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向如
摘要 現在物質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一些人的道德水準反而與前些年比有所下降。因此,我們的教育工作者們都應該想一想,教育的首要目的是什么?文章從三個方面探討了教育首先應該教會學生如何做人。
關鍵詞 素質教育 學會做人 師德師風
中圖分類號:G630文獻標識碼:A
《天津日報》曾刊登了一篇以“實施素質教育積極推進課改——學會做人放在教育首位”為題目的短小文章。內容寫到:“昨日從市教委獲悉,本市計劃把課程改革作為實施素質教育的主要載體,為全體學生的全面素質打好基礎。今年在全市初中全部進入課改的基礎上,本市確定了今后中小學課程改革的主要策略,將‘學會做人放在教育的第一位……”
“教育不僅僅是要傳播科學文化知識,更重要的是要教會學生如何做人?!边@是香港特區(qū)的全國人大代表曾憲梓對我國內地教育提出的殷切希望。曾憲梓代表對目前我們一些青年人的素質表示擔憂。他說,現在中國內地的物質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一些人的道德水準反而與前些年比有所下降。遇事首先考慮自己而不顧他人,社會上見義勇為,遇到他人有困難或危險能夠挺身而出的人越來越少了。由上述內容我們可看出目前我市教委提出并實施素質教育,課程改革首要任務——教會學生如何做人的必然性、科學性與緊迫性。因此,我們這些教育工作者們都應該多想一想,我們的首要目的是否明確?請讓我們牢記教育首先應該教會學生如何做人。以下筆者從三個方面加以簡單論述。
1 讓學生學會做人,我們的家庭應發(fā)揮教育的重要作用
國家教委頒布的《家長教育行為規(guī)范》明確指出:“重在教子做人,提高子女思想道德水平,培養(yǎng)子女遵守社會公德習慣,增強子女法律意識和社會責任感?!蔽覀兏憬逃娜硕济靼祝诤⒆营毩⑻と肷鐣?,父母的在家庭中的言傳身教、行為舉指,每時每刻對孩子起著耳濡目染的熏陶作用,這是家庭德育的顯著特征,因此,我們做父母的在家庭子女教育問題上責無旁貸。而且我們做父母言行舉指,為人處事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都會深刻影響孩子日后的成長與人格的形成。
如筆者看到這么一則材料:《你的孩子有多高》。其一是:有位父親帶著他的兒子坐公共汽車,上車后掏出了錢包,可翻了個底朝天,僅找出1元錢,又開始翻起了衣兜來。就在此時,售票員不耐煩地說:“算了,算了,1元就1元了,就當孩子不到1.1米,免票?!焙⒆痈赣H聽后,說了聲“謝謝”,可還在翻著自己口袋,嘴里一直說著:“我記得身上有零錢來著……”此時旁邊的乘客說道:“不用找了,售票員不都說了嗎,就當孩子不夠高唄!”那個父親看了他一眼,頓了頓說道:“那怎么行?孩子知道他有多高。”終于,他從襯衣口袋里找到了一個一元硬幣。其二是:某年,一個單位組織女工到杭州動物世界去玩,很多女工都帶了孩子。門票每張八十元,對于這些工薪階層的女工來說,八十元是一個不小的數目。在進門檢票時,有一位母親對檢票員說道:“我孩子126厘米,買半票就行的?!焙⒆訁s在嚷道:“不,媽媽,昨天我剛剛量過,我131厘米了。”那位母親自然補交了四十元錢??稍谡麄€游玩過程中,這位母親一直在“譴責”孩子的誠實。
以上是筆者看到的兩則材料故事,看完后對本人的啟示很大。就第二則故事,在失信、道德不斷下滑的當今社會,加強青少年誠信與道德教育具有深遠的意義?,F在的孩子,若干年后將步入社會,他們的信用、道德水平如何,將直接關系到我們中華民族的生死存亡。因此,誠信與道德應從娃娃抓起,猶如筑大廈之前務必夯實地基。那么誠信與道德應怎樣去抓?心理學家說:“兒童是以家庭為中心而根植于其中,他的語言、概念及思想方式等,最初都是從與父母的互動中,一點一滴匯集而成的?!备改甘呛⒆幼钤缯Z言的啟蒙老師,更是兒童行為模仿的榜樣。我們的家長在家庭中的一言一行都將會對孩子的心智產生深刻的影響,這種影響甚至是一生的。真正的家庭教育首先要對孩子進行品德教育,教孩子是非觀念、教孩子學會做人,并把其培養(yǎng)成一個身、心健康的合格公民。因此我們的家長應懂得:您的孩子并不是您,您可以給他您的愛,卻不是您的思想,因為他有他的思想;另外我們做父母不能事事替孩子代勞,要逐步培養(yǎng)并相信孩子有此能力,否則只會離我們教育孩子的目標越來越遠;同時,請不要用“金錢”打理孩子的一切,應讓孩子從小樹立正確的“金錢觀”,告訴孩子人世間友情、親情、做人的品德遠比金錢還要珍貴,還有讓孩子深深懂得金錢買不到日后在社會上生存的能力,更買不到高尚與健全的人格。
2 讓學生學會做人,我們的學校起著核心的作用
我們的學生經過9年義務教育、高中及大學更高水平的科學教育,對他們的知識、能力、品德等素質的形成,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作為一個經驗豐富的教育實踐者,有位校長曾說到:“如果說,明天要教育學生學會做什么,學會做人比學會做學問更重要。要引導學生先學會做人,后學會做學問,學會做文明人,學會做中國人,學會做現代人,學會做社會主義的人?!奔偃鐚W生只單純追求知識,而忽視或丟掉了自身品德修養(yǎng)的形成,就會像脫韁的野馬,會越來越遠地偏離正確方向,直至迷失方向與自我,注定會給他人、社會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有思想的教育家都視學生們的德育教育為民族強盛的關鍵,因為,具有良好道德是做人的根本,也是一個民族發(fā)展的根本,根本一壞,縱然你有再大的學問和本領,對我們社會的發(fā)展又有何意義呢?
