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一一
每個時代總會突然冒出一個兩相當了得的人物,出身平凡,然而斗轉星移地,一躍成為名人頂端,星光熠熠。大幅報道于此人,都打上“傳奇”“英雄”之類顯赫的字眼,以饗世人,集體瞻仰。
他擊敗了執(zhí)導《午夜巴黎》的好萊塢傳奇電影人伍迪·艾倫、家庭倫理片《后人》導演亞歷山大·佩恩、3D大片《雨果》導演馬丁·斯科塞斯和去年5月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jié)最高獎金棕櫚獎獲獎影片《生命之樹》導演特倫斯·馬利克,最終摘取奧斯卡最佳導演獎桂冠。
他是誰呢?
他就是米歇爾·阿扎納維修Michel Hazanavicius。繼上部處女作《法國特工117》系列,《藝術家》是他的第二部作品,初現(xiàn)于電影節(jié)便得到奧斯卡大獎,這讓多少導演情何以堪呀?
阿扎納維修生于1967年3月29日。他家的盡頭,是一片茂密的杉樹林。其中有一座紅色的住宅是一幢木屋,他在那里住了十六年。他房間后面是花園,園內(nèi)長著刺槐,幾條小徑穿過細心培植的花卉。他最喜歡坐在午后日光里,一邊看黑白默片。
少年時期的阿扎納維修與一般少年并無二樣,他是個快樂幸福的小孩。他有一雙眼睛炯炯有神,象一盞探照燈。他心里頭有個秘密,隨著成長正日益變大。有一天他立在父親面前,吃吃艾艾以演講的方式訴說他的導演夢,父親摸著他的頭說:孩子,你想做什么就去做,夢想靠自己的雙手實現(xiàn)。就是那個時刻,父親說完那句話的瞬間,他突然覺得自己的電影世界將日漸豐滿,勢必會泛出更有色澤的光芒。
時間在電影的世界里逐日逐日地逝去。終于在他二十一歲那年,他成為了導演,一個真正的導演,處女作便是《法國特工117》,這是一部冒險喜劇。一經(jīng)播出,立刻在歐洲影壇引起了反響,受到熱烈的追捧,他卻波瀾不驚,將更多的精力投向下一部電影。
他是工作狂熱分子。工作時的阿扎納維修總能以最快的速度進入一種狂熱的狀態(tài)。只要一進入工作,他就不自然變成一個瘋狂的完美主義者,這仿佛是他與生俱來的一種氣質。他會事先在頭腦中設定好每一個細節(jié),即使出現(xiàn)一丁點差錯,他都會改之又改。為了獲得最極致的畫面,他常常不惜“砸金”,將自己所有的籌碼一次性地投出去,他的瘋狂讓整個劇組不得不瘋狂,常常一個畫面,如果沒有達到最好,阿扎納維修可以N機幾十遍。并不是所有的導演都能有這樣的勇氣與魄力,但阿扎納維修做到了,并且得到了勝利女神的眷顧。第二部大片就已得到奧斯卡的寵愛。
這部大片便是《藝術家》。這是他2011年改變以往風格而推出的一部新作。他采用了傳統(tǒng)的好萊塢敘事手法,講述默片時期著名男演員喬治和當時尚為群眾演員佩比在偶爾的機會一見鐘情,在他的推薦提攜下佩比慢慢成名;與此同時,由于喬治拒絕接受有聲電影即將取代無聲片的事實,被電影公司解雇。他企圖重新憑借一己之力,孤注一擲獨自投資拍攝默片以求證明自己的藝術價值,結果不巧適逢經(jīng)濟大蕭條時期,他的慘敗讓他一蹶不振,在企圖自殺后又遭已成為巨星的佩比的幫助,最終兩人終于團聚在一起。電影的結局,他設置的是個載歌載舞的happy end。
這是他真正意義上對好萊塢古典主義時期電影精華的提煉濃縮,重現(xiàn)了好萊塢黃金時期的電影,算是一次真正的回歸,不僅在形式上,連故事情節(jié)、人物角色和所有的細節(jié)。綜合了當時的各種電影類型(歌舞片、喜劇片、愛情片等),再次將電影藝術創(chuàng)作和商業(yè)素材完美得結合起來。
