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洪波 吳鑫奇
【摘要】 邏輯框架法是用框圖分析一個項目的邏輯要素以及要素之間的因果關系,使項目的動因、過程和結果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的評估方法。文章將邏輯框架法應用于高職會計實訓室的績效評估,明確了高職會計實訓室應達到的目標層次及相關聯的驗證指標、驗證方法和假設條件之間的因果關系,有利于提高高職會計實訓室的建設工作。
【關鍵詞】 邏輯框架法; 績效評估; 高職會計實訓室
一、引言
2005年10月,《國務院關于大力發(fā)展職業(yè)教育的決定》正式公布,此后,我國的高職教育進入了前所未有的快速發(fā)展時期。根據《2011年全國高等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統(tǒng)計公報》顯示,2011年,我國2 358所普通高等學校中,高職院校為1 246所,比本科院校多134所,招生人數也達到了普通高等教育招生人數的一半。和本科教育側重于培養(yǎng)學生的研究能力不同,高職教育以培養(yǎng)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一線的高等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為根本任務,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為了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各高職院校非常重視學生實踐環(huán)節(jié)的教學,其具體表現之一就是投入大量經費用于專業(yè)實訓室的建設。會計專業(yè)作為一個應用性、實踐性很強的專業(yè),實踐教學尤為重要。近年來,我國開設會計專業(yè)的高職院校都進行了會計實訓室的建設,并且呈現出投入加大、速度加快的趨勢。隨著會計實訓室建設的不斷深入,其建設、使用及管理水平已成為反映高職院校會計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水平的一個重要標志。為了適應高職院校優(yōu)化育人環(huán)境、提高教學與科研工作質量的要求,充分發(fā)揮會計實訓室在高職會計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工作中的作用,有必要采取科學的方法對高職會計實訓室進行客觀公正的績效評估。
教育部曾于2003年下發(fā)《高等學校專業(yè)實驗室評估標準(試行)》,但該標準僅是專業(yè)實驗室條件合格評估標準,無法用其全面評估專業(yè)實驗室的實際績效水平,而且,該標準制定的主要依據是本科院校的理工科專業(yè)。因此,直接套用該標準對高職會計實訓室進行績效評估具有較大的局限性,需要探討和研究符合高職會計實訓室自身特點的評估方法。
邏輯框架法(Logical Framework Approach,LFA)是美國國際開發(fā)署于20世紀70年代開發(fā)的項目設計、計劃和評估工具,主要用來對在建或完工項目的實施效率、效果、影響和可持續(xù)性進行評估,并通過評估總結經驗和教訓,為今后的項目實施提供借鑒。目前已有2/3的國際組織把邏輯框架法作為援助項目的計劃管理和后評估的主要方法。本文利用邏輯框架法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對高職會計實訓室進行綜合的績效評估。
二、邏輯框架法及其在高職會計實訓室績效評估中的適用性
邏輯框架法是一種將項目概念化的方法,是用框圖來科學地分析一個項目的邏輯要素以及要素之間的因果關系,使項目的動因、過程和結果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
(一)邏輯框架法的核心內容
邏輯框架法是將幾個內容相關、須同步考慮的動態(tài)要素組合起來,通過分析要素之間的關系,從設計策劃到目標、目的的確定來指導、管理、評價項目。邏輯框架法為項目策劃者和評價者提供一種邏輯分析框架,通過對項目目標和達到目標所需條件間邏輯關系的分析,用以確定工作的范圍和內容。邏輯框架法的關鍵概念是事物層次間的因果邏輯關系,即“如果”提供了某種條件,“那么”就會產生某種結果;這些條件包括事物內在的因素和事物所需要的外部條件。
邏輯框架法的基本模式是一個4×4的矩陣,如表1所示。
(二)邏輯框架法在高職會計實訓室績效評估中的適用性
邏輯框架法不是一種機械的方法程序,而是一種綜合和系統(tǒng)地研究和分析問題的思維框架。邏輯框架法雖然主要應用于工程項目的績效評價,但其同樣適用于高職會計實訓室的績效評估,主要原因在于:
首先,邏輯框架法屬于項目管理的范疇,是項目管理的一種方法。世界銀行認為:“所謂項目,一般系指同一性質的投資,或同一部門內一系列有關或相關的投資,或不同部門內的一系列投資。”高職會計實訓室的建設、使用和管理很明顯符合這一項目定義,完全可以視為一個項目。因此,作為項目管理方法之一的邏輯框架法自然也適用于高職會計實訓室項目。
其次,邏輯框架法中,投入、產出、目的和目標四個要素構成了三個垂直邏輯關系:第一級是投入帶來了相應的項目產出;第二級是由于項目產出實現,項目目的得以達成;第三級是目的的達成促使宏觀目標部分實現。目前,在各高職院校建設會計實訓室的實際工作中,管理層都充分考慮了會計實訓室的資源投入、產出以及建設目標和目的。這些衡量因素與邏輯框架法的垂直邏輯關系是完全一致的。
最后,在邏輯框架法中,客觀驗證指標非常重要,在對一個項目進行績效評估時,必須找到能反映項目實際績效的客觀驗證指標,這些指標必須明確或可以準確量化,而在對高職會計實訓室進行績效評估時,針對投入、產出、目的和目標四個邏輯要素都可以很方便地找出明確具體的客觀驗證指標。例如投入要素的客觀驗證指標之一可以是建設會計實訓室的資金額,產出要素的客觀驗證指標之一可以是建成的會計實訓室。
三、邏輯框架法在高職會計實訓室績效評估中的應用步驟