當前,各中小學學校教育都把對學生樹立愛國意識、公民意識、優(yōu)良的品德、堅韌不拔的意志、開拓進取以及富于創(chuàng)新、善于合作的良好個性心理品質的培養(yǎng)作為當前重點來培養(yǎng),這也新課改理念的要求,更符合學生的終身發(fā)展需求。而現在事實是,我們的學校教育在這方面努力了十幾年,可透過今天中小學生的思想道德現狀,我們不能盲目樂觀。從目前相關的調查報告中看到:當前不少學生愛國意識淡薄,缺乏責任感、使命感,缺乏集體觀念與合作精神,更缺乏寬容之心,專橫,驕逸。如此諸多現象引起我們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視!因為對一代代孩子的培養(yǎng),必須依靠我們廣大教師的教育教學實踐,孩子是祖國的未來與希望,我們作教師的要利用學校教育這塊寶地,義不容辭托起祖國明天的太陽,教會他們做人、求知、辦事、健體。
3 讓學生學會做人,還要加強我們教師的師德師風建設
我們常說,教育興,人民興;教育強,國家強;民族的振興在教育,而教育要靠廣大教師。一直以來對教師提出應“為人師表”、“教書育人”、“以身作則”、“循循善誘”等。江澤民同志在《關于教育問題的談話》中指出:“教師作為‘人類靈魂工程師,不僅要教好書,還要育好人,各個方面都要為人師表?!币虼?,我們作教師的在日常教育教學中,要在品德上、學識上,以身作則,自覺率先垂范,務必做到為人師表。就如感動所有中國人的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學“最美女教師”張麗莉就是我們所有教師學習的典范。
再講一則筆者看到的材料,題目叫《誰該讓座》。據說有位老太太擠上了原本就以擁擠的公交車,此時車上坐著的人群中有位教師和一些學生,車啟動了,老人因上歲數有些站不穩(wěn),但車內沒有任何人給老人讓座。此時這位教師忍不住了,對幾個學生嚷道:“你們幾個為什么不起來給老人讓座?這點禮貌怎么都沒有?家長與老師平時是怎么教育你們的?”老師連著三個問句把幾個學生都問懵了!幾個學生面面相覷一陣后終于有一個學生站起來了……讀到這個故事,作為一個教師心里很不是滋味。我也是一名教師,之后我把此故事講給同行聽,他們各執(zhí)一詞,但有位教師的觀點讓我很是震驚,他說到:“學生毫無疑問應該給老人讓座,在有老師的情況下就更應該讓出座位了?!钡览砗苊鞔_:學生不僅要尊敬老人、還要尊敬老師,在既有老人,又有老師的情況下,學生理應挺身而出。這不就相當告訴我們教師:在有學生在場時,教師就可以獨立于道德規(guī)范之外嗎?當沒有學生在場時,教師才承擔這項公德責任嗎?
以上觀點本人實在不能茍同。假如我們做教師的看到老太太上來后首先熱情、主動起來給老太太讓座,我們的學生會坐著不動嗎?會看著他們的老師站著嗎?筆者認為我們的學生是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與最基本的道德素質的,他們定會在當時的場合做正確合理的選擇——心甘情愿給他們的老師再讓座。因此,我們教師在日常教學工作中,首先要“身正為范、以身作則”用我們的實際行動、行為去影響、感化我們的學生,使他們成為有愛心、同情心,具有關心他人的意識和行為。這一定要比我們整天用口頭教育他們要做個有道德、有素養(yǎng)、講誠信的人效果要好得多。
最后,青少年最具有熱情、具有生氣、具有創(chuàng)造力,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肩負著我國現代化的實現與發(fā)展,因此,我們教育者首先要使我們的青年學生首先學會做人,做一位對社會有用的人,使他們健康、茁壯成長,我們的民族與國家才有希望,才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參考文獻
[1] [臺]林文虎.好教師在這里[M].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02—01.
[2] 肖川.教師的幸福人生與專業(yè)成長[M].新華出版社,2009.8.
[3] 肖北方,馬憲平.中小學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2008年修訂)學習手冊[M].天津教育出版社,2009.
[4] 李鎮(zhèn)西.做最好的班主任[M].文化藝術出版社,2011.9.
[5] 劉鐵芳.人、世界和教育:意義的失落與追尋[J].教育研究雜志,1997.8.
[6] 魯潔.德育新論[M].江蘇教育出版社,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