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群
【摘要】伴隨著小學語文教育課程改革的推進,對小學語文的評價體系也提出全新的評價標準?;A教育改革的目標是提倡以人為本,并以此為出發(fā)點,來促進學生的個體和諧發(fā)展和素質的全面提高,對學習全過程進行評價是小學語文評價體系的核心。本文對小學一年級語文的學習評價,進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討。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程標準、素質教育、學習評價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2)03-0092-01
小學語文是一門綜合性、實踐性很強的基礎學科。在新課程標準實施以前,不論是學校對老師教學成績的評價還是老師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其評價內容都是以學生的學習成績高低為標準,這就是我國實施新課程改革之前的那種應試教育模式的由來。根據(jù)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為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個性化發(fā)展,必須改革以前我們對學生這種僵化的、不合理的缺少人性關懷的評價體系,建立一套符合我國具體國情、能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和個性化發(fā)展的學生學習評價機制就顯得特別的迫切和重要。為此,本文就以國家在新世紀頒布的《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中有關的評論理論、觀念為依據(jù),結合小學一年級語文的具體教學過程,對學生進行全面的“多元、動態(tài)”學習評價,通過這個評價過程,旨在能從中得出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和個性化發(fā)展的學習評價體系。
一、構建多元化評價體系
根據(jù)新課程標準要求,國家又出臺了有關中小學生學習和考試評價的制度,在這個新制度中,要求評價要改變以前由教師對學生那種單一的不合理的評價方式,在評價過程中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使教育評價真正成為這樣一種活動,也就是教育有關部門及學校管理者、學??迫谓處?、全體學生以及學生家長共同積極主動參與的一種相互交流活動。因此,確實轉變教學教育觀念,通過多方合作努力,形成多渠道的評價體系,從而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民主的評價氛圍,在新課程標準的實施和教學實踐中顯得特別的重要和迫切。
(一)構建多元化評價主體?!缎W語文新課程標準》明確對一年級語文學生的學習評價提出要求,根據(jù)小學一年級學生年齡小這個特點,要把教師對學生學習的評價、學生通過學習的自我評價以及來自學生家庭的評價相互結合起來,努力構建一套符合小學低年級學生特點、讓教師、學生以及學生家長都能共同參與的評價體系,以改變傳統(tǒng)的只是教師對學生進行評價的單一體系,讓原來處于被評價的學生以及他們的家長也參與評價,也確實成為評價主體中的一個成員。例如我教一年級語文時,教完新課文要求學生回家背誦的,我是設計這樣的評價方式對學生的學習進行評價的:
這種評價方式改變了原來只由老師評價學生的單一評價方式,使學生、還有學生家長也參與進來,此外還給學生營造了一個非常良好的家庭教育環(huán)境,對于促進學生的健康發(fā)展和個性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因為家庭教育也是學生學習、健康成長的一個重要場所。根據(jù)一年級學生年齡特點,設計這種簡單、明了的評價方式讓學生以及學生家長也參與進來,從而使得我們的評價主體由單一走向了多樣化。
(二)構建多元化的評價內容。根據(jù)《小學語文課程標準》,一年級語文的學習評價內容也由原來的單一性走向多元化。
(三)構建多元化的評價方法。根據(jù)一年級學生特點,結合《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我既采用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想結合的方法對學生的學習進行評價,又采用定性分析評價與定量分析評價相結合的方法對學生進行學習的評價,這樣就使得我們的評價方法豐富多彩了,達到了新課改的要求。在綜合采用各種方法對學生評價中,基于學生未來成長和發(fā)展的考慮,我格外注重對學生進行過程性的定量定性評價,以這種方法對學生進行評價,可以使一年級小學生從小就充滿自信,以滿腔激情來參與課堂學習,,從而大大激發(fā)了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二、構建動態(tài)變化的評價體系
(一)構建動態(tài)變化的多元評價標準。根據(jù)一年級學生特點,結合《小學語文課程標準》,在進行一年級語文教學過程中,我對學生的學習評價標準,不僅僅呈現(xiàn)多樣化,還具備一定的層次性。這對于學生的個性發(fā)展,走向社會滿足不同的需求具有戰(zhàn)略性的意義。例如根據(jù)新課標要求,我對一年級學生的說話練習是以這種評價標準來對學生進行評價的:
用這種方式對學生進行評價,可以滿足不同層次不同學生的不同需求,促進了學生的個性發(fā)展。
(二)既體現(xiàn)學生成長過程變化,又凸現(xiàn)家長反饋信息的動態(tài)變化。構建動態(tài)變化的評價體系,首先要能夠體現(xiàn)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發(fā)展動態(tài)變化。第二,要能反映出學生家長的反饋信息的動態(tài)變化。
“多元、動態(tài)”的這種學習評價模式,在廣大語文教學第一線老師的共同努力探索下,正處在快速發(fā)展并不斷走向成熟和完善,也使得廣大第一線教學的老師在課堂教學中實際操作能力越來越熟練,對教學知識整合也越來越靈活,從而減輕了學生負擔,促進了學生的成長。
參考文獻
1.《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
2.《九年義務教育語文教材》第一冊、第二冊(人民教育出版社)
3.《構建評價體系引導主動發(fā)展》黃宗耀《福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