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玉文 宋曉勇
[摘要] 目的 觀察活血祛瘀和解表散風類中藥配伍治療跖筋膜炎的臨床療效。 方法 采用蘇木洗劑(大黃、蘇木、連翹、烏藥、荊芥、桂枝、防風、紅花、當歸、川芎、艾葉、芒硝)治療本病68例,共計95足。 結果 治愈70足(73.68%),好轉21足(22.11%),無效4足(4.21%),總有效率為95.79%。 結論 蘇木洗劑治療跖筋膜炎療效較好,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關鍵詞] 跖筋膜炎;活血化瘀劑;蘇木洗劑
[中圖分類號] R686.3;R274.9[文獻標識碼] B[文章編號] 1673—9701(2012)24—0075—01
蘇木洗劑(Caesalpinia Sappan lotion)是我院的協(xié)定處方,臨床應用多年,效果顯著。2009年7月~2012年1月起用蘇木洗劑對跖筋膜炎進行臨床治療觀察,煎洗治療趾筋膜炎,取得滿意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09年7月~2012年1月間收治的門診跖筋膜炎患者68例,其中男32例,女36例;年齡最小32歲,最大82歲,平均(54.2±13.3)歲,雙足患者27例,單足患者41例,共計95足?;颊卟〕?~24個月,平均6個月,臨床以足跟下方疼痛為主要特征,站立及行走時疼痛加重,休息后疼痛減輕或緩解。X線片影像學檢查提示,X線片正常51例,跟骨骨質增生17例,均符合2006版《中醫(yī)筋傷學》診斷標準[1]。
1.2 治療方法
采用我院協(xié)定處方蘇木洗劑外用,方藥組成:蘇木30 g、大黃15 g、連翹30 g、烏藥10 g、荊芥10 g、桂枝10 g、防風10 g、紅花3 g、當歸10 g、川芎10 g、艾葉15 g、芒硝30 g。每劑藥用前先置搪瓷盆中,加水適量(約1 500 mL),以高過藥物5 cm為宜,浸泡30 min左右,置火上加熱,待水煮沸后,再小火煎煮3~5 min。趁熱熏洗或泡洗患足,每次30 min,每天2~3次;每劑藥可連續(xù)使用3 d,再洗時將藥物及藥液一起加熱至沸騰即可,如果藥物裝在藥袋內煎煮,也可將藥袋趁熱外敷患處,或待水溫降至能夠耐受時再泡洗患足。
1.3 療效判斷標準
治療前后觀察足跟痛情況,采用視覺模擬之量化數字量化表(NRS)評分標準:0分為無痛,1~3分為輕度疼痛,4~6分為中度疼痛,7~9分為重度疼痛,10分為極度痛。由患者根據自己的疼痛程度選擇相應的數字指數[2]。根據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中醫(y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擬定以下療效標準[3]:治愈:主癥、次癥全部消失,即足跟疼痛消失,治療后3個月未復發(fā),行走正常;好轉:主癥、次癥減輕,即足跟疼痛減輕,行走好轉,不影響日常生活;無效:主癥、次癥均無改善,即足跟疼痛無改善,行走受限,與治療前無明顯變化。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數據采用SPSS 13.0軟件包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 < 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臨床療效
本組收治的2009年7月~2012年1月間門診跖筋膜炎患者68例95足均獲得隨訪,隨訪時間1個月。經過1個療程治療(含不足1個療程而愈者),其中治愈70足,治愈率73.68%;好轉21足,好轉率22.11%;無效4足,無效率4.21%;總有效率為95.79%。
2.2 治療前后比較
治療前后雙足負重時疼痛強度NRS評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治療前雙足負重時NRS評分平均值為(4.00±1.44),治療后NRS評分平均值為(1.04±1.34);1周內最長可持續(xù)行走或站立的時間在治療前后也有顯著性差異。見表1。
3 討論
跖筋膜炎多指發(fā)生于足底腱膜在跟骨結節(jié)起始部的無菌性炎癥,屬于足跟痛的一種,往往是長期、慢性、輕微外傷積累引起的病變,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之一。中醫(yī)學認為本病是肝腎功能減弱、肝陰腎精虧耗不足以濡養(yǎng)筋骨,脾腎陽虛不足以溫煦筋骨,致使氣滯血瘀、筋脈失養(yǎng),發(fā)為本病。
本病的治療在中醫(yī)辨證基礎上以溫通經絡、理氣活血、散瘀理筋為基本原則。我院協(xié)定處方蘇木洗劑以蘇木為主藥,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功效[4]。輔以桂枝、紅花、當歸、川芎以增強活血通經、散瘀止痛之力;并佐以大黃、連翹、烏藥、荊芥、防風、芒硝等攻下散邪、疏風清熱、舒筋通絡;使以艾葉溫經止血、散寒止痛、調和諸藥。諸藥配伍、相輔相成,共奏活血化瘀、通絡散邪、消腫止痛之功,收到使藥物直達病所,改善其局部血液循環(huán),促使軟組織修復之效。
本觀察以純中藥制劑蘇木洗劑治療跖筋膜炎,治愈率和好轉率分別為73.68%和22.11%;總有效率為95.79%;臨床療效明顯且無明顯不良反應,值得臨床進一步研究和觀察,以便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王衍全,楊豪. 中醫(yī)筋傷學[M]. 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06:130—156.
[2]謝子琪,馮英和,李國素. 水針刀治療跖筋膜炎/跟骨骨刺綜合征86例臨床分析[J]. 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0,19(8):947—948.
[3]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 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S]. 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26—28.
[4]張靜文. 蘇木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 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2008,24(16):2466—2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