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守柱
(安徽機械工業(yè)學校,安徽淮南232052)
摘要在現代職業(yè)教學課程中,《機械基礎》是一門機械與機電專業(yè)基礎機械課程。機械基礎課程的學習與教學并不能只局限于課本理論的傳授,更重要的是形神的結合與兼?zhèn)洌拍苁箼C械基礎課程的學習變得有滋有味。近些年來,隨著網絡的普及和應用,多媒體技術的運用逐漸走向課堂,特別是在機械基礎的課堂上,豐富多彩的多媒體藝術使得機械基礎課程中的機械構造變得更立體、更直觀。但在實際的教學過程當中,多媒體技術在機械基礎課程當中的應用我們應一分為二的對待,明確其中的利弊關系,從而更好的進行機械基礎課程的學習。
關鍵字機械基礎課;多媒體教學;利弊
一、機械基礎課程的教學思路與教學方式
機械基礎課程在一般人的眼中是一門既枯燥又乏味的學科。但是對于機械基礎理論的學習是學習機械構造的必學科目。在其中,學生不僅要了解極其的構造原理,還要掌握機器零件的傳動以及液壓的傳動。在以往的機械基礎教學中,教師習慣在黑板上畫簡易的圖形,或者利用掛圖、模型來進行理論的講解。但這種傳統(tǒng)的機械基礎教課方式容易使學生產生厭學情緒,這種“教”與“學”的矛盾點,使得機械基礎課程的學習處在了尷尬的境地。隨著多媒體技術的發(fā)展,它被逐漸運用到了機械基礎課程的教學當中。
二、運用多媒體技術在機械基礎課程教學中的利弊關系
1.多媒體技術在機械基礎課程教學中的優(yōu)勢
(1)逼真的圖形構造給與學生更立體、更感興趣的著力點。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感興趣的東西,學生再會積極的配合,當然這也是建立在教師的教學方式和方法的運用上。興趣是學習的偉大動力,它支配著學生的自我選擇,放在學習上,興趣支配著所學的科目和知識。美國現代心理學家布魯納說過:“學習最好的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边@說明學生對一門課程產生興趣的前提在于所學知識能不能足夠引起他們的關注。機械基礎課程的理論是枯燥的、乏味的,但是隨著多媒體技術的應用,機械基礎課程的理論逐漸開始變得鮮活起來。書上的機械構造圖是平面的,不夠直觀,但在多媒體技術中,很多構造變得活靈活現,立體感立即就展現出來了。它不僅增強了內容的感染力和震撼力,同時也豐富了理論,使很多平常難以描繪的機械構造圖變得簡單易懂。
課堂上的最好效果是老師與學生的不斷互動,在互動中學習不僅能夠完善自我,更重要的是能夠調動起所有學生的情緒。多媒體技術在機械基礎課程中的運用,使沉悶的課堂變得生動活潑。尤其是在實際的教學中,多媒體技術可以使機械構件逼真呈現,不僅外觀構造,內部的零件也是看的一清二楚,除了老師的講解,多媒體技術可以引用相關的學術視頻,來增強學術的嚴謹性。
(2)多媒體技術的運用減輕了老師的負擔,增強了學生的興趣。以往在機械基礎教學中,老師的備課準備得相當充足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在課堂上還要在黑板上畫上復雜的機器構件圖,詳細的講解各個部件的作用和功效。這樣繁瑣的工作使得老師的任務加重,同時也讓學生很難吸收,平面的圖畫不夠生動、形象。而多家媒體技術的運用使得老師的工作變得輕松,而且課件的質量也變得直觀、立體。改變了以往學生的被動接受知識的局面,其中運用動畫教學的方式吸引了很多同學的興趣,運用文字、圖像、視頻等多種元素來闡述其工作原理,使抽象的變?yōu)榫唧w的,使靜態(tài)的變?yōu)閯討B(tài)的,把原來單一的說教模式變成現在的立體綜合性的模式。這不僅增強學生學習機械理論的興趣,更使得教學互長,使學生和老師在理論上都有值得提高和飛躍。
(3)多媒體技術的運用能夠更好的詮釋機械理論的成熟。機械基礎是機械理論的重要內容。機械理論的成熟與否在很大程度上關系著學生對相關理論的理解。機械基礎是一門理論與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光憑理論的講解并不能使學生完全的理解。而多媒體技術的運用,可以延伸機械理論,使書本理論變得更加成熟。例如,學生可以在多媒體視頻資料的指引下做一些簡單的機械模型,這不僅能夠深化學生對理論的理解,同時動手去做了,熟悉了部件的內部構造,掌握好它的工作原理,使得機械理論變得更加形象生動,枯燥的理論也變得有趣起來。
