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春階
今年是山東省與日本友城山口縣締結(jié)友好省縣30周年。應日本山口縣政府邀請,去年末,山東新聞采訪團赴日采訪,所到之處,多有所感;所聞之處,多有所悟。撲面而來的滿眼綠色
山口縣位于日本本州島西南端,隔日本海與亞洲大陸遙望。自青島流亭機場到日本福岡機場大約3個小時,再有1小時車程,就進入山口境內(nèi)。第一印象是,撲面而來的滿眼綠色,山很多,看不到一點裸露的山體,也沒看到腳手架。
山口的山是綠的,一眼看不透的綠:綠的樹,問有黃的紅的藍的紫的花,露珠在葉子上滾動,那晶瑩的滾動,讓人放松。第一夜,下榻大谷山莊酒店。感覺酒店在云和山之間。平躺在榻榻米上,想,想,想,思路沿著山道,拐個彎,屏住呼吸,別停,別停,別停,心凝于~處,滿眼的綠,綠,綠,然后,朦朧著睡去。
我們到山口的幾個市采訪,最大感覺,就是綠,仿佛一棵巨“樹”栽人心靈。而尤其讓我驚訝的是宇部市,這個工業(yè)化城市,這個曾經(jīng)漫天煤塵,連晾曬衣物都不得的城市,居然成了“綠陰、鮮花和雕刻之城”。1997年,宇都市榮獲了聯(lián)合國環(huán)境計劃(UNEP)頒發(fā)的全球500獎稱號。
綿延千年的“蓮花外交”
山口縣下關(guān)市一家酒店。在酒店一樓大廳的廊柱上,看到琉璃珠制作的約50平方厘米的畫作。翻譯芝久美小姐說,畫的名字叫“夏之香”,畫上的蓮花叫“孫文蓮”。
芝久美給記者翻譯了畫的釋文:“大正7年(1918年)來日的中國政治家孫文,給他的支援者、居住在下關(guān)市長府的口中隆先生贈送古蓮子,蓮花專家大賀一郎博士把種子栽培發(fā)芽了。蓮花從7月中旬到8月開花,花是淡粉紅色的,花瓣每天隨著日出漸漸展開,又在日升當頭時緩緩收攏。此種蓮花花期僅為4日,此后凋謝花瓣,剩下花心的部分?!敝谱髁鹆е楫嫷氖侨毡救藶I口先生。
1995年5月3日,在青島市和下關(guān)市結(jié)為友好城市15周年之際,下關(guān)市日中友協(xié)會長金田滿男先生特意將“孫文蓮”回贈青島,并親自栽種在中山公園。
青島中山公園工作人員李寶琰說,中山公園是世界上數(shù)量最多的同名公園,目前全球共有93座,此前,只有青島中山公園有“孫文蓮”?!啊畬O文蓮是一單瓣的蓮花品種,花瓣21枚左右。花瓣呈倒掛金鐘,淡粉紅色?;ǘ浼t色,直徑22至26厘米?;ㄆ?月中旬至7月下旬,適于湖塘或缸栽。隨著‘刊、文蓮的不斷繁育,整個池塘有一半水面長滿了,可惜很多市民多知道中山公園里的櫻花長廊??吹缴徎?,卻不知道這就是大名鼎鼎的‘孫文蓮,都以為是普通的蓮花。”
蕎麥面、蔌燒和酒
一個上午,我們?nèi)ラL門市體驗養(yǎng)麥面制作,首先來到兩年前建立起的一個交流式體驗教室。47歲的蕎麥面師傅村田教我們先用水將養(yǎng)麥面打成絮狀,絮狀揉成團狀,團狀搟成塊狀,塊狀切成條狀,蕎麥面就成了。揉面像打太極,講究筋道,力道,柔韌有余。這哪里是搟面,這是在上哲學課呢。
到了日本的萩市。山東省駐日本山口縣的國際交流員張靜說,蔌市市長最驕傲的一點是,拿著100年前的地圖,還能用。當然,萩市最具有標志的工藝就是他們的蔌燒。
金子信彥先生從事蔌燒工藝40余年,他的作品擺滿了大大的展廳,時尚、大氣,耐人尋味,他說,我從大自然中一切美的東西那里吸取力量,到死我也要挑戰(zhàn)陶藝,表達對新鮮感的追求。
我們在山口縣永山本家釀造廠參觀了日本的白酒釀酒工藝。小廠在一條叫厚東河的河邊,河上的水泥小橋叫本田橋,建于昭和十四年(1939年)。酒廠主人叫永山將元,是第五代了,他說,當年他的父親,就是跨過這座小橋,到山坡上去種大米。釀出酒來,再通過小橋運出去?,F(xiàn)在他們釀的酒,原料是采用的山田錦的大米。釀酒要求所用原料的精米率在60%以下。日本釀造清酒很講究糙米的精白程度,以精米率來衡量精白度,精白度越高,精米率就越低。精白后的米吸水快,容易蒸熟、糊化,有利于提高酒的質(zhì)量?!斑^去是用日磨米,現(xiàn)在用機器了?!庇郎綄⒃壬f。
在永山先生的辦公室里,有一幅書法寫的是:“桃栗三年柿八年,達摩九年我一生?!庇郎较壬f,這幅字是在提醒自己,桃、栗須三年才能開花,而柿則待八年才結(jié)果,達摩以長達9年的時間來面壁,相對于達摩面壁九年,我則須窮盡一生。也就是說凡事都必須花上時間,耐心等待是很重要的。釀酒也是如此。
在酒廠門口懸掛著