他在當前滿是2D、3D的電影時代一次全新的沖擊,用無聲的默片對獨立講述一個故事。當初他想要拍默片的想法來源于他小時候對默片的迷戀,也是他的一次跳躍的嘗試。因為很多時候,人們總是習慣性的認為自己當下從事的一些活動是理所當然的,而對過去久遠的一些事物感覺到一絲無法接近的距離感,感覺它們是過去,自己必定無法理解和適應。在電影領域,面對已經(jīng)奔3D而去的影音趨勢,那2D的,還黑白的,甚至還無聲的默片,對大多數(shù)人來說,無疑是匪夷所思的形式。怎么會有人能忍受沒有對白的電影?而他就是要再一次用默片的魅力去讓人們重溫好萊塢古典時代的大師們的獨特藝術氣質。
那是值得尊重的年代,那是電影成長的歲月。在電影日趨成熟,并很可能將進入另一輪技術驅動轉變的今天,回首看看那些藝術家的歲月不只是一種復古,也是一種電影營養(yǎng)的再汲取。
得知自己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的前一天,他正在臥室里悶頭大睡。經(jīng)由妻子跑到房間來,激動不已,親吻著他,告訴他這個好消息。他立刻跳了起來,他的臉上有一種燦爛明亮的神情,就像陽光站在他身后,為他鑲上金黃色的邊。接而狂喜,向家外跑去,穿過街道,穿過杉樹林,穿過小徑,然后這個駭人的喜訊終于抵達了他的心臟,他相擁了自己。
第二天他站在奧斯卡的最高領獎太,西裝革履,領口別有意味系了蝴蝶結,他一臉朝氣蓬勃,幸福熏紅了他的臉,當人們以為他要長篇講述自己的電影故事時,他只提到一只狗——Uggie?!拔矣绕湟兄x狗狗Uggie,我想它并不在意,實際上我不能確定他是否懂得我說的話。有時生活是如此美好,今天就是美好的一天!”
他們的愛情,剛開始不過是一個導演和演員的關系,后來相互欣賞,彼此心照不宣,走到了一起。
才子總多情。阿扎納維修底子里絕對是浪漫主義充盈整個大腦之人。在他看來,愛非常重要,與吃喝拉撒,每日里都必須洋溢。他又是那種一旦愛了,就要用婚姻去證明的男人。他曾不假思索地解釋——在我生長的文化力,若你愛一個女人,那么就和她結婚吧。自然,身為導演,有演員相伴,愛情來得也容易,頻繁,快速。
她是一名出生于阿根廷的法國女演員,她叫貝熱尼絲·貝喬。貝喬生于布宜諾斯艾利斯,父親是電影制片人Miguel Bejo。最知名的電影作品是2001年的《狂野武士》和現(xiàn)在的這部《藝術家》了。
他和她伊始,不過只是單純的導演與演員的關系。然而愛情這把丘比特神箭當射過來的時候,誰都無法阻擋。有一天,他是個浪漫的人,常常喜歡念點詩給心愛的貝喬聽。有一天他讀到一首《我想和你在一起生活》,就是這首成為他們定情詩。“我想和你一起生活,在某個小鎮(zhèn),共享無盡的黃昏,和綿綿不絕的鐘聲。在這個小鎮(zhèn)的旅店里——古老時鐘敲出的,微弱響聲,像時間輕輕滴落。有時候,在黃昏,自頂樓某個房間傳來笛聲,吹笛者倚著窗牖,而窗口大朵郁金香。此刻你若不愛我,我也不會在意?!彼c了點頭,答應。
和他在一起的日子,她第一次感覺到自己可以,并且能夠,和另一個人交換彼此的感情。他們認真地相愛。他們在一起的時候,彼此是一面鏡子。能看得見自己。他們是那么恩愛,以至于對著記者的采訪記錄述說衷腸,面向鏡頭,旁若無人的擁抱依偎.他們不能忍受分離,每次單獨排戲,她總要留些紀念物在身上,就好象他陪在身旁.然后他們憧憬結婚,夢想著一次蜜月旅行,計劃著兩人到處漫游,躺在沙灘上喝烈酒,情意綿綿。
他們兩個的生活就像是鄉(xiāng)村音樂一樣,純粹,精致,優(yōu)美,在電影的世界里,彼此相依地,然后開出了燦爛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