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偉,楊全德,譚 揚
(江蘇省灌云縣人民醫(yī)院普外科,江蘇灌云,222200)
上消化道出血是普外科常見的危急癥,病情兇險,多繼發(fā)失血性休克、多器官衰竭等并發(fā)癥,病死率高達12%[1]。藥物治療是上消化道出血的首選方法,臨床上常用的藥物:酚磺乙胺、氨甲環(huán)酸、血凝酶、去甲腎上腺素、血管加壓素、垂體后葉素等,但有效率不高,且毒副作用大,特別是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為使用禁忌[2]。近年來報道質子泵抑制劑(PPI)聯(lián)合生長抑素能有效治療上消化道出血,且已成功應用于臨床。生長抑素能選擇性收縮內臟血管,有效降低門脈高壓[3]。作者采用泮托拉唑聯(lián)合生長抑素靜滴治療上消化出血30例,獲得滿意的臨床療效,現報告如下。
本院2008年5月~2011年11月收治的42例上消化出血的患者,隨機分為2組,治療組(A組)30例,采用泮托拉唑聯(lián)合生長抑素靜滴治療。對照組(B組)12例,采用泮托拉唑及常規(guī)止血方法。42例中男30例,女12例,年齡26~80歲,平均48.5歲。就診時間2h~3 d,平均時間8 h。有明確病史者35例,其中消化性潰瘍伴出血16例,肝硬化、門脈高壓15例,胃癌出血2例,出血性胃炎3例,無明確的相關病史7例。有11例患者經胃鏡檢查出血原因及部位。42例患者中,除原發(fā)病的臨床表現外,20例患者有嘔血伴暗紅色血便,19例患者僅有嘔血表現,3例僅有血便。其中有39例患者出現短期血壓下降、脈搏增快、Hb下降等失血性休克表現。按隨機化原則將42例患者分為治療組(A組)30例,對照組(B組) 12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程、出血量、Hb水平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兩組患者均采取絕對臥床、禁食、常規(guī)留置胃管,定時檢測血壓、脈搏、呼吸及末梢血氧飽和度,急查血紅蛋白、紅細胞、紅細胞壓積、凝血功能及生化指標等,積極抗休克、補充血容量。A組:泮托拉唑40 mg+100 mL生理鹽水中靜滴,2次/ d,出血控制后1次/d,同時3 mg生長抑素+250 mL 5%葡萄糖以0.25 mg/h靜脈持續(xù)泵入給藥。B組:用泮托拉唑40 mg+100 mL生理鹽水中靜滴,2次/d,出血控制后1次/d,排除禁忌證后,加用血凝酶、垂體后葉素、氨甲環(huán)酸、凝血酶原等部分藥物及去甲腎上腺素冰鹽水胃管注入局部治療。用藥期間同時監(jiān)測生命體征、血常規(guī)和肝腎功能等,觀察臨床效果和不良反應的發(fā)生情況。
顯效:用藥24~48 h,臨床癥狀明顯好轉,嘔血、便血停止,血壓90/60 mmHg以上(1 mmHg =0.133 kPa)、心率60~100次/min,胃管抽吸液清亮無血跡,血紅蛋白、紅細胞及紅細胞壓積均明顯好轉。有效:用藥24~48 h,患者臨床癥狀好轉,胃管抽吸液無血跡或呈淺洗肉水樣,血紅蛋白、紅細胞及紅細胞壓積無進行性下降。無效:用藥72h后患者臨床癥狀無改善,血壓、脈搏及血氧飽和度不穩(wěn)定,仍有嘔血、血便,胃管抽吸液仍有鮮紅或暗紅色液體,血紅蛋白、紅細胞及紅細胞壓積進行性下降,需考慮手術治療。
治療組(A組)30例中,顯效20例,有效9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96.7%;對照組(B組)12例中,顯效3例,有效5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66.7%。2組顯效率、總有效率差異均有顯著性(P<0.05)。
治療組止血時間為(24±11)h,平均住院時間(6.82±4.06)d,對照組則分別為(36±16)h、(10.88±4.96)d,2組差異均有顯著性(P< 0.05)。臨床未發(fā)現不良反應。其中A組1例無效,急診行脾切除術加賁門周圍血管離斷術,治愈出院,B組4例無效,2例行胃大部切除術、1例行賁門周圍血管離斷術均獲得滿意止血效果,1例因急性心、腎衰竭死亡。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十二指腸曲氏韌帶以上的消化道出血,包括食道、胃、十二指腸、膽道,胰腺以及胃空腸吻合術后吻合口潰瘍的出血。年發(fā)病率為50~150/(10萬),病死率為6%~12%。其特征性表現為嘔血和或黑便,往往伴有失血性周圍循環(huán)衰竭?;颊邆€體,具有出血速度快、失血量大的特點,病情兇險,如不及時搶救病死率高,臨床上最多見的病因是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消化性潰瘍、應激性潰瘍和胃癌。一般治療以抑酸治療H2受體拮抗劑和質子泵抑制劑,局部止血治療,止血藥止血及在排除禁忌證情況下應用垂體后葉素治療。目前還有內鏡下止血、放射介入,手術治療等治療方式,但受到醫(yī)療條件、技術水平、患者個體差異等因素的限制。藥物等非手術治療仍是其基本的治療措施。
近年來生長抑素在上消化道出血治療中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生長抑素代表藥物為八肽、十四肽生長抑素,其治療上消化道出血的機制:能抑制胃腸內分泌系統(tǒng)肽類的分泌及抑制生長激素的釋放,能降低門脈高壓[4];作用于血管平滑肌,通過收縮內臟血管減少內臟血流;能有效抑制胃蛋白酶、胰高血糖索等的釋放,有利于抑制胃酸分泌、胃腸道黏膜循環(huán)的改善及黏膜修復,同時尚有促進血小板聚集和血塊收縮功能,有利于永久性止血。生長抑素止血作用有效減少了輸血的需要,從而減少輸血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在臨床觀察中證實應用生長抑素治療上消化道出血對患者腎血流量無明顯影響。
[1] Kessler K M.Managing patientswith nonvariceal upper gas2 trointestinal bleeding[J].Ann Intern Med,2004,141(1): 79.
[2] Blocksom J M,Tokiokas,Sugawac.Current therapy for up2 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J].Surg Endosc,2004,18(2): 186.
[3] 方 喜,陳漢然,吳俊偉,等.生長抑素聯(lián)合白芨粉治療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臨床療效[J].廣東醫(yī)學,2006,27 (11):1740.
[4] 陳金聯(lián),吳 云.生長抑素降低門脈高壓的機制[J].新消化病學雜志,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