教授獲得過諾貝爾獎;著名華裔物理學家丁肇中、著名教育家吳貽芳就是密大的校友;前美國總統福特也是密歇根大學出身。
密歇根大學現有19個學院,各學院的學術水平排名領先群雄,其中,社會科學學院、法學院、商學院、工學院、醫(yī)學院以及公共衛(wèi)生學院在美國十分有名,均位列美國高校同類學院的前5位。這19個學院共開設有1.5萬多門本科課程,幾乎涵蓋了所有學科領域,是美國課程設置最豐富的大學之一。
密歇根大學的校訓是:“藝術、科學、真理”。對此,校方稱,他們?yōu)閷W生提供了“無窮無盡的可能性”。是的,徜徉在密歇根大學的校園里,那哥特式的法學院、時髦華麗全玻璃的商學院、備有直升機平臺的醫(yī)學院,傳統與現代、古樸與典雅、學術氛圍與文化氣息,讓人目不睱接、流連忘返。在這遼闊的校園里,機會與希望同在,今天在這里如魚得水的莘莘學子,明天也許就是大展宏圖的社會棟梁。難怪學生們如此深信不疑:“在密歇根大學,如果你覺得無聊的話,那一定是你自己的錯?!?/p>
三、只有基于未來規(guī)劃、立足未來實踐、面向未來思維,才能實現學校教育的整體轉型
2010年3月14日,奧巴馬政府發(fā)表《改革的藍圖:重新修訂初等和中等教育法》,全面闡明了未來美國教育改革、發(fā)展的實施思路:確立完備的學生升學和求職規(guī)劃標準;確保每一所學校都擁有優(yōu)秀的教師和杰出的校長;確保公平,為每名學生提供平等的教育機會;提高激勵標準,獎勵優(yōu)秀教師;推進教育創(chuàng)新,促進可持續(xù)發(fā)展。為此,美國聯邦教育部長阿尼·鄧肯宣布:“在政府的預算中,教師培養(yǎng)經費將翻一番,達到2.35億美元;校長的培養(yǎng)經費將增加5倍,達到1.7億美元。但與此同時,要求教師和校長的培養(yǎng)模式必須有重大變革?!?/p>
縱觀近些年來美國的基礎教育改革歷程,教師教育改革首當其沖,涌現了諸多新情況和新做法:一是通過法律法規(guī)和重大項目來推動教師教育的改革;二是通過標準體系和認證制度來保障教師教育的質量;三是通過提升辦學層次和強化實踐環(huán)節(jié)來提高新任教師的從教能力;四是通過資格條件和考試來嚴把中小學、幼兒園教師的“入口關”。
除了上述《改革的藍圖:重新修訂初等和中等教育法》外,2009年所頒布的《美國復蘇和再投資法案》,首次將教育議題納入到經濟領域之中,明確提出未來經濟的長久、強勁增長必須依靠教育的發(fā)展,而其中尤以“建設高質量的師資隊伍”為重點,在1000億美元的教育投資中有一半用于“各州穩(wěn)定基金”,該基金的首要任務就是防止學校裁減教師。此外,新近實施的美國聯邦教育部43.5億美元“力爭上游計劃”,旨在鼓勵各州政府和各學區(qū)著重以下四方面的改革:
(1)制定學術標準,真實反映學生在高中畢業(yè)時是否為上大學和就業(yè)做好了準備;
(2)構建數據系統,更全面的數據系統和新一代評估體系能夠幫助教師和校長改進實踐和教學方式;
(3)改進對于教師及學校領導的培養(yǎng)、專業(yè)發(fā)展和評估,尤其在高需求學校和學科領域;
(4)對長期低成就學校進行徹底變革,如果不能改變績效最低5%學校的現狀,美國不可能充分提高畢業(yè)率和兌現為每個兒童提供世界一流教育的承諾。
這項“力爭上游計劃”共四項,其中有兩項直接與教師、校長特別是與教師教育有關,它對推動美國各州改革教師教育具有十分重大的影響。
在美國,教師教育方面最為顯著的特點就是大學化與實踐取向,美國的教師教育大學化進程也就是中小學教師培養(yǎng)層次不斷提升的過程。目前,全美有3600多所大學,其中有1300多所舉辦教師教育項目,提供本科、碩士和博士等多層次、多學制、高學歷高水平的教師培養(yǎng)培訓課程;90%以上的美國中小學教師現已擁有大學本科畢業(yè)及以上的學歷。哥倫比亞大學師范學院已不再舉辦本科教育,全部提供碩士和博士課程,全面提高中小學教師培養(yǎng)層次,無疑對提升中小學教師從教能力和專業(yè)化水平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四、對優(yōu)秀小學、幼兒園教師的培養(yǎng),美國更重視教師知識的廣博,強調‘金字塔式的知識結構
