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清明
摘 要:應用文是處理、存儲、傳播、交流信息的一種重要手段和媒介,它適用性強,應用范圍廣。工作與生活對每個人來說都有著非常重要的現(xiàn)實作用,它已成為一個人人文素質構成的非常主要的部分。對于正處于學習黃金時期的中職生來說,學好應用文寫作是必備的一種素質。
關鍵詞:中職學校;應用文寫作;必備素質
當前,中職學校為培養(yǎng)適合現(xiàn)代產(chǎn)業(yè)需求的綜合素質較高的實用型技術人才,把語文教學放在技能培訓同等重要的位置,尤其突出應用文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但是應用文寫作仍然是中職生最薄弱的一門功課。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與當前傳統(tǒng)的“講授型”和“單一型”教學模式不無關系。作者結合工作實踐,就如何使學生走出應用文寫作的誤區(qū),培養(yǎng)他們對應用文的寫作興趣,提高寫作能力,在互動教學上進行了一定的嘗試和探索,并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有的放矢,寫作與專業(yè)之間互動
應用文的根本特點就是實用性。中職學校應用文寫作教學要緊緊抓住“實用性”的牛鼻子,突出與不同專業(yè)之間的緊密互動
一是區(qū)別不同專業(yè),制定教學重點。應用文約有上千個文種,通用和常用的文種也有近兩百個。由于課時有限,這就要求教學中必須結合中職教育的特性,針對學生的專業(yè)特點,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明確教學的重難點。例如對于市場營銷專業(yè),應重點進行經(jīng)濟方面的寫作。所以,對于不同專業(yè)的學生,側重點各不相同,要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
二是緊扣專業(yè)課程,安排教學內容。盡管不同文種的應用文寫作都有一個相對固定的格式,但是格式僅是一個“殼”,它不能以個體的形式存在,它要為所表達的內容來服務。在寫作時,教師若是脫離了生活實際來講寫作,學生無法感受到身在其中,寫作水平就不會從根本上得到解決。這樣,學生對應用文的寫作,不但學得枯燥無味,而且在實踐中會覺得困惑、茫然。因此,教師只有加強與相關專業(yè)課教師的溝通聯(lián)系,結合相關專業(yè)課程合理安排應用文寫作的教學內容,才會收到意料之外的效果。如進行“演講稿”的寫作教學時,可與公共關系的教師進行通力合作,在學生學完“演講內容及禮儀”后,結合公共關系課的演講題目,講授“演講稿”的寫作方法,這樣的方式教學,將枯燥的寫作方法靈活的與其他科目進行有序銜接,使學生不再是學得枯燥無味了。這種教學方式既能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
二、精心編排,合理利用其他文種之間的互動
應用文寫作的文種有很多,合理地利用它們之間的關系,能夠起到文種之間的良性互動,既有利于增強教學內容的連貫性、邏輯性,又有利于學生理解、區(qū)別和掌握。
有的文種之間是對應關系,如請示與批復、計劃與總結、起訴狀和答辯狀等,對于這一類的應用文體,教師可進行成對的訓練與講解。教師可先讓學生寫前一種文體,然后讓學生之間進行互相對應的寫作,這種學生角色的互換,可使學生體會到不同的角色變化,既讓學生熟悉了寫作方式、方法與格式,又增強了學生對寫作的興趣。又如教師可給學生提供一些寫作素材,之后讓學生寫一份“請示”,讓學生先體會上行文的寫作特點,把寫好的“請示”發(fā)放給同學,要求根據(jù)“請示”寫一份“批復”,再體會下行文的語氣和寫作特點,最后教師根據(jù)學生寫作中出現(xiàn)的問題與不足進行集體與個別的講解。在這樣的教學氛圍中,學生能積極地投入到教學活動中,親身感受到寫作所帶給的樂趣,能夠樂在其中,并能夠學得積極主動。
有的文種是容易混淆的,如請示和報告、市場調查報告和市場預測報告、調查報告和總結報告等。幫助學生分清這類易混淆的文體最好的辦法就是把文體放在一起進行比較,使學生識同辨異,能夠更好地掌握這類文體的特點。以請示和報告為例,通過比較,學生就會發(fā)現(xiàn)請示和報告相同點是均屬于上行文,不同有四點:寫作動機不同、寫作特點不同、寫作時間不同、處理方法不同。之后再讓學生把請示和報告的相同點和不同點整理之后列表,學生對著表格就可以一目了然,不會再把他們弄混了。
