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其薇
國際旅游島建設視野下海南旅游文化發(fā)展新路徑
鄧其薇
(海南師范大學地理與旅游學院,海南???71158)
海南省是一個經濟大特區(qū),旅游產業(yè)是海南的主導產業(yè),旅游經濟在海南的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作為一個旅游大省,尤其是在建設國際旅游島還處于起步階段的今天,承繼和發(fā)展海南的旅游文化,意義是十分重大和深遠的。海南旅游文化的發(fā)展,應該在歷史積淀的基礎上,以個性化的旅游產品,促進旅游文化的發(fā)展;以獨特的文化資源,推進旅游文化的深化;以稀有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創(chuàng)新海南的旅游文化。
海南;旅游文化;國際旅游島
當今社會的全球化,使世界各國的社會、政治、經濟飛速發(fā)展。在大多數人滿足溫飽之余,人們對旅游的需求越來越高。在地球村的今天,人們穿越國界,穿越酷暑和嚴寒,只要有經濟條件的支持及許可,就可以任意到達想去的國家,欣賞各地的自然美景和人文風光,體驗人類多元化的文化與風俗習慣??梢赃@么說,旅游業(yè)作為第三產業(yè)的重要支柱之一,在人們的現實生活中、在各國的經濟生活中發(fā)揮著愈來愈重要的作用。
海南省是一個經濟大特區(qū),旅游產業(yè)一直是海南的主導產業(yè),旅游經濟在海南的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如2004年海南省旅游業(yè)的總收入達到了110.1億元,占到全省當年GDP的13.9%。對于只有二十多年省齡的海南來說,海南省政府很早就將旅游業(yè)作為新的經濟增長點,來推動和發(fā)展海南的經濟。我們來回顧一下,建省前后海南旅游經過了1978-1987年萌芽階段,創(chuàng)立了旅游管理機構和旅游經營企業(yè),初步開發(fā)了一些旅游景點,建立了如三亞的天涯海角、亞龍灣、鹿回頭等著名景點,確立了旅游業(yè)在海南作為一個產業(yè)的地位;1988-1997年起步階段,《海南省旅游發(fā)展規(guī)劃大綱》和《海南省旅游管理條例》陸續(xù)頒發(fā),一些檔次較高、吃住行游購樂各項設施配套成龍的旅游接待體系基本形成;這期間舉辦了一系列國際性和全國性的旅游活動,在國際旅游交易會上獲得“最有希望的新的旅游目的地”稱號,大大提高了海南旅游在國內外的知名度。[1]此后,海南旅游行業(yè)在旅游星級飯店、商務酒店、度假村、度假景區(qū)等硬件方面的建設不斷提升,在規(guī)范經營、制度管理上等軟件方面也不斷創(chuàng)新,保證了海南旅游業(yè)的健康發(fā)展。尤其是國家“十五”期間的旅游規(guī)劃,把海南省定位為中國旅游產品中唯一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熱帶海島度假休閑旅游地,更是將海南省發(fā)展經濟的導向轉向了旅游業(yè),在政策上加大了向旅游業(yè)傾斜的力度。
2008年,時任海南省省委書記的衛(wèi)留成明確提出:“要讓以旅游業(yè)為龍頭的現代服務業(yè)成為支撐海南長遠發(fā)展的支柱產業(yè)?!倍嗄陙?,旅游業(yè)在海南發(fā)展迅猛,據統(tǒng)計,2010年海南全省實現旅游收入257.63 億元。[2]可見,作為一個旅游大省,海南的旅游業(yè)不僅為海南的經濟建設和發(fā)展帶來了新的增長點,也為系統(tǒng)地推進和發(fā)展海南的旅游文化,創(chuàng)建了一個良好的氛圍,其意義是十分重大和深遠的。