(4)多媒體技術擁有無限的空間,足夠學生對某些理論的掌握和理解。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老師上一堂課需要準備的東西很多,例如課件、書本、尺子、掛圖,還有板書,這不僅費時費力,而且效率較低,45分鐘的講解學生能夠掌握的東西微乎其微。多媒體教學引起了機械基礎理論教學的新革命,教課形式上變得游刃有余,理論的講解上也變得輕松多了。多媒體技術可以把以往老師所帶進課堂的東西縮小成一個U盤,里邊有無限的理論空間,不僅使理論變得緊湊,而且更容易讓學生關注,課堂氣氛也變得活躍起來。其次,老師在授課過程中隨時加緊一些新的知識和觀點,有助于后來的教學,變得更加方便,知識也隨之變得更加系統(tǒng)。
三、多媒體技術在機械基礎課程教學中的弊端
(1)新事物的出現總能受到人們的追捧,多媒體技術在機械基礎理論上的應用,我們看到它所帶來的便宜,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多媒體的應用不是萬能的。防止多媒體成為教學方式的“獨角戲”,而拋棄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在實際的教學過程當中,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手段是不能被丟棄的。
(2)多媒體的出現使得很多老師依賴于多媒體的方便性,不再去進行機械基礎理論的深研究,放棄了對某些理論知識的疑問,開始完全依賴于多媒體技術的正確性。久而久之,老師成了課件的解說者,就像一部機器一樣不斷的在復制著別人的思想,沒有了自己的創(chuàng)新。這樣時間長了,學生也會漸漸失去學習的興趣,教學的目標也會越來越偏離軌道。
(3)學生對于多媒體技術起初是感覺新鮮的,但是隨著老師課件的加大,很多學生在45分鐘內消化不了太多的理論,教學節(jié)奏的加快使得很多學生變得緊張,因為跟不上老師的步伐,這樣反而與原來的教學目的背道而馳了。
四、多媒體技術與傳統(tǒng)教學的有機結合能有效促進教學相長
(1)在機械基礎的理論學習中,應把握好一個很好的切入點,利用多媒體技術的方便之處,不舍棄傳統(tǒng)教學的優(yōu)良習慣,做到兩者的有機結合,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機械理論學習的目標。
(2)在教學過程當中,應敢于向理論提出質疑,在課堂上與學生展開討論,也可以分成幾小組,一組一組闡述其觀點,豐富課件的不足,活躍課堂氣氛,調動起所有學生的情緒,才能更好的進行機械理論的學習。
(3)重視學生的反饋,尊重學生的建議。學生是學習的主導,無論是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還是多媒體技術的運用,都是圍繞著學生這個主體來進行的。學生在聽課過程中對于所學理論有著自己的見解。及時反饋給老師,老師應高度的重視起來,對學生反映的問題及時的解惑釋疑。
(4)多媒體技術的運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學質量,但是并不是唯一的方式。任何事物的優(yōu)越性并不是絕對的,但是作為一種輔助的教學手段是完全可以的。在實際的教學過程的的整個設計仍要由教師來完成并執(zhí)行。只有合理的運用,恰當的運用多媒體技術,才能使課堂既變得生動,也能達到教學的目的,更不至于喪失傳統(tǒng)教學的魅力和功勞。
新事物的出現總要經歷一段磨合期才能走上軌道。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隨著學生對多媒體教學的逐漸適應,漸漸跟上信息的步伐,加之傳統(tǒng)理論教學的不斷創(chuàng)新,一定會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曾淑萍.《機械設計基礎》教學中多媒體課件的應用[J].職業(yè)教育研究, 2007,(05) .
[2]郭春才.談多媒體教學素材的獲取途徑及處理手段[J].中國醫(yī)學教育技術, 2005,(05) .
[3]龍新華.多媒體課件在機械基礎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長沙鐵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0,(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