三、創(chuàng)設模擬課堂,理論與實踐之間互動
應用文寫作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若不能在實踐中進行學習,理想的教學效果肯定是達不到的,所以在應用文寫作教學中必須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結合中職學校的實際,可以從兩方面實現(xiàn)封閉的模仿向開放式的實際操作轉變。
一是設立模擬課堂,創(chuàng)設應用文寫作情境。課堂教學中,教師可讓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如辦理公務、制訂工作計劃、制作文件等,使學生如身臨其境。如教學“發(fā)文處理”時,因其操作性非常強,教師在講解完教學步驟后,可將學生分成幾個學習小組,從草擬、會商、核稿、簽發(fā)、注發(fā)、繕印、校對、用印、簽署、分裝、傳遞到立卷、歸檔、銷毀,進行流水線作業(yè),學生置身于學習活動之中,把抽象難懂、枯燥繁雜的理論通過親身經(jīng)歷變成了實實在在的、具體的、易于理解的操作技能。這樣的教學設計,不僅鞏固了學生的當堂所學的理論知識,而且激發(fā)了學生對應用文寫作的興趣。
二是讓學生走出教室,到社會中實踐,在實踐中體會寫作的全部過程。學??梢园才艑W生到機關、團體或企事業(yè)單位進行實習。如文秘專業(yè)的學生可以在實習單位學習到各種公文的寫作方法與技巧,通過幫忙整理寫作材料,可以積累到相當多的知識經(jīng)驗,在與撰寫公文的人員的交流過程中,知道了公文在形成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如何才能寫出一篇精致、完美的公文等,來鞏固在校所學習的內容,通過親身體驗,使學生了解公文的重要性和寫作技巧。學生從具體實踐中體會到應用文寫作課的實用性、重要性,鞏固理論知識,激發(fā)了興趣,提高了寫作技巧。
四、引導啟迪,教學主體之間互動
應用文教學過程中,教師除了精心準備講授內容外,更重要的是努力營造一個教師主導、學生參與討論和交流的課堂氛圍,引導啟迪學生積極參與、獨立思考、深入體驗,讓學生在集體的活動中大展身手,取別人之長補己之短,共同完成對新知識的構建,共同提高吸收知識的能力。如講到平行文“函”,我們假定需要聯(lián)系學生實習基地,讓學生代表學校擬一份函給實習單位,教師把函通過投影映射到大屏幕上,從函的標題、受文者、正文到結語、落款、成文時間,讓其他的學生對該函進行補充。通過教師的點撥和學生的反復補充,最后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函。最后,讓學生根據(jù)剛才的討論,自擬一份函,因為學生通過剛才的討論,對函的起草有了自己的獨特看法,再要求學生寫函,他們就會信心十足地寫出規(guī)范、完整的函來。這樣的實踐教學方法,學生學會的不僅是一種寫作方法,還明白了一切的學問都是點滴積累的。這種親身的體驗,使學生認識到了應用文的重要性與實用性,這樣,學生就不會對應用文產(chǎn)生逆反、抵觸的心理,他們也就會樂于遨游在應用文的寫作中。
總之,應用文寫作教學的互動,對提高教學效果非常有效:其一,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原本枯燥的理論學習變成了在實踐中去感受、去強化的一種快樂的學習過程;其二,提高了教學效果,使大部分學生能夠準確掌握應用文的行文格式;其三,以點帶面,拓新了知識和能力,在實踐環(huán)節(jié)中使學生的協(xié)調能力、團隊精神得以提升,同時也鞏固了相關專業(yè)知識。
參考文獻:
[1]瓦好.提高中職生應用文寫作能力的教學方法探析[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0(2).
[2]朱憲玲.高職院校應用寫作“互動教學模式”的探索[J].教育與職業(yè),2004(29).
(梅州市職業(yè)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