我們所訪問的斯普林愛伯大學,成立于1876年,是一所教會學校。目前在校生3700多人,提供70多個本科生專業(yè)和17個碩士研究生課程,他們的幼兒教育系和小學教育系的課程設置,引起了我們濃厚的興趣和較多的關注。
美國沒有獨立的師范大學或師范學院,教育學院或教育系一般都設在四年制的大學(或學院)里面,而且必須要經過州及州以上政府機構的督導和定期審查,合格的才有資格推薦頒發(fā)教師資格證書。雖然美國幼兒教師、小學教師培養(yǎng)的基本課程在各個州之間有較大的差別,但總的來說是大同小異,與我們國家的課程設置,則有較大的差異。先說培養(yǎng)幼兒教師的課程。它主要有基礎知識、專業(yè)課程、教學方法和教學實踐等四部分組成?;A知識為幼兒教師提供其教學所必需的系統、全面的知識,它包括語言知識、美學知識、科學知識、社會歷史知識以及體育、藝術知識等;專業(yè)課程一般指關于教育的或與教育有直接關聯的課程,如歷史、哲學、人類學、經濟學、心理學、教育理論、兒童發(fā)展理論、學習理論等;教學方法和教學實踐,指的是幼兒教師用來計劃、實施和評價教學實踐的應用知識,把課堂理論轉換成真實場景,至少要用一個學期的時間到學校去實習,而且必須要教兩個年齡段的學生。他們認為,優(yōu)秀教師的基本素質是熱情、積極、負責、靈活、耐心、有條理、熱愛兒童、精力充沛、頭腦開放、有敬業(yè)精神、有獻身精神、有組織能力等。
再談談培養(yǎng)小學教師的課程??偟母杏X:一是學科門類多;二是選修空間大;三是培養(yǎng)效果好。有許多課程都是我們第一次見識:(1)專業(yè)發(fā)展與探究課程3門(把6門課程分為3組,每組2門,從3組中各選1門,這6門課程分別是專業(yè)發(fā)展與探究、課堂教學探究、專業(yè)角色與教學實踐、課程與社會、學校課程設計研制與思考、優(yōu)秀教師成為教師教育者);(2)核心主題課程4門(可供選擇的課程有17門,它們是學校及其他學習環(huán)境中的學習心理學、心理發(fā)展、促進對學習的積極態(tài)度、用挑戰(zhàn)性行為教育學生、心理與教育的干預、學齡期的社會情感發(fā)展、學習興趣經驗的本質與設計、技術與有智力輕度損傷學生的識讀學習、課堂紀律心理學、社會環(huán)境中的課程、學習共同體與學習機會平等、學科教育內容與技術、幼兒園至12年級社會課程的教學、當前的教育問題、跨文化差異與學校的教學、移民學生的教育、語言基礎與語言學習);(3)教育基礎課程4門(可供選擇的課程有14門,它們是美國教育史、哲學研究與當代教育問題、教育社會學研究、教育實踐的比較分析、教育轉型、權力與教育實踐中的多元理論、種族與美國教育政策、課堂與課程中的文化問題、學習化社會與平等、學校內外的學習心理學、心理發(fā)展、學習差異與規(guī)律、普通教室里的殘疾學生、學校家庭與社區(qū))。
五、經濟全球化和科技進步將人類前所未有地緊密聯系在一起,加強雙方的交流與合作,建立互利共贏的伙伴關系,尤為重要
這次美、加兩國的校際交流,主接待方分別是美國密歇根大學的管理培訓中心和加拿大蘇安學院。
密歇根管理培訓中心以僑居美國的華裔高等教育、管理、科研、技術人才為核心,依托聞名于世的密歇根大學,以培養(yǎng)勝任二十一世紀的管理人才為宗旨,根據經濟社會發(fā)展的需要,選擇、確定方向,通過多層次、多渠道的交流、參觀、訪問,以促進中美兩國之間、兩國人民之間教育、科技、體育、文化多項活動雙向交流。自1999年成立至今,密歇根管理培訓中心為中美兩國的教育文化交流成功完成了以下項目:受天津市教衛(wèi)工委的委托,與密歇根大學合作,為天津市培訓了156名高校、重點示范中小學、醫(yī)院與衛(wèi)生管理部門的高級管理人才,其中相當一批已成為其單位或其上級單位的黨政一把手;協助天津師范大學成功舉辦了第一屆中美高等教育論壇;促成了美國東密歇根大學與天津商學院的人事管理碩士學位的合作辦學項目;與遼寧省教育廳及密歇根大學高教研究中心合作,為遼寧?。罚杆髮T盒E嘤柫耍玻埃坝嗝咝|h政一、二把手及高層領導干部,財務、人事及大學兩辦負責人;與密歇根州多所大學,包括密歇根大學、東密歇根大學、麥丹娜大學、斯普林愛伯大學達成協議,合辦、協辦為中國培訓高級管理人員及教師的研修班、培訓班。
