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暴動
在民事審判實踐中,經(jīng)常遇到被告缺席的情況,按傳統(tǒng)的做法,凡是被告缺席的民事案件一律適用判決方式結案,無調解余地可言,其依據(jù)是《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條,即被告經(jīng)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經(jīng)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決?;诖?,每年因缺席審理后以判決方式結案的案件占很大的比例,且缺席判決后執(zhí)行率很低,影響了司法的權威。在當今社會轉型的特殊時期,各種社會矛盾凸顯,構建和諧訴訟,加大案件調解力度顯得尤為重要。筆者根據(jù)多年的民事審判實踐,就如何加強缺席案件的調解問題談談看法。
一、缺席案件調解的法律依據(jù)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條規(guī)定:“被告經(jīng)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經(jīng)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決?!薄蹲罡呷嗣穹ㄔ宏P于人民法院民事調解工作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規(guī)定:“對于有可能通過調解解決的民事案件,人民法院應當調解……”人民法院主要受理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其他組織之間以及他們相互之間因財產(chǎn)關系和人身關系提起的民事訴訟,在這些民事案件中,選民資格案件、宣告失蹤或宣告死亡案件、認定公民無民事行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案件、認定財產(chǎn)無主案件等適用特別程序及適用公示催告程序、破產(chǎn)還債程序審理的案件和婚姻關系、身份關系確認案件均無調解可能,除此之外,其他所有民事案件,無論是對席審理還是缺席審理的,只要有調解可能,均應當進行調解。
二、靈活運用各種措施調解缺席案件
審判實踐中,被告拒不到庭的原因多種多樣,應靈活運用各種措施調解。
第一,當事人出于躲避債務或逃避其他民事責任的主觀故意,拒不出庭,此類案件占25%左右。措施:想方設法找到被告作調解。
第二,當事人外出打工,不愿回家參加訴訟,此類案件占15%左右。措施:運用電話、電子郵件等技術手段進行遠程調解。
第三,被告屬外地當事人,出于僥幸心理、抵觸情緒或其他考慮而拒不出庭,這類案件占10%左右。措施:加大巡回審理力度,在異地通知被告應訴時適時主持調解。
第四,因各種原因,用《民事訴訟法》規(guī)定的其他送達方式向被告無法送達應訴手續(xù)及開庭傳票,根據(jù)該法第八十四條規(guī)定公告送達相關法律文書后,被告拒不出庭參加訴訟,這類案件占15%左右。措施:根據(jù)無法送達的原因,找準案件調解的切入點進行調解。
第五,被告下落不明,根據(jù)《民事訴訟法》第八十四條規(guī)定公告送達相關法律文書。這類案件占15%左右。措施:若被告真的下落不明,基本沒有調解可能;若其近親屬故意隱瞞被告的信息,要想方設法做通被告近親屬的工作;如果原告故意隱瞞被告的信息,要告知原告這樣做可能作出對其不利的裁判結果,打消其僥幸心理。
第六,被告為二人以上的共同訴訟中,一部分被告因上述原因未出庭,這類案件占10%左右。措施:如果被告承擔按份責任或補充責任,可以主持已出庭的當事人進行調解,就出庭被告應承擔的責任份額調解成功,法官可以行使釋明權,動員原告撤回對該缺席被告的起訴。如果缺席被告不應承擔責任,或應承擔連帶責任,對出庭當事人仍然可以主持調解,出庭被告愿意承擔全部責任的,包括承擔按份責任的出庭被告愿意承擔全部責任的,法院可根據(jù)規(guī)定制作調解書,并送達出庭當事人,而不必動員原告撤回對缺席被告的起訴。
第七,被告有正當理由未到庭,但未提前或及時向人民法院申請延時或延期審理,在人民法院缺席審理后才說明理由并提供證據(jù),這類案件占5%左右。措施:這類案件更應該加強調解,在調解階段給被告以辯解的機會,盡可能以調解方式結案。
第八,其他缺席的情形,如當事人有厭訴心理等,這類案件占5%左右。對于因厭訴而缺席的案件要鼓勵當事人庭外和解,必要時可以委托有關人員協(xié)助調解。
三、修改現(xiàn)行法律條文的幾點建議
第一,將《民事訴訟法》第八十五條“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根據(jù)當事人自愿的原則,在事實清楚的基礎上,分清是非,進行調解”中“在事實清楚的基礎上,分清是非”刪掉。實踐中有相當一部分案件運用現(xiàn)有的法律手段很難查清事實,若簡單運用“誰主張、誰舉證”原則判決原告敗訴,社會效果較差,法律的救濟功能及平衡各方利益的功能不能彰顯,所以人民法院更應著力進行調解。
第二,在《民事訴訟法》第八十七條“人民法院進行調解,可以邀請有關單位和個人協(xié)助。被邀請的單位和個人,應當協(xié)助人民法院進行調解”之后增加一款作為第二款,內容為:“人民法院可以根據(jù)需要運用電子數(shù)據(jù)交換(電報、電傳、傳真、電子郵件、手機短信)、雙向視聽傳輸技術(電話、可視電話、互聯(lián)網(wǎng)絡視頻)等手段調解。”為今后新技術運用到調解中留有余地。
第三,將《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條“被告經(jīng)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經(jīng)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決”修改為“被告經(jīng)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經(jīng)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若無調解可能,可以缺席判決”。在立法上強調缺席審理的案件,只要有調解可能的,首先應當予以調解。
(作者單位:鄢陵縣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