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艷君
摘要: 中職語文教育對提高中職生的綜合素質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實際教學中,存在著許多問題。要擺脫尷尬的局面,作者認為中職語文教學要針對學生的特點,注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結合學生的基礎,鍛煉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注意學科間的聯系,并加強教學改革。
關鍵詞: 中職語文教學學習動機學科聯系教學評價
語文學科是傳播文化知識、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學科,在生活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中職學校開設了語文這一基礎科目。然而,從事中職語文教學的老師大部分是原來從事普教的,所以,中職語文的課堂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普通高中課堂的翻版。再加上中職生大多是中考的失敗者,語文基礎差,對語文學習提不起興趣,使中職語文教學陷入了一種尷尬的局面,作為中職教師,我們有責任改變這種現狀,有必要靜心研究中職生的特點,跳出語文教學的舊模式,在遵循語文教學基本規(guī)律的前提下,體現中職語文教學的特點。
一、中職語文教學要注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
語文學習動機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它對學生的學習效果有很重要的影響。而中職學生在學習動機方面則呈現出明顯不足的特征,據我對所任教的班級學生的調查發(fā)現,約90%的學生認為語文學習很枯燥,剩下的一部分學生認為語文不要學,會說話就行,只有很少的一些學生喜歡學語文。不可否認,職校生在進入職校以前長期被定位為學困生,遭受歧視,這些束縛了學生的學習動機。中職語文教育應改變義務教育階段評價學生的標準,針對職業(yè)教育這一特點,在語文教學中幫助學生淡化學習上的陰影,樹立自信,克服自卑,揚長避短,找到自己身上的閃光點,發(fā)現自己的價值,從而有效地激發(fā)學習動機。
二、中職語文教學要適應學生的語文基礎
中職語文教學應考慮到中職生大多語文素質較低這一特點,我們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必須控制好難易程度,從基礎著手,循序漸進,切忌好高騖遠。因而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應突出語文基礎知識的教學,扎實地落實“雙基”,重點進行字、詞、句、文的認、釋、讀、寫,在此基礎上適當進行能力訓練和提高,逐漸提高中職生的學習興趣,幫他們樹立自信,不能把對普通高中生的能力要求套用為對中職生的要求。
三、中職語文教學要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中職生畢業(yè)后將直接融入社會,其口頭表達能力是左右著學生就業(yè)和發(fā)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某種程度上,說比寫更重要也更難,語言表達的教學在中職語文教學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我在課堂上刻意將口頭表達融入語文教學,每堂課都選出一個與課文內容有關的話題,讓學生暢所欲言,或是模擬面試場景來訓練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讓原本枯燥的語文課成為一股活水。
四、注重應用文教學,提高寫作能力
應用文是處理事務、溝通關系、聯系工作、商洽業(yè)務等不可缺少的文字工具,能寫應用文是中職生必備的素質。加強應用文教學,是提高中職生綜合能力的重要途徑,所以中職語文教育應突出這一特點。在作文教學中,我教學生如何寫一些常用的應用文,諸如求職信、說明書、廣告詞等,鍛煉學生的應用文寫作能力,非常受歡迎。
五、中職語文教學要注意學科間的聯系
由于中職學生在不久的將來面臨的是就業(yè),而非升學,這就導致了他們對文化課的學習熱情不高,對專業(yè)課程卻比較重視,我們應該從學生注重“實用”這一特點出發(fā),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啟發(fā)學生從語文學習中去發(fā)現學科之間的關系,引導學生對相關學科的探索熱情。除在語文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外,職業(yè)學校語文教學還必須重視職業(yè)滲透。例如,我在烹飪班講授《林黛玉進賈府》一文時,除了給學生簡單地分析課文外,還引導學生課下閱讀《紅樓夢》,搜集一些紅樓菜譜,激發(fā)學生學好烹飪專業(yè)的熱情,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六、中職語文教學要加快教學改革
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教改一直以來都開展得轟轟烈烈,而中職語文教育由于沒有升學壓力,更多的中職學校忽視了語文教學,更多的學生也忽視了語文學習,這導致了中職語文教師漸漸漠視了自己所教的學科,忽視了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出現了一本教科書、一塊黑板、一支粉筆這種落后的教學形式,自然不會受到學生的歡迎。這不僅不能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基本功,更不利于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使學生成人成才缺少了必備的文化涵養(yǎng)基礎,也不能適應新形勢下用人單位對學生能力的要求。
為了使每一個中職生都成為合格的建設者,中職語文教學必須進行教學方法的變革。
(一)全面實施多媒體教學
多媒體教學這種直觀的教學可以節(jié)約教師的板書時間,使多種先進教學方法的實施成為可能,而且聲音、圖像的視覺刺激,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多媒體教學知識容量大,可以彌補中職生課外知識的不足。
(二)教學方式的整合
語文不同于其他學科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習語言、運用語言和發(fā)展語言,不僅是在課堂上,而且包含課外。這就要求在教學方式上,既要優(yōu)化課堂教學結構,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同時還要走出課堂。教師要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以自主學習、合作探究、主動發(fā)展為原則,牢固樹立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教學觀。因此,教師要將語文教學從封閉的課堂教學中解放出來,課內打基礎,課外求發(fā)展,將語文教學與現實社會生活實際結合起來,在現代社會交際活動中強化學生的語文能力訓練。
(三)改變教學評價的標準
過去的教學評價就是憑借一張試卷評定一個學生的優(yōu)劣,中職學校的教學評價可根據職業(yè)教育的特點來制定評價標準。可以在考試中加強能力訓練,注重思維開拓,從出題到閱卷、評卷,多一些實際能力方面的要求,少一些死記硬背的東西,也可以適當多一些應用文的寫作訓練,因為寫作是檢查學生語文水平的最好途徑。
總之,中職語文課堂教學目前還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需要我們這些投身中職教育的語文教師們不斷地探索與創(chuàng)新,充分認識到中職語文教育的特點,因材施教,以達到最佳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