海南的地理和氣候條件得天獨厚,熱帶海洋性氣候給海南帶來了良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這里有茂密的熱帶森林,遼闊的海疆,也有地熱溫泉、內陸河等,自然風光獨特優(yōu)美。
細數海南的人文地貌,從地質地貌上,有大自然恩賜給我們的火山口、紅樹林、五指山、七仙嶺、尖峰嶺、霸王嶺、東山嶺、吊羅山、熱帶雨林谷、大小洞天、天涯海角、大東海、亞龍灣、南灣猴島等。從歷史文物看,有歷代遺留下來的古跡與建筑:五公祠、海瑞墓、東坡書院、秀英炮臺,以及海口街上的騎樓、鐘樓等。從新建的宗教勝地與紅色旅游精品看,有著名的南山寺旅游區(qū)、文筆峰玉蟾宮,以及紅色娘子軍紀念園和瓊崖縱隊景區(qū)——定安縣的母瑞山革命根據地紀念園、五指山革命根據地紀念園等。從節(jié)慶與民俗看,有海南島歡樂節(jié)、黎族的“三月三”、儋州的“調聲節(jié)”、還有各地的軍坡節(jié),以及體現黎苗族人民生活與風俗的黎村苗寨等。從特色會展與休閑旅游看,有世界聞名的瓊海博鰲亞洲論壇會址,以及眾多綠茵茵的高爾夫球場、海上休閑運動的游艇碼頭、體育訓練基地、自駕車游等等……
陽光、沙灘、海浪、椰林,這就是我們的海南。它既有堪比巴厘島的熱帶風情,又有不亞于夏威夷的優(yōu)美沙灘,還有黎苗族獨特的民俗,甚至被聯合國封為最佳人居環(huán)境的宜居之地。海南集文化島、生態(tài)島、陽光島、健康島于一身,其優(yōu)勢是我國其他區(qū)域所無法比擬的。海南天然的條件,獨特的民俗風情,十分適合旅游業(yè)的發(fā)展,海南省可以充分地利用這些天然的優(yōu)勢,大力塑造海南的旅游品牌,將海南打造成世界著名的國際性熱帶海島度假休閑旅游地。而這也為海南旅游文化的推廣和發(fā)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海南建設國際旅游島,依托的就是旅游業(yè)。而旅游活動涉及了自然人文的方方面面,作為一項文化性很強的人類活動,無論從經濟學的觀點還是從文化學的觀點來看,旅游的消費過程既是一種顯性的物質消費過程,也是一種隱性的文化消費過程。當人們的物質需求得到改善且生活越來越富裕后,對精神生活的追求也就越來越高。胡錦濤同志曾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強調:“當今時代,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主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豐富精神文化生活越來越成為我國人民的熱切愿望。”[3]因此,打造和催生海南獨具特色的、個性化的文化旅游產品,不僅是民眾對創(chuàng)建新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狀態(tài)的訴求,也是海南旅游文化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需要。
近十幾年來,海南緊緊把握住國家數次給予海南發(fā)展國際旅游的優(yōu)惠政策,無論是對內還是對外,都盡力用好政策,用盡政策,打造陽光海島,魅力海南。
在國內方面,海南充分利用不可替代的熱帶島嶼的優(yōu)勢,打出度假旅游、生態(tài)旅游、健康旅游的品牌,開發(fā)不同的精品線路,以吸引大陸的游客。同時與海南豐富的文化資源相結合,開發(fā)出海南少數民族風俗風情游,如黎村苗寨文化欣賞、冼夫人節(jié)以及海南歡樂節(jié)等;尤其是近幾年,海南旅游文化的發(fā)展更是與時俱進,與現代時尚休閑文化和演藝文化、體育休閑等相結合,如“印象海南”、世界小姐總決賽、亞洲職業(yè)高爾夫球公開賽、新絲路中國模特大賽、環(huán)海南島國際公路自行車賽、環(huán)海南島國際大帆船賽等等與旅游相關的活動和賽事,都體現了海南旅游與旅游文化發(fā)展的強勁勢頭。
