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校長是校本教研的第一責任人,對其重視程度是校本教研開展得好與壞的關鍵。校長對校本教研重視程度與自身科研能力,業(yè)務素質(zhì)決定一所學校的校本教研水平。因此,必須積極參加校本教研活動,做校本教研的引領者、實踐者。同時,要勤于反思,努力提高校本教研水平。
【關鍵詞】校本 教研 能力 水平
【中圖分類號】G6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2)05-0042-01
教研興校,教育教學研究是一所學校內(nèi)涵發(fā)展的必由之路,校長是這條路上的帶頭人、引領者。我們常說,校長是學校校本教研的第一責任人。既然是第一責任人,那么,怎樣去落實這個責任呢?
一、高度重視,把校本教研落到實處。
校長對校本教研的作為第一責任人,只有你重視了,你的“副手”和教師才重視。因此,作為一校之長的校長,在校本教研中,首先,要明確自己的職責,切實確定并實施校本教研興校的理念。新的教育管理理念把為教育教學服務、為師生服務作為第一要務。作為校長也需要轉(zhuǎn)換角色,正確認識自我,了解自我,更新自我,在學校發(fā)展的軌道上,帶領與指導教師有計劃、有目的,有針對性地開展校本教研工作。其次,要參與學校校本教研計劃的制定、制度的完善及活動的實施。再次,重視不能光停在口頭上,而要落實在行動之中。要為學校校本教研的開展提供必要的人力、才力和物力等方面的保障。要發(fā)揮人本管理在校本教研中的作用,建立校本教研的導向機制,激勵機制及校本教研考評制度。在用好“助手”的同時,最大限度地調(diào)動廣大教師參與校本教研的積極性,實現(xiàn)個人研究與同伴互助,骨干引領的有機結(jié)合。鼓勵和支持教師走出去,拓展視野。投入必要的經(jīng)費對校本教研活動中所需的設備、設施給予更新等,為教師校本教研的正常開展提供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提供有力的保障和支持。
二、加強學習,把握校本教研方向。
校長對校本教研重視程度與自身科研能力,業(yè)務素質(zhì)決定一所學校的校本教研水平。當今社會是學習型的社會,要求校長不僅要有豐富的經(jīng)驗,淵博的知識,更要做學習型校長,樂于學習,善于學習,學以致用。善于學習的校長是一個善于思考的校長,一個善于感悟的校長。在感悟中完善、成長和發(fā)展是校長引領教師開展好校本教研活動的重要方面。校長要用自己的學習,帶動教師學習。學習的內(nèi)容要豐富,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要學,法律、法規(guī)要學;校本教研的基本理論要學;新課標要學;報刊上登載的理論性、實踐性的文章也要學。只有全方位地學習,才能把握學校校本教研的方向,才能帶領全校教師走進校本教研,走進新課改。每周要擠一點時間,靜下心來,去咀嚼幾篇有關教學業(yè)務方面的文章;每天打開電腦,瀏覽一些教育教學方面的資料。要固定學校各組織的學習、研討的時間,做到周有讀書時間,月的學習交流,期末有總結(jié)、反思。
作為校長還要積極參加校本培訓學習活動,堅持走近教師,走進課堂,與教師一起去探討實施新的教育教學理念的途徑,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提升教學質(zhì)量。作為校長,要寧可把別的事務性工作放一放,也要坐下來與教師一起參加校本培訓學習活動。這樣,既是對教師培訓學習的鼓勵,也說明自己是學習型學校的帶頭人。
三、積極參與,做校本教研的引領者。
1.沉下去,掌握第一手材料。
學校的工作千頭萬緒,但最根本的是教學工作。教學質(zhì)量是一所學校的生命線。沒有調(diào)查,就沒有發(fā)言權。你不了解下情,你就不能有針對性地指導開展校本教研。只有掌握了第一手材料,才能推動校本教研工作的蓬勃開展。故此,作為一名校長,要合理擺布整體工作,盡可能地擠時間深入到基層教學點,深入到教師之中,深入到學生之中,深入到課堂之中。新的教育理念,教學方式,評價手段已經(jīng)深入到廣大教師的工作中。如何確保這些新的理念落到實處?老師是怎樣把新的理念內(nèi)化為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學生學習方式轉(zhuǎn)變的程度如何;有效教學的實施策略有哪些;學校校本教研的成效怎樣等等,諸多的現(xiàn)實問題需要作為學校靈魂的校長全面掌握。
校本教研對新課程的實施與推進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俺痢毕氯?,一要主動參與教師備課過程,實現(xiàn)與文本、教師的交流互動,從而熟悉教材,把握不同學科的教學基本要求。二要深入課堂,看教師課堂教學是否貫徹了新的教學理念,是否實施了“雙有效教學”。三要當專題講座的中心發(fā)言人。校長可結(jié)合自身學習及深入課堂和教師之中,研究的感悟,診斷出的問題,在理論層面上對教師進行指導,提出合理的改進建議,從而為教師更新教學觀念,改變教學方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指明方向。
2.浮上來,解決問題,推動全局。
沉下去是一個方面,但浮上來也尤為重要。對“沉”下去時,發(fā)現(xiàn)的教育教學骨干要培植,要樹立,以點帶面,推動全局;對“沉”下去時,診斷發(fā)現(xiàn)的問題要進行梳理,對癥下藥。通過組織開展一些活動,如教學觀摩、集體研討,專題講座,對話交流,課改沙龍等形式去解決問題。校長要致力倡導的是教師間互伴互助,共同切磋,經(jīng)驗分享;營造的是自下而上,民主寬松校長教研氛圍。要使教師走專業(yè)化成長之路,校長就要善于為教師成長搭建平臺,提供展示的機會,讓教師在平臺上張揚個性,揚長避短,盡快成長。
3.以身示范,敢于擔當。
校長只有身在課堂,才能將最新的教育教學理念融入到教學之中。只有以身示范,教師才能信服你,你的指導才會有效。有的校長怕“獻丑”,不敢走上講臺,怕在教師面前露出“馬腳”,這種擔心是完全沒有必要的。作為校長,你不深入課堂聽教師上課,就不知道教師實施的“雙有效教學”的程度;你不親自站在講臺講課,就永遠也享受不到課堂給你帶來的無窮“魅力”。要知道,老師們聽你校長的課會比你當校長的聽他們的課會更“興奮”,反而,他們更多的是折服于你的勇氣與引領。
四、勤于反思,提升校本教研水平。
反思是一種優(yōu)秀的工作和生活習慣,也是一種很實用的行動研究方法。一個人,只有善于反思,經(jīng)常反思,才能不斷進步,不斷發(fā)展。作為一名校長,負責學校的全面工作,更要養(yǎng)成善于反思的習慣,對學校校本教研如何開展,教師專業(yè)水平如何提升,課堂教學改革的模式如何發(fā)展等,經(jīng)常反思,不斷總結(jié),形成“實踐——反思——再實踐——再反思”,并逐步提高的過程。只有校長不斷反思才能確定校本研究的問題所在,養(yǎng)成一個良好的反思習慣,樹立教研興校意識,才能使校本教研順利開展。
作者簡介:
關學江,男,1960年10出生,中共黨員,大學本科學歷(函授),中學高級教師。1978年3月參加工作,先后擔任中學教導主任,中心校校長,現(xiàn)任灤平縣第二中學校長。先后當選為縣十三屆、十四屆人大代表,連續(xù)四屆當選為縣黨代會代表。先后被評為“承德市三育人先進個人”“承德市關心下一代先進工作者”,縣“十佳校長”被市政府記二等功1次,縣政府記三等功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