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調查統(tǒng)計了10套(29冊)對外漢語教學常用教材中的詞匯使用情況,發(fā)現(xiàn)各教材在《大綱》詞匯、等級詞匯、超綱詞匯及詞匯量等方面缺乏一致性,許多超綱詞具有常用性的特點?!洞缶V》內容陳舊和詞匯量偏低等問題是導致教材編寫無綱可依和以《大綱》對教材進行比較、評估有失公允的主要原因。教材詞表和“中介語語料庫”詞表對于確定漢語作為第二語言詞匯能力標準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關鍵詞:詞匯漢語水平詞匯詞匯大綱教材詞匯中介語語料庫
一、引言
《漢語水平詞匯和漢字等級大綱》(以下簡稱《大綱》)是編寫對外漢語教學教材的依據(jù)和規(guī)范,在制定教學大綱和編寫教材方面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然而《大綱》所“規(guī)定”的教學詞表并未在現(xiàn)有的教材中得到很好的落實。到20世紀末,詞匯量大且重現(xiàn)率低成為對外漢語教材中普遍存在的問題之一。楊德峰統(tǒng)計分析了5套教材的詞表,認為教材編寫者在確定生詞時隨意性強、缺乏客觀標準。梁少麗、宋繼華調查了《實用漢語課本》(第一冊至第五冊),超綱詞在課文中的覆蓋率約為30%。同時,《大綱》具有歷史局限性,詞匯量有些保守,從而造成了目前對外漢語教材超綱詞過多的局面。
為了明確《大綱》與目前對外漢語教材在詞匯方面的差異大小,我們調查了《大綱》詞匯和超綱詞在目前對外漢語教學界普遍認可并廣泛使用的部分教材的生詞表中的覆蓋情況,并根據(jù)“現(xiàn)代漢語研究語料庫”“現(xiàn)代漢語研究語料庫(口語部分)”以及“中介語語料庫”中的詞頻數(shù)據(jù)對教材中出現(xiàn)的“超綱詞”是否可以接受進行了分析。
二、《大綱》詞匯和超綱詞匯在教材詞表中的分布情況
我們調查的漢語教材共10套(29冊),包括綜合、口語、閱讀等類型,教材的適用對象涵蓋了初級、中級(包括中高級)和高級水平的漢語學習者。我們首先根據(jù)每冊教材課文后所列的生詞(包括補充詞匯,不包括專有名詞)建立“教材詞表”,每個詞為一條記錄。每條記錄包括了教材生詞表中所列的詞形和詞性。然后添加一個等級字段,根據(jù)《大綱》標記該詞的詞匯等級,非大綱詞匯標記為超綱詞。在此基礎上,我們分別統(tǒng)計了《大綱》詞匯和超綱詞在部分綜合教材(6套,18冊)、口語教材(3套,7冊)和閱讀教材(4冊)中的分布情況(表1、表2、表3)。
Z1-Z6分別是:速成漢語初級教程綜合課本(1~4冊)、漢語初級教程(1~3冊)、漢語教程(1~3冊,不包括第3冊下)、漢語中級教程(1~2冊)、橋梁(上下冊)、中級漢語教程(上下冊)。
K1-K6分別是:漢語會話301句、初級漢語口語(上下冊)、漢語口語速成基礎篇、漢語口語速成提高篇、漢語口語速成中級篇、漢語口語速成高級篇。
Y1-Y4分別是:漢語閱讀速成基礎篇、漢語閱讀速成提高篇、漢語閱讀速成中級篇、漢語閱讀速成高級篇。
從這些統(tǒng)計數(shù)據(jù)來看,《大綱》詞匯在教材中的分布情況主要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
首先,在不同水平的漢語學習者應該掌握多少詞匯這個問題上,各套教材表現(xiàn)的很不一致。如表1所示,同為初級綜合類教材,《漢語初級教程》(1~3冊)的詞匯量只有1225個,而《速成漢語初級教程綜合課本》(1~4冊)的詞匯量卻達3189個;在中級綜合類教材當中,《漢語中級教程》(1~2冊)的詞匯量為1375個,而《中級漢語教程》(上下冊)的詞匯量卻有2632個之多。作為初級口語教材的《漢語會話301句》和《漢語口語速成基礎篇》的詞匯量不過六七百,而《初級漢語口語》(上下冊)的詞匯量是1874個(表2)。