個直徑大約七八十厘米的干了的松枝球,這是釀酒的標志。一般新酒在每年的12月10日左右釀出,新酒釀出來,他們就到山上將松枝盤成一個球,掛在門口。剛掛上去是綠的,逐漸的,松枝慢慢就變干了,變成了褐色,那酒也就成了陳酒。我們在島根縣的津和也市的一個酒肆門口,也見到過這樣的松球,店主人潮春光給我講述了松球的來歷。
危機感下的生存美學
2011年11月30日日本東京時間下午6點,我們到日本山口電視臺參觀。山東電視臺與山口電視臺是友好臺。雙方同行進行了熱情友好的業(yè)務(wù)交流。
山口電視臺女主播早川友希和男主播香川純也正在準備播晚新聞。我們到小巧的直播臺上體驗主播感覺。突然發(fā)現(xiàn)一個文案,這個文案就是日本氣象廳緊急地震預報文案。香川純也說,每天上班第一件事,是檢查這個文案。因為日本是地震多發(fā)國家,所以一旦發(fā)生地震,電視臺立即中斷既定新聞播送,播發(fā)地震消息。
香川純也說,日本擁有一個遍及全國任何角落的地震監(jiān)控系統(tǒng)。這一套系統(tǒng)在連接首相官邸、全國各地方政府、各地警察署的同時,也連接日本的各大媒體,而各大媒體,能夠在地震到來之前,快速通過電視信號提醒民眾防御自救。
多災多難,讓日本人產(chǎn)生“無常感”。在我們下榻的飯店,擔架和其他急救設(shè)備都放在醒目位置。日本作家村上春樹發(fā)表文章,文中說:“說到日本的自然,我們在春天時迎接櫻花盛開,夏天觀看螢火蟲,到了秋天可欣賞紅葉。這些觀賞自然的行為,可說是具有集團式、習慣性的,人們明知道自己在重復同樣的事,卻還是熱心地去參與。賞櫻名所,賞螢名所,賞楓名所,每到季節(jié)來臨就會擁擠不堪,連旅館都很難預約。為什么呢?因為不管是櫻、螢或楓,都會在極短的時間內(nèi)失去它的美麗。我們?yōu)榱四繐裟且凰驳墓獠?,路途再遠也愿意前往。那里存在的不只是純粹的美麗,人們親眼確認它們失去小小的光芒,看到鮮艷的色彩在眼前凋零,會不自覺地松一口氣。當人們目睹一場美麗的盛宴消逝時,反而能找到安心感?!薄斑@種精神到底有沒有影響到日本國民對自然災害的看法,我也不知道。但我們確實是在從不間斷的自然災害中越過一道道關(guān)卡,接受一切都是‘沒辦法的事,集團式地克服困難生存下來的?;蛟S這種共同經(jīng)驗,影響到了我們的美學意識也說不定?!?/p>
時刻注意地震文案,是高度自覺地搭起一座溝通災難內(nèi)外的橋梁,引導人們走出災難,面對現(xiàn)實。或者可以這么說,時時處在危機中,時時小心,但時時從容。日本人在消極之中,積極地找出了淡定,找出了生存美學。
宇部興產(chǎn)的大與細
在宇部興產(chǎn)株式會社參觀,總感覺,宇部市坐落在字部興產(chǎn)中。宇部興產(chǎn)夠大的,它是日本六大綜合性商社之一,其旗下的200余家企業(yè)分別活躍在化學樹脂、建材、機械金屬、能源環(huán)境等領(lǐng)域,生產(chǎn)銷售據(jù)點遍布世界各地。
但如此之大的企業(yè),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們的細致。我們參觀一個車間,大家把鞋子脫下來,很隨意地放在一邊,但是,當我們參觀完,我看到我們的鞋子整整齊齊擺放,全部頭朝外,我鞋跟上的泥巴竟然也給擦掉了。
參觀宇部興產(chǎn)展覽館。我看到他們把所有的員工的照片都一個個貼在墻上,是一面巨大的笑臉墻。而企業(yè)的大事記,不僅僅是自己的發(fā)展大事記,而是以全球的大事為背景。比如1949年,就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966年,有文化大革命爆發(fā)等等大事也赫然入目。這樣的企業(yè),才是真正的國際化企業(yè)啊。
宇部興產(chǎn)的創(chuàng)始人、第二代、第三代以及其他各代的社長照片和治理名言都寫在上面。其中第三代社長的治理格言竟然來自我們中國的《菜根譚》:“問祖宗之德澤,吾身所享者是,當念其積累之難;問子孫之福祉,吾身所貽者是,要思其傾覆之易?!闭驹谟畈颗d產(chǎn)展覽館前,我想到了“克紹箕裘”,“踵武賡續(xù)”這樣的字眼。強調(diào)傳統(tǒng),惜福,居安思危的文化理念,是創(chuàng)辦于1897年的宇部興產(chǎn)之基業(yè)長青的密碼。
口編輯/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