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宏濤
張大爺晨練后突然感到心前區(qū)不舒服,有明顯的疼痛,于是被老伴緊急送到了醫(yī)院。醫(yī)生給張大爺檢查后,確診為急性心肌梗死,建議立刻做心血管冠脈造影,甚至必要時要做支架手術。
面對醫(yī)生的建議,張大爺心存疑慮:我這樣的病情真的需要馬上放支架嗎?
心肌“保衛(wèi)戰(zhàn)”的黃金時間
急性心肌梗死是因為供應心臟心肌營養(yǎng)的血管出了問題,導致持久而嚴重的心肌缺血,造成一定范圍的心肌急性壞死。在血管堵塞的早期,它供應的心肌細胞是“假死”,如果這個時間內血管恢復通暢,這部分心肌細胞的損傷是可逆的,是可以存活的;若超過寶貴的“黃金時間”(一般為6小時),這些心肌細胞就很難恢復。這就是急診科醫(yī)生常說的“時間就是心肌,時間就是生命”的緣由。
如何在心肌“保衛(wèi)戰(zhàn)”中盡可能地挽救更多的心肌呢?一般而言,若能在早期行靜脈溶栓治療,或者行更加直接有效的介入治療(支架治療),則70%~75%的血管能開通,可大大提高患者以后的生存質量;若錯過了黃金時間,甚至超過了12小時,則靜脈溶栓或者緊急安放冠脈支架的意義顯著下降,與日后擇期手術的效果相差無幾,那些急性缺血的心肌細胞已回天乏力了。而擇期手術的風險要比急診手術的風險大為降低。也就是說,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若還在挽救心肌的黃金6小時(不超過12小時),則應積極行靜脈溶栓及急診支架手術;若已錯過黃金搶救時間,個人認為已無行急診支架手術的必要,可擇期做冠脈造影及介入治療。
神奇小支架
支架手術是在患者大腿根或者手腕上切一個小口,通過血管穿刺技術,把心臟支架放入冠狀動脈里面,然后在合適的位置把它釋放出來,撐起狹窄的血管,從而恢復冠狀動脈的血液供應,達到改善癥狀、“起死回生”的目的。
心臟支架手術具有效果好、創(chuàng)傷小、恢復快等優(yōu)點,堪稱神奇。目前全國一年新增“支架人”超過20萬之多,但并非所有的冠心病患者都能采用支架這種簡單、安全、微創(chuàng)的方法來進行治療。一般而言,對于左主干病變、三支病變、多發(fā)、多處、彌漫病變或者主要血管分叉處的病變,醫(yī)生會建議患者最好采用外科“搭橋”手術。這些病變如果一味地強求植入支架,一方面是手術中容易出現問題,患者容易出現生命危險;另一方面是很多彌漫性冠脈病變絕非兩三個支架就能解決問題的。
目前,冠心病的治療基本是“三分天下”,藥物治療、介入支架、外科手術三足鼎立。藥物治療是所有治療的基礎,很多患者經過內科的藥物治療,癥狀得到了控制。而介入治療和外科搭橋手術則針對患者的血管病變情況進行選擇。研究發(fā)現,對于患有嚴重冠脈疾病的患者,介入治療和外科搭橋手術的遠期生存率和生活質量遠遠高于單純藥物治療的患者,對此類患者應該更加積極地行干預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