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麗莉
【摘要】英語寫作是英語學習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huán),它不僅要求學生具備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還要求學生掌握一定的語篇知識。論文運用銜接理論通過調(diào)查研究發(fā)現(xiàn)學生作文中所存在的銜接手段的錯誤使用現(xiàn)象,分析原因,并試圖找到相應的策略來幫助學生提高英語寫作能力。
【關鍵詞】大學英語寫作;語篇連貫;銜接手段;寫作教學
寫作是學生綜合語言技能的體現(xiàn)形式,是學生在吸收語言知識基礎上再創(chuàng)造的過程。影響學生寫作能力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學生的語言基本功,詞匯量,語法功底,邏輯思維能力等。但是與學生寫作能力高低關系最為密切的還是學生的語篇能力。然而,傳統(tǒng)的英語寫作把重點放在糾正學生作文中的語法錯誤,用詞恰當與否,單詞拼寫是否正確上。
筆者在長期教授大學英語寫作課的實踐中發(fā)現(xiàn)英語寫作是大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一個薄弱的環(huán)節(jié),其中體現(xiàn)出來的主要問題有:①對寫作課不夠重視;②大量的語法和拼寫錯誤,其中包含句子成分的缺失,句子結構前后順序顛倒等;③內(nèi)容不夠充實,挖掘不夠深入;④語言表達欠準確,有大量的中國式英語和不符合英語表達習慣的句子;⑤文章前后不連貫,跳躍性思維,想到哪寫到哪。
一、大學英語寫作中銜接手段的錯誤運用
“銜接概念是一個語義概念,它指形成語篇的意義關系。當在語篇中某個成分的意義解釋需要依賴于對另一個成分的解釋時便出現(xiàn)了銜接。”在韓禮德和哈桑的《英語的銜接》一書中,共歸納了五種銜接類型,即指稱/照應、替代、省略、連接和詞匯銜接。
(一)照應
在語篇中,如果對于一個詞語的解釋不能從詞語本身獲得,而必須從該詞語所指的對象中尋求答案,這就產(chǎn)生了照應關系。在高職大學英語教學過程當中發(fā)現(xiàn)學生照應關系的錯誤使用情況較為普遍。例如:①Some are against this thinking. ②They believe that it is absurb. ③Numbers is nothing to do with luck. ④Number brings us luck is just a false opinion. ⑤Its just the opportunity that you are lucky that day and you often invoved the number……在這個例子當中,下劃線部分指出了人稱照應的錯誤使用。其中句②的“They”是第三人稱復數(shù),而到了句④卻變成了第一人稱復數(shù)“us”,在句⑤中又突然變?yōu)榈诙朔Q“you”。人稱的前后不一致使整段文章的意義模糊不清。這說明學生在寫作過程中不能正確按照英語規(guī)則來表達自己的思想,對前后人稱一致性的保持沒有一個明確的概念,導致了文章的不連貫。
(二)替代
替代指的是用替代形式去替代上下文所出現(xiàn)的某一成分。使用替代既是為了避免重復,也是為了連接上下文。韓禮德和哈桑將替代分為三種類型:名詞性替代,動詞性替代和小句性替代??捎米髅~性替代的詞主要有“one, ones, the same”等。動詞替代詞通常由動詞“do”的適當形式充當。小句性替代詞主要有“so, not”等。學生比較容易在這一手段運用中出現(xiàn)各種錯誤。例如:Some one has the same idea with him about the lucky number but the others dont agree with that.(例4)這個例子當中,學生是試圖用“some one”替代上文提到過“some westerners”,但是根據(jù)句子的意思,“some one” 應該改為“one”。這里出現(xiàn)的錯誤主要是替代不準確,意思模糊,胡亂運用do這個單詞。
(三)省略
省略指把語言結構中的某個成分省去不提,這個語言結構中未出現(xiàn)的詞語可以從語篇的其他小句或句子中回找,這里指的是句法上的省略,。省略是為了避免重復,使表達簡練、緊湊、清晰,突出主要信息,銜接上下文。韓禮德和哈桑將省略分為三種類型:名詞性省略,動詞性省略和從句性省略。以下是錯誤省略的典型例子。例如:In my opinion, if you believe( ), that it is, and the same of the( ) disagree這一句的模糊不清,令人費解。根據(jù)上下文,學生想表達的應該是對幸運數(shù)字能否帶來好運這一觀點“信之則有,不信則無”這一思想。但是他在“believe”后面做了錯誤的省略,使讀者不明白“相信”的是什么?!皌he same of the”后面也做了錯誤的省略,應該加上“people who is”。