其次,在課程類型和適用對象水平相同的同類教材中,不同等級詞匯的比例差異也很大。一般來說,適用于初級水平學習者的教材應當以甲、乙級詞為主。但是表1和表2中的數(shù)據(jù)表明,初級教材生詞表中甲、乙級詞的數(shù)量在不同教材中差異較大。比如,《速成漢語初級教程綜合課本(1~4冊)》中甲、乙級詞分別約占30%左右,《漢語初級教程(1~3冊)》中甲級詞超過了1/2而乙級詞不足1/4;從數(shù)量上來看,前者甲乙級詞分別為894個和1150個,而后者只有633個和297個。這種現(xiàn)象在初級口語教材中也很典型:《漢語會話301句》、《初級漢語口語》(上下冊)和《漢語口語速成基礎篇》中甲級詞的比例(和數(shù)量)依次為70.09%(518個)、45.68%(856個)和24.50%(148個)。
再次,每套(冊)教材的生詞表中都包含了一定數(shù)量的超綱詞,且超綱詞的數(shù)量和它在教材生詞表中的比例隨著教材適用水平的提高呈現(xiàn)出明顯的增長趨勢。比如,超綱詞在初級綜合教材生詞表中的比例在13%~15%左右,而在中級綜合教材生詞表中達到1/4以上(表1)。在同一套教材的不同分冊當中,超綱詞規(guī)模隨著難度的提高而逐漸增長,比如《漢語口語速成》(基礎篇、提高篇、中級篇、高級篇)(表1)和《漢語閱讀速成》(基礎篇、提高篇、中級篇、高級篇)(表3)。然而,超綱詞在同類教材的生詞表中所占的比例也具有很大的差異,最典型的是中級綜合教材中,《中級漢語教程(上下冊)》中有1322個超綱詞,占其詞表的50%以上(表1)。
需要說明的是,前兩方面的現(xiàn)象與籍歡歡關于教材詞匯的歷時性研究成果具有一致性;而第二和第三方面的問題都與第一方面的問題(即教材生詞表的詞匯量大?。┯嘘P。
三、超綱詞的常用性
我們調查的教材詞表共有9078個詞(不包括成語),其中超綱詞有3069個,約占被調查教材生詞表總數(shù)的1/3?!洞缶V》所收的8822個詞在教材生詞表中出現(xiàn)的大約只有6000個左右,2800多個《大綱》詞并未在教材中出現(xiàn)。本文第一部分已提及有文獻討論過《大綱》收詞量不能滿足教學需要的問題。那么,我們調查的這些教材中的超綱詞是否是教學所必需的呢?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們考查了這些超綱詞在“現(xiàn)代漢語研究語料庫”“現(xiàn)代漢語研究語料庫(口語部分)”以及“中介語語料庫”中的使用情況。
選擇“現(xiàn)代漢語研究語料庫”作為詞頻參考依據(jù)的原因是,我們認為與作為制定《大綱》主要依據(jù)之一的《現(xiàn)代漢語頻率詞典》相比,“現(xiàn)代漢語研究語料庫”在語料構成和語料時效方面更具優(yōu)勢。如表4所示,現(xiàn)代漢語研究語料庫中的文學類語料大幅度減少,口語語料的比例有所增加。此外,“現(xiàn)代漢語研究語料庫”中絕大多數(shù)語料都是20世紀90年代創(chuàng)作出版的。
我們調查的教材生詞表中的超綱詞,共有422個詞位于“現(xiàn)代漢語研究語料庫”的高頻8000詞之內,有814個詞位于高頻的12000詞內。比如,“人才、美元、加快、造成、總是、圖書、父母、國外、報道、關注、網(wǎng)絡、外商、之前、想象、唯一、上市、照片、最終、當今、早晨、魅力、出國、監(jiān)測、乃至、厲害、青少年、員工、良心、無私、年底、運營、婚禮、身份、一流、鋼鐵、市區(qū)、共識、家人”等詞,位于“現(xiàn)代漢語研究語料庫”的前4000位;“夸張、回報、探險、遷移、高雅、交織、聲稱、剝奪、穿越、醒目、表妹、機票、講臺、精髓、門票、手下、外甥、細膩、小區(qū)、心聲、尋常、陪伴、無奈、氣派、試圖、公寓、嚴謹、騙子、錢包、拳擊、嗓音、敬佩”等詞,位于8000~9000位之內。這3069個超綱詞在“現(xiàn)代漢語研究語料庫(口語部分)”的情況是:有475個詞位于的高頻8000詞之內,有735個詞位于高頻的12000詞內。位于前50的有:早晨、父母、之后、造成、之前、厲害、民警、公安局、待業(yè)、早上、英語、總是、夠嗆。