蘇安學院是在江蘇省教育廳的大力支持下,由江蘇省教育發(fā)展有限公司在加拿大多倫多出資770萬加元,江蘇省教育國際交流服務中心承辦運作的一家國際教育發(fā)展機構,成立于2007年,宗旨是全力架構中國和北美教育協作的橋梁。學院以江蘇省教育廳、安大略省政府和安大略省政府高等教育部為合作基礎,目前在國外已經和加拿大的多倫多大學、約克大學、滑鐵盧大學、美國的勞倫斯科技大學等多所高校建立了廣泛的合作交流關系。
蘇安學院立足加拿大,面向整個北美地區(qū)。2008年已開始組織實施在美國的培訓和合作項目,并已聘請前CCIU負責人擔任蘇安中心在美國的代表。與勞倫斯科技大學的合作亦已全面展開,為2008年及以后的教師培訓及其它交流計劃在美國的實施打下了良好的基礎。蘇安學院坐落于北美最大城市之一的多倫多,距離市中心、多倫多大學、約克大學都很近,交通便捷,適于開展各種培訓和考察、參觀活動。中心總部擁有一幢10層的大廈,占地面積3000平方米,大廈建筑面積約11,000平方米。中心大廈分為教學區(qū)和住宿區(qū),配有先進齊全的教學和生活設施,常年有800人在這里接受培訓。
密歇根大學管理培訓中心國際發(fā)展部主任嚴慈慶教授、加拿大蘇安學院院長陳亦工先生在與我們的合作洽談中,都反復重申:江蘇作為大力實施科教興省、創(chuàng)新驅動戰(zhàn)略,又好又快推進“兩個率先”的先導區(qū)、實驗區(qū),尤其是要高度重視中小學校長和教師兩支隊伍的能力建設,興教當以百年計、育人當以百年謀。
為此,我們特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緊緊抓住當前基礎教育改革發(fā)展的重要戰(zhàn)略機遇期,進一步擴大江蘇教科院(江蘇教院)特別是省師訓中心、干訓中心“走出去”的數量與規(guī)模,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與美、加兩國的大學、中小學和教師教育機構開展深度合作與交流。
二、大力選派訪問學者、校際交換生、合作研究者赴美、加兩國高校與研究機構,深入了解與研究他們教師教育、課程建設、學科發(fā)展等方面的最新成果,以我為主、為我所用,盡快縮短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
三、在“走出去”的同時,努力擴大對方來華的人數與頻率,根據他們的實際需求,量身定做,互惠互利,確保交流合作的質量、水平與可持續(xù)性。
四、進一步加深與美國密歇根大學管理培訓中心和加拿大蘇安學院的戰(zhàn)略合作伙伴關系,以“合作備忘錄”為框架與契機,加強人員往來,開展課題研究,交換信息資料,擴大雙邊及多邊的交流合作領域。
五、選擇適當時機,舉辦中美高中校長高層論壇,圍繞普通高中多樣、特色發(fā)展這一主題,邀請中外著名教育專家、高中校長“南京論劍”,努力搭建高端、務實、常態(tài)、專業(yè)化的交流平臺。
參考文獻:
[1]馮大鳴.奧巴馬的修法計劃及對美國教育行政的影響[J].教育發(fā)展研究,2010(18).
[2]王紅.對當前基礎教育改革的反思[J].人民教育,2011(9).
[3]徐星.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專訪美國托馬斯·杰佛遜理科高中校長伊萬·格備澤[J].上海教育,2010(12A).
[4]美國教育改革在競爭世界中增強人力資本——鄧肯在世界銀行人力發(fā)展網絡論壇上的演講[J].唐科麗譯.基礎教育參考,2011(7上).
[5]于興國.美國教師教育新取向及對我國教師培養(yǎng)的啟示[J].師資建設,2011(7)(學習研修版).
[6]【美】蒙·科克倫.兒童早期教育體系的政策研究[M].王海英等譯.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11.
[7]【美】路易絲·斯托爾,[加]迪安·芬克.未來的學?!兏锏哪繕伺c路徑[M].柳國輝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