同時,海南在原有的旅游項目基礎上利用國家的政策扶持,開發(fā)了一些國際化的旅游項目。如對21個國家旅游團實行的入境免簽政策、對臺灣同胞的特別簽證政策、航權開放政策、免稅商店等,真正實現了海南旅游的對外開放和與國際接軌。又如21世紀初打造的且目前已不斷完善的博鰲亞洲論壇年會的永久性會址,成功地樹立了海南“國際商務會展旅游地”的新形象。而??诤腿齺喛诎兜拈_放,更加促進了海南游輪經濟的發(fā)展……這些對外開放的大舉措,不僅讓世界了解了海南,也給海南的旅游業(yè)注入了新的活力。
2010年國家把建設海南國際旅游島提到了國家建設發(fā)展的戰(zhàn)略高度,這是海南經濟建設與發(fā)展的新的契機,也是提升和發(fā)展海南旅游業(yè)以及旅游文化的新的切入點。旅游是一項涉及了人類很多活動的項目,包括自然的,人文的,宗教的,民俗的,體育的,經濟的方方面面;它的多元性也催生了旅游文化的多元化。劉荊洪教授在他的《海南旅游文化》里認為:旅游文化以一般文化內在的價值因素為依據,以旅游者要素為依托,是根基于旅游又作用于旅游的特殊文化形態(tài),也是旅游活動中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結晶。[4]可見,旅游與文化是緊密聯系的,而且是相輔相成的。人們在旅游中獲得的,不只是感官的愉悅,山水風光的觀賞,民俗民風的體驗,更多的還是知識經驗的增長,眼界胸懷的開闊,以及文明的熏陶。
海南旅游文化是多方面的,它既傳承了海南文化的傳統(tǒng),又具有了鮮明的時代特點,而它的與眾不同的島嶼文化特色更是造就了海南旅游文化的特殊因子。憑借海南的區(qū)域優(yōu)勢,以及原有的旅游硬件與軟件的基礎,在參照和學習各國與地區(qū)的旅游文化經驗的基礎上,大力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海南的旅游文化,成為我們旅游業(yè)發(fā)展的新課題和新機遇。
我們認為,國際旅游島建設背景下的海南旅游文化的發(fā)展與更新,主要可進行以下幾方面的嘗試。
海南在祖國的最南端,有著良好的海島生態(tài)環(huán)境、豐富的人文環(huán)境和宜人的氣候條件,終年吸引了國內外的大批游客。除了近二十年來已經開發(fā)的景區(qū)和線路外(如蜚聲中外的南山文化旅游區(qū)、博鰲亞洲論壇會址),現在海南又陸續(xù)重點開發(fā)和在建一批達到國際水準的旅游精品,如:三亞國際濱海旅游城、??谛峦鉃┞糜味燃賲^(qū)、西沙群島海洋旅游區(qū)等重點景點。這些新景區(qū)的落成,將極大地提升海南旅游品牌的價值,也將健康、生態(tài)的文化理念更深入地植入到了游客的心中。這不僅有助于國內外旅游市場的拓寬,推動了海南旅游企業(yè)的發(fā)展,也擴大了對外交往的渠道。
另一方面,2004年始實施的“海南島旅游品牌聯盟”(包括“海南島品牌風景區(qū)”、“海南島品牌度假酒店”、“海南島品牌商務會議酒店”、“海南島旅游品牌”、“海南島品牌旅行社”等),[5]向世人展示了海南旅游的全面風采,并在中國國際旅交會、北京國際旅游博覽會、東亞國際旅游博覽會等會上,受到高度的關注,被評價為中國旅游業(yè)轉型增效的創(chuàng)新模式。這對海南旅游文化的發(fā)展無疑有很大的促進作用。正如《海南日報》所評論的:“航權開放、入境免簽、免稅商店、高爾夫休閑旅游、即開型彩票、游艇經濟等等,一項項優(yōu)惠政策與新的旅游亮點,其影響力必將涵蓋海南旅游的方方面面?!保?]
