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平
一、惡苗病
①癥狀:水稻發(fā)生惡苗病后,其發(fā)病植株的節(jié)間伸長,長得細而高,植株顏色較淡,葉片較正常株窄,節(jié)位上的葉鞘里或外有不定數(shù)的須根,稻稈內生有白色的霉物,后變成淡紅色,有時是黑色的小點。發(fā)病的植株抽穗較早,穗子較小,并且谷粒少,或成為不實粒。病死的植株抽穗較早,穗子較小,并且谷粒少,或成為不實粒。病死的植株表面有淺紅色或白粉霉物,病粒谷殼的內外穎合縫外,著生有淺紅色霉層。
②防治方法:防治水稻惡苗病重點放在種子的處理上。A選用無病的種子留種。這是比較可靠而最有效的方法。B嚴格消毒種子。用25%咪鮮胺乳油3000倍藥液或10%浸種靈4000倍液浸種,每100kg藥液浸種60kg,連續(xù)浸種48—60小時,浸后不必清洗,直接催芽播種。C不管是在秧田還是大田里,發(fā)現(xiàn)病株應及時拔掉,防止擴大侵染。D妥善處理病稻草,不能隨便亂扔,也不能堆放在田邊地頭,不能作種子催芽的覆蓋物,不能用來捆扎秧把,可集中高溫堆漚,嚴重的或火燒。
二、稻瘟病:又稱稻熱病,俗稱火燒瘟、吊頸瘟,在漢中各地均有發(fā)生。在水稻整個生育期均可發(fā)生,根據(jù)被害部位不同,可形成葉瘟、穗頸瘟等,尤其以葉瘟和穗頸瘟危害最重,可造成白穗以致絕產。其中以葉部、節(jié)部發(fā)生為多,發(fā)生后可造成不同程度減產。
①葉瘟:一般于分蘗期以后發(fā)生,在田間常見的有急性型與慢性型病斑:急性型病斑為褪綠色、近圓形、橢圓形或不規(guī)則形、病斑背面密生灰綠色霉層;慢性型病斑多為梭形、紡錘形、一般為褐色、中央為灰白色、最外層為黃色或淡黃色暈環(huán)、病斑兩端各有一條褐色壞死線,在氣候潮濕時,病斑背面也產生灰綠色霉層,后期可多斑融合成不規(guī)則形大斑,使全葉枯死。
②穗頸瘟:發(fā)生于頸部、穗軸、枝梗上,病斑初為暗褐色小點,以后上下擴展形成黑褐色條斑,輕者影響結實、灌槳以至秕粒增多,重者可形成白穗,全不結實。
③防治方法:選用優(yōu)質、高產、抗病或耐病的2~3個品種搭配種植;種子消毒殺菌,1公斤種子用三克20%三環(huán)唑浸種24小時;早插秧、多施基肥,并做到早追肥,不要施用氮肥過多、過遲;如有急性型葉瘟病斑出現(xiàn)應立即用40%稻瘟靈可濕性粉劑每畝60~78克或20%三環(huán)唑可濕性粉劑,每畝78~100克加水50公斤噴霧。
三、紋枯病
俗稱爛腳瘟、花稈、下腳枯等,是水稻常發(fā)病害之一。主要危害葉鞘和葉片,嚴重時也能危害到頂葉及穗部。一般葉鞘先發(fā)病,然后是葉片。先在近水面出現(xiàn)水澤壯斑塊,后擴大成云紋壯大斑,并長出許多像蛛絲的白色菌絲。輕的葉片枯黃,抽穗困難,出米率下降,嚴重時常導致稻株倒伏或枯死,使水稻嚴重減產。
防治方法:控制氮肥施用不能過量,合理密植淺水勤灌,適度曬田,增強水稻抗倒抗病能力; 6月下旬至7月上旬(分蘗盛期)防治,防2次,隔7天一次,畝用5%井崗霉素水劑150毫升或50%托布津100克兌水50公斤噴霧,均勻噴到稻株中下部。施用井崗霉素最好在雨后晴天進行。
四、綿腐病
在氣溫低于15℃時,秧苗不能生長,抵抗力受冷害削弱,而綿腐菌適宜生長,乘虛感染。該病侵染谷粒穎殼裂口或在幼根之間的芽口處產生乳白色膠狀物,隨后以胚為中心放射出象棉花絮一樣密生白色至土黃色綿毛狀物,主要在播種至立針時發(fā)生。
防治方法:發(fā)病初期,灌清水沖洗2—3次,排除秧田污菌;及時灌淺水,噴施1000倍硫酸銅藥液150公斤。
五、稻飛虱的防治:稻飛虱主要棲息在稻叢基部,吸取植株汁液,使水稻植株變黃,影響產量,防治藥劑選用:25%優(yōu)樂得可濕性粉劑畝用30克:(2)25%速滅威可濕性粉劑畝用100克,兌水45公斤噴霧防治;(3)20%蚜螨靈乳油畝用100毫升兌水45公斤噴霧防治。(4)賽嗪酮或10%吡蟲啉30克/畝兌水45公斤噴霧。
六、稻薊馬
稻薊馬蟲體很小,成蟲體長只有1毫米-1、5毫米,黑褐色。冬季以成蟲在禾本科雜草中和麥類作物上越冬。次年育身期間,秧苗長至2片-3片葉時飛入秧田產卵繁殖。蟲體小,非?;钴S,能飛能跳。成蟲有趨綠性,秧苗移栽后,進入分蘗期食料豐富,利于大量產卵繁殖為害心葉和幼嫩組織。葉片受害初期呈小白色斑點,葉尖上部內卷,使稻苗生長緩慢,分蘗減少或停止,為害嚴重時秧苗枯死。
防治方法:像防治其他害蟲一樣,要施足秧田、大田的基肥,采用配方施肥或施用新型腐殖酸復混肥,控制秧苗和稻苗正常生長,狀而不過旺,以抑制成蟲產卵量,減輕為害。農藥防治:秧苗期3片-4片葉期和移栽前7天-10天各施1次藥,畝用10%吡蟲啉可濕粉15—20克,加水50千克噴霧;或20%三唑磷乳劑75毫升,加水50千克噴霧;或40%氧化樂果乳劑75毫升-100毫升,加水50千克噴霧。
七、粘蟲的防治:粘蟲是一種遷飛性害蟲,主要以幼蟲咬食葉子,造成缺刻,甚至吃光葉片,防治藥劑選用:25%敵殺死乳油畝用40毫升,兌水噴霧防治;(2)50%二嗪農乳油,畝用50毫升兌水45公斤噴霧防治。
(作者單位:154100 黑龍江省鶴崗市種子管理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