從語料庫詞頻數(shù)據(jù)和語感上來看,這些超綱詞中的絕大多數(shù)確實具有常用性的特點。教材詞表中的這些超綱詞在“現(xiàn)代漢語研究語料庫”及其口語語料中的使用頻率較高,說明在編寫教材的過程中確實遇到了《大綱》的局限性問題。從教學的角度出發(fā),我們認為這些詞應該作為教學內容教授給語言學習者。從學習者的角度出發(fā),我們還可以考查漢語學習者對這部分超綱詞的掌握情況。在3069個超綱詞中,有256個詞位于“中介語語料庫”詞表的高頻5000詞之內,487位于高頻8000詞之內,其中前50個詞及其在“中介語語料庫”詞表中的次序見表5。雖然這些超綱詞并不是《大綱》規(guī)定要求學習者掌握的,但是它們中很大一部分都確實具有常用性的特點,而學習者也確實掌握了這些詞。
詞在“中介語語料庫”中的使用頻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學習者對所學詞匯的掌握程度。然而在“中介語語料庫”中出現(xiàn)頻率較高的超綱詞是否應該作為《大綱》的補充內容,還需要考察這些詞在漢語母語語料庫中的使用情況。表6列出了在“現(xiàn)代漢語語料庫”和“現(xiàn)代漢語語料庫(口語部分)”高頻8000詞,且在“中介語語料庫”高頻4000詞范圍內的42個超綱詞。雖然有些詞的身份存在爭議(比如“這兒”“?!钡龋?,有些詞的高頻特點與語料樣本相關(比如“委員會”),但是從語感上來說,這些詞中的大部分都應該作為教學內容傳授給學習者。
四、關于詞匯《大綱》和教材詞匯的討論
從上面的統(tǒng)計來看,《大綱》詞匯和超綱詞匯在不同教材中分布差異非常大。適用于某一特定水平的同類教材應擁有多大的詞匯量,《大綱》規(guī)定的各等級詞匯應該占有多大比例,包括多少超綱詞以及應該具體是哪些超綱詞才合適,在這些問題上,各教材之間缺乏一致性。因此,不同教材在這些方面難分良莠。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和解決的辦法可以從以下兩個角度去考慮:一是《大綱》的適用性,二是教材與《大綱》的關系。
首先,從已有的研究成果和本文的統(tǒng)計來看,《大綱》確實存在詞匯量偏低和內容陳舊等多方面的問題,這些問題也確實影響到了對外漢語教材的編寫和評估。現(xiàn)行《大綱》是1992年頒布實施的,雖然2001年進行了修訂,但只是一些微調。如果再追溯《現(xiàn)代漢語頻率詞典》的語料,其時間跨度已不只25年。然而,近二三十年來,我國的語言生活面貌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在語言系統(tǒng)的發(fā)展變化過程中,詞匯又是最為活躍的部分。因此,我們有必要及時地對《大綱》進行修訂,從而滿足現(xiàn)行對外漢語教學活動中的各種需求。