海南是多民族聚集地,本土的居民除漢族外,還有大量的黎族同胞,他們是海南島最早的居民。海南的黎族人口占據了海南總人口的1/7,分布在海南的三亞、東方、白沙、瓊中、保亭等9個市縣。他們獨特的民風民俗在長久的歷史積淀中,形成了自己的風格。
我們生活中常常所見到的編織美麗的黎族裙裝,所品嘗的三色飯、竹筒飯、山蘭米酒,還有各種娛樂活動中所跳的節(jié)奏感強的竹竿舞等等,都源自傳統(tǒng)的黎族文化。我們可以學習臺灣島的經驗,他們在推廣高山族文化旅游方面為我們做出了很好的榜樣。借此,我們可以打造更深層次的黎族旅游文化,讓游客了解其能歌善舞文化的內涵,在大山的深處體驗其淳厚古樸的民風民情,開發(fā)吃、住、行一條龍的旅游服務。在海南旅游文化的創(chuàng)新方面,2011年8月29日海南文昌舉辦的“首屆海南鄉(xiāng)村旅游文化節(jié)”,也讓我們看到了旅游文化開發(fā)的一條新的路徑。文昌的旅游文化節(jié)活動,依托的是紅樹林濕地以及海洋資源,開通了總長54公里的八門灣綠道,打造鄉(xiāng)村旅游新景觀,促進海南旅游業(yè)多層次發(fā)展。所以,這些以展示民俗民風為主的旅游活動,注入的是反璞歸真、崇尚簡約的文化理念,它們填補了現代人的空虛和浮躁,使人能夠腳踏實地、平和地生活。
另外,還有海南的瓊劇、儋州調聲、保亭黎族八音等,都具有濃重的海南本土文化的元素,而蘇東坡、海瑞等文化名人等更是沉淀了海南歷史文化中的精華,將這些融進海南旅游景區(qū)的活動中,更增添文化的色彩和氛圍。
原生態(tài)一詞,一直倍受各界賞識。如舞蹈界楊麗萍的孔雀舞和她2003年的展現云南民族文化的原生態(tài)歌舞集《云南映象》,均獲得各界的追捧和好評??梢姡诘教幈婚_發(fā)而導致生態(tài)失衡的今天,尤其是被高樓大廈的城市包圍的人們,是多么地渴望生命中僅有的幾次生態(tài)之旅。而僅有二十多年開發(fā)歷史的一個新興的海南,正迎合了當今社會的人們潮流生活的需要。實際上,生態(tài)旅游的迅猛發(fā)展,正是體現了現代人類的生態(tài)價值觀。
海南有許多已經開發(fā)和尚未開發(fā)的旅游資源,如五指山國家森林公園,東寨港紅樹林自然保護區(qū),興隆熱帶植物園,熱作兩院植物園,大小洞天,三亞蜈支洲島,三亞西島,陵水南灣猴島,尖峰嶺國家森林公園,霸王嶺國家森林公園,七仙嶺溫泉度假區(qū),??谑交鹕饺旱刭|公園,呀諾達雨林文化旅游區(qū)等等,這些生態(tài)還未遭到破壞的景觀區(qū)以其原生態(tài)的姿態(tài),等待著人們去撩開它們神秘的面紗,讓人們徹頭徹尾地體驗到人與世界的和諧,人與自然的和諧,更增強對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理念的認識。
若把海南豐富的海洋資源、熱帶動植物資源、大量的原始森林等稀缺資源納入海南的生態(tài)旅游文化中,并將這種生態(tài)旅游文化加以推廣,會進一步創(chuàng)新海南的旅游文化,就可以把海南的旅游提升到更高的一個階段,同時也可以步入到一個更高的人-自然-社會的和諧境界。
[1]陳耀.建設生態(tài)省和海南旅游的新突破[EB/OL].http://www.tour.org.cn/htm/xs/2005-4/2005-04-11-10211.htm.
[2]中國行業(yè)研究網.2010 年海南旅游收入點評[EB/OL].http://www.chinairn.com/doc/70310/675289/2011 -02 -11.html.
[3]胡錦濤.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7 -10/24/content_6939223.htm.
[4]劉荊洪.海南旅游文化[M].???海南出版公司,2005.
[5]王健生.海南旅游進入品牌競爭時代[EB/OL].http://www.tour.org.cn/htm/xs/2005-4/2005-04-05-10180.htm.
[6]鄧宇.定位于世界一流的旅游勝地 北緯18度的海南華麗蛻變[EB/OL].http://news.hainan.net/2010-12-6 14:08:00來源:南海網-《海南日報》.
A New Approach to Developing Hainan’s Tourism Culture in the Context of International Tourism Island Construction
DENG Qi-wei
(School of Geography and Tourism,Hainan Normal University,Haikou 571158,China)
In Hainan,a large special economic zone,tourism industry is a leading industry in that tourism economy has taken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national economy of Hainan.As a key province of tourism,esp.at a time when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rnational tourism island is still in its initial phase,it is of extremely important and far-reaching significance to carry forward and develop tourism culture of Hainan.The development of Hainan’s tourism culture should,based on the historical accumulation,be conducted as follows:the promotion of tourism culture development through individualized travel products,the furthering of tourism culture by means of its unique cultural resources,and the innovation of Hainan’s tourism culture by virtue of its rare eco-environment.
Hainan;tourism culture;international tourism island
G122
A
1674-5310(2012)-01-0100-04
2011-09-16
鄧其薇(1989-),女,湖北武漢人,海南師范大學地理與旅游學院旅游管理專業(yè)學生,研究方向:海南旅游文化與旅游管理。
(責任編輯:田 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