在運用邏輯框架法對高職會計實訓室進行績效評估時,可以借鑒邏輯框架分析的一般步驟來進行,即:問題分析、目標分析、形成邏輯框架。
(一)問題分析
問題分析時一般使用問題樹分析法。問題樹分析法,是一種以樹狀圖形系統(tǒng)地分析存在的問題及其相互關系的方法。在分析時,第一步要找出高職會計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如師資方面問題、教材方面的問題等;第二步,在找出的主要問題中確定核心問題;第三步,確定導致核心問題的主要原因;第四步,確定核心問題導致的主要后果;第五步,根據分析出的因果關系畫出問題樹。
(二)目標分析
將問題分析過程中得到的問題樹進行轉換,即將問題樹描述的因果關系轉換為相應的手段──目標關系,得到高職會計實訓室項目的目標樹。轉換最基本的思想是將問題分析的所有負面狀態(tài)轉變成正面狀態(tài)。在轉換過程中,根據核心問題確定項目目的,根據主要原因確定項目產出,根據主要后果確定項目目標。例如,如果問題樹中的核心問題是師資力量薄弱,目標樹中的目的就是提高師資水平;問題樹中的主要原因是引進師資措施不健全,目標樹中的產出就是完善的師資引進制度。
(三)形成邏輯框架
根據已經建立的目標樹和具體實施方案的分析,可以形成高職會計實訓室績效評估的邏輯框架。在此過程中要全面分析高職會計實訓室建設方案在實際實施過程中面臨的資金、技術等方面的限制,在實訓室建設限制條件和極限值的基礎上,確定評估的主要指標和驗證的方法。在此過程中,還要關注實訓室建設、使用和管理過程中無法被管理層控制的外部條件。
四、實證研究
本文以南京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會計實訓室績效評估為例,闡述基于邏輯框架法的高職會計實訓室績效評估。
(一)項目概況
南京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是國家首批28家示范性高職院校之一,一直以來高度重視實驗實訓建設,現有國家級實訓基地2個,綜合實驗實訓中心8個。會計專業(yè)是南京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的老牌專業(yè),2002年,會計專業(yè)正式開始會計實訓室建設工作,目前,擁有會計手工實訓室和會計網絡實訓室兩個會計實訓室,每學期參加實訓學生數900人左右。
(二)構建問題樹
高職會計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過程中存在著不少問題,如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落后、重書本理論輕實踐教學、高水平師資力量薄弱、學生動手能力弱等,在這些問題中,有些是表面現象;有些屬于本質問題;有些是原因;有些是結果,通過分析這些問題的因果關系,找出高職會計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過程中存在的核心問題是“會計專業(yè)學生動手能力弱”,繼而找出核心問題的原因和引發(fā)的后果,繪制出問題樹,如圖1所示。
(三)構建目標樹
通過對導致會計專業(yè)學生動手能力弱的原因進行分析得到相應的解決辦法,并經過轉換后得到目標樹,如圖2所示。
(四)構建邏輯框架
由目標樹分析構建邏輯框架,結合垂直關系和水平關系,明確各層次的邏輯關系和主要因素,從驗證指標入手對南京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會計專業(yè)實訓室進行績效評估。邏輯框架如表2所示。
從表2中可以看出:在南京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會計專業(yè)實訓室建設、使用和管理過程中,學院共投入資金80萬元,提供場地652m2,得到了項目的產出:職場化的會計手工實訓室和會計網絡實訓室。從該項目各層次的垂直邏輯關系看,項目產出的實現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項目目的、項目目標的實現:即提高了會計專業(yè)學生實際操作能力,推動了會計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質量的提升。總體而言,南京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會計專業(yè)實訓室的建設、使用和管理完成了原計劃的直接目的和宏觀目標,符合高職院校發(fā)展戰(zhàn)略目標的要求,對高職會計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起到良好的作用,是一個成功的項目。
五、結論
將邏輯框架法應用于高職會計實訓室的績效評估,可以明確高職會計實訓室應達到的目標層次及相關聯的驗證指標、驗證方法和假設條件之間的因果關系,能夠客觀公正地反映實訓室的綜合績效,有利于改進高職會計實訓室的建設工作。應用邏輯框架法對高職會計實訓室進行績效評估,關鍵是建立科學合理的目標層次和驗證指標體系?!?/p>
【參考文獻】
[1] 李毓.基于模糊層次決策的高校實驗室綜合評估模型[J].實驗室科學,2011(5):152-157.
[2] 張俊霞,張浩.邏輯框架法在GEF海河項目評估中的應用分析[J].水利經濟,2009(3):20-24.
[3] 張三力.投資項目績效管理與評價(四)[J].中國工程咨詢,2006(6):49-51.
[4] 柳華文.邏輯框架法對哲學社會科學課題管理的啟示[J].社會科學管理與評論,2010(3):16-21.
[5] 甄霖.“問題樹分析法”——區(qū)域發(fā)展研究的有效分析方法[J].科研管理,2000(4):103-107.
[6] 黃溶冰,王麗艷,齊興利.基于改進邏輯框架法的公共投資項目效益審計研究[J].審計研究,2007(2):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