其次,《大綱》應該是對外漢語教學活動的基礎,在對外漢語教學活動的總體設計、教材編寫、課堂教學和測試過程中發(fā)揮指導作用。然而,從本文的統(tǒng)計結果來看,教材詞表與《大綱》之間的差異很大,而且不同教材間的差異也很大。在詞匯量、詞匯等級和超綱詞等問題上,教材編寫過程中并沒有完全遵循《大綱》的指導。我們想說的并不是不遵循《大綱》的問題。在很多人都認為《大綱》存在問題時,這一話題已經(jīng)辯不清楚,也無需討論。在我們統(tǒng)計的教材當中,有些教材的編寫者意識到了《大綱》的不足及其與教學活動需求之間的矛盾,在編寫教材的過程中,以《大綱》為基礎的同時擴大了詞匯量并豐富了詞匯內容。其中有很多教材的編寫者都是活躍在對外漢語教學一線的教師,他們擁有豐富的教學經(jīng)驗。他們所做的這種擴大和豐富,正是語言教師的語感和經(jīng)驗在一定程度上的體現(xiàn)。因此,我們認為教材詞表(要傳授的內容)和“中介語語料庫”詞表(已掌握的內容)對于修訂《大綱》具有重要的補充作用。雖然這有悖于通常以《大綱》作為編寫教材和指導教學的依據(jù)的做法,但是它們在確定詞匯大綱方面的重要參考價值不容忽視。
五、結語
我們調查了《大綱》詞匯和超綱詞在部分教材的生詞表中的分布情況,以及超綱詞在“現(xiàn)代漢語研究語料庫(及其口語部分)”和“中介語語料庫”中的使用情況。在此基礎上,我們認為:1.目前很多教材在詞匯方面超出了現(xiàn)行《大綱》的限定且同類教材之間在詞匯內容和數(shù)量方面的差異較大是客觀事實;2.《大綱》本身因存在內容陳舊和詞匯量偏低等問題,不能滿足當前對外漢語教學活動的實際需求是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3.如果《大綱》本身的問題不解決,教材編寫無綱可依,對教材進行比較和評估也都有失公允、無從談起。在制定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的能力標準的過程中,我們認為教材詞表和“中介語語料庫”詞表在確定詞匯量和具體詞表方面具有重要參考價值。如何利用這兩個詞表,以及擴大所統(tǒng)計的教材規(guī)模和改進調查和統(tǒng)計方法等,是我們今后需要進一步研究的方向。
(本研究受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漢語作為第二語言能力的標準”[06JJD740005]資助。研究過程中得到邢紅兵教授的支持與幫助,謹致謝忱?。?/p>
參考文獻:
[1]趙金銘,張博,程娟.關于修訂《(漢語水平)詞匯等級大綱》的若干意見[J].世界漢語教學,2003,(3).
[2]姜德梧.關于《漢語水平詞匯與漢字等級大綱》的思考[J].世界漢語教學,2004,(1).
[3]蘇新春.對外漢語詞匯大綱與兩種教材詞匯狀況的對比研究[J].語言文字應用,2006,(2).
[4]趙金銘.論對外漢語教材評估[J].語言教學與研究,1998,(3).
[5]楊德峰.試論對外漢語教材的規(guī)范化[J].語言教學與研究,1997,(3).
[6]梁少麗,宋繼華.對外漢語教材等級詞頻統(tǒng)計模塊構建——一種輔助對外漢語教材詞匯難度評量的工具[J].現(xiàn)代教育技術,2009,(7).
[7]楊寄洲.編寫初級漢語教材的幾個問題[J].語言教學與研究,2003,(4).
[8]張凱.漢語構詞基本字的統(tǒng)計分析[J].語言教學與研究,1997,(1).
[9]李清華.《漢語水平詞匯與漢字等級大綱》的詞匯量問題[J].語言教學與研究,1999,(1).
[10]籍歡歡.30年來對外漢語初級綜合課教材詞匯更替研究[D].暨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
[11]常寶儒.關于《現(xiàn)代漢語頻率詞典》的編纂問題[J].辭書研究,1986,(4).
[12]劉英林.《漢語水平等級標準和等級大綱》(試行)的研究方法[J].世界漢語教學,1989,(1).
[13]邢紅兵.現(xiàn)代漢語研究語料庫系統(tǒng)簡介[A].基于統(tǒng)計的漢語字詞研究[C].北京:語文出版社,2005.
(黃偉北京語言大學漢語水平考試中心10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