(四)連接
連接成分本身并沒有銜接意義,而是通過它們特定的意義間接地具有銜接作用;它們首先并不是延伸至上文或下文的手段,而是在話語中表達了某些意義,預設了其他成分的存在。韓禮德和哈桑將連接分為四種類型 :增補關系,轉折關系,因果關系和時間關系。連接詞的數(shù)量繁多,功能復雜,其分類也可以從多種不同的角度去區(qū)分。學生想要正確使用全部的連接詞有很大的困難,因而有部分學生在寫作過程當中能不用連接詞就不用,漏用連詞現(xiàn)象十分普遍,文章顯得分散,沒有邏輯性;還有一部分學生喜歡使用連接詞,他們的目的是為了使文章條理清晰,但是由于沒有全面掌握連詞的正確用法,出現(xiàn)濫用連接詞的現(xiàn)象。以下是連接手段錯運用略的典型例子。
If you want to have good luck, you should practice yourself and work hard. You should try to seize the chance not waiting for the good number. 這個例子就是屬于漏用連接詞的現(xiàn)象,這兩個句子中間可以加上“and”或“also”等表示增補關系的單詞以增強句子間的聯(lián)系性,使邏輯關系明確,并且加強連貫性。
(五)詞匯銜接
詞匯銜接指通過詞的重復、同義、近義、反義、上下義、互補、整體與部分等關系,來使語篇語義連貫。韓禮德和哈桑將詞匯銜接分為復現(xiàn)關系和搭配關系兩大類。以下是詞匯銜接手段錯運用略的典型例子。例如:Number is not only number, there are other means for number. People like some numbers and dont like some other numbers. 這個例子屬于重復手段的錯誤使用。句子當中的“number”一詞重復了五次,使文章顯得羅嗦不堪。
二、對英語寫作教學的建議
(1)提高師生雙方對些寫作和寫作中語篇銜接和連貫手段重要性的認識,不僅是學生,老師也應該多學習相關的專業(yè)知識。
(2)提高英語基礎知識。對高職的學生來說,當務之急是把初中高中的基本語法掌握牢固,從最基本的語言點抓起,減少一些非常明顯和初級的語法錯誤。
(3)減少母語的干擾。要減少母語詞匯的干擾教師可以在講解詞匯時用英語釋義,幫助學生辨別一些容易混淆的同義詞在具體用法上的差別,并把詞匯教學放在不同的上下文中,幫助學生全面掌握詞匯的不同意義。同時,教會學生詞根、詞綴等構詞知識,一方面可以擴大詞匯量,另一方面也能夠培養(yǎng)他們英語表達時自覺進行詞形變化的習慣。
(4)增加英語寫作的實踐練習。要給學生足夠的時間進行寫作訓練,同時追求寫作練習的多樣化。
(5)教師重視寫作課的評改,改變傳統(tǒng)教學方式。教師要重視寫作課的評改。每次布置完學生作文后要認真批改,用各種不同的標志標出學生作文中的優(yōu)點和缺點及錯誤,方便學生及時修改。在寫評語時應多鼓勵學生,增強他們的信心,使他們逐漸喜歡上寫作。
當然,寫作不是簡單地生產(chǎn)文字語篇的過程,還涉及人的心理認知,是思維創(chuàng)造、思辨和交際的過程。因此,在學生學習銜接手段的同時還可以配合語篇框架推理論證等練習,以期寫出有思想,連貫性強,有創(chuàng)造性的英語作文。
參考文獻:
[1] Brown, G & Yule, G. Discourse Analysis [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 [2]Halliday, M.A.K. & Hasan,R. Cohesion in English [M]. London: Longman, 1976
[3]黃國文. 語篇分析概要[M] 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
[4]胡壯麟. 語篇的銜接與連貫[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4
[5]李長忠.語篇的銜接、連貫與大學英語寫作[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2(11)
[6]張德祿,劉汝山.語篇連貫與銜接理論的發(fā)展及應用[M]. 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