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冬天,在那個飄著雪花的周末,我和王安濮、柳文生兩位好友悵然地走在雪地上,六行歪歪的腳印只是書寫了“迷惘”兩個大字,我們不知道路在何方。面對教育中的虛假和功利,我們也都曾有過孤獨、苦悶、彷徨和職業(yè)倦怠,盡管內(nèi)心深處仍在做痛苦的理想化掙扎。
“我們能不能搞一個類似協(xié)助組的工作室,用深度的反思走出實踐的困頓?”
在街邊那個昏暗的小酒館,文生的這個提議,讓我們?nèi)齻€沖動的年輕人擁抱在一起,于是我們的團隊在那個風雪之夜誕生了。醉意蒙朧中,文生給這個非正式的小團隊起了一個有點豪情的名字:“三劍客工作室”。我們約定,三人聯(lián)手闖世界,互相溫暖,互相激勵,用腳走路,用腦思考,用團隊的力量促進每一個人的成長,用熱情和生命去開辟屬于我們的教育綠洲。
歲月可以使人平凡,卻不能使志者平庸。劉心武說得好:“與其討好別人,不如武裝自己;與其逃避現(xiàn)實,不如笑對人生;與其聽風聽雨,不如昂首出擊?!蔽覀?nèi)穗m然來自普通中學,但心中堅守一份教育的理想,相信團隊的力量。我們堅信:只要努力,再平凡的崗位也能干出卓越的成績來。
“三劍客工作室”最初的網(wǎng)上活動陣地是朱永新教授主辦的“教育在線論壇”,一是因為那里聚集了許多教育界的知名教授、專家、校長、教師及媒體工作者;二是因為我是那里的教師隨筆分論壇的版主。與網(wǎng)友的交流,讓我們?nèi)痪字芴隽耸`自己視野和思想的深井,我們平靜如死水的教育生活好像一下子被鼠標激活了!
沒想到的是,“三劍客”在網(wǎng)絡上一開始就贏得了眾多同行的支持,我們在教育在線建立的主題帖格外火爆,在不長的時間內(nèi)點擊率就達到兩萬多點。事實上,網(wǎng)絡點燃了我們的激情,也更堅定了我們既定的發(fā)展方向。在虛擬的網(wǎng)絡世界里,我們學會交流、學會反思,也實現(xiàn)了專業(yè)成長并運用于教學實踐中的理想。
我們經(jīng)過多次研討論證,根據(jù)自己的特長和實際情況,分別以“綠色教研”“專業(yè)寫作”“詩意課堂”作為各自研究的主攻方向,采取相互間聽評課、專題研討、網(wǎng)上沙龍等多種方式,努力追求“有溫度、有廣度、有高度、有深度”的課堂,我們?nèi)藦哪菚r起,開始走一條互助又自立的教研之路。在很多觀點和問題上,在保持精神獨立的前提下,我們也慢慢達成了共識,比如:我們都認為,“語言的透析、文學的熏陶、文化的燭照、思想的啟蒙,是語文課不能缺失的四種品格”。
2006年,在我們單位領(lǐng)導的支持下,我們帶領(lǐng)一批老師率先在全省開設(shè)第一個教師專業(yè)成長博客圈——“明師工作室”,省內(nèi)外很多老師也參與其中。另外,安陽市教研室的領(lǐng)導先后多次安排我們?nèi)嗽诓煌膱龊线M行經(jīng)驗介紹。2006年9月,安陽市教研員蔣新海老師安排我為全市語文教師做專業(yè)成長報告,激發(fā)了一大批教師的專業(yè)成長夢想。
記者張廣現(xiàn)專訪我們?nèi)酥髮懙溃骸皬陌⒊5饺齽停俚矫鲙煿ぷ魇?、洹語在線,安陽500多名中學教師集體開博的背后不僅是精英教師的增加,更是一種集體意識的覺醒和教育精神與責任的成長?!?/p>
我們?nèi)硕枷M约耗艹砷L為中國基礎(chǔ)教育的大樹,遠看,是一道美麗的風景;走近,能給人一片綠蔭,即使倒下來也是棟梁之材。
回想起那些跋涉的日子,有無語凝噎的痛楚,有縱意江山的快活,更有刀光劍影的爭論,更多的是默默的相互扶持,就這一樣路走來,還要一路走下去。面對榮譽和光環(huán),我們?nèi)硕际智逍选N覀冏叩揭黄鹗茄芯拷逃?,而做學問是要耐得住寂寞的,因而,低調(diào)成為我們共同的處世原則。至于我們這個草根團隊能走多遠,不得而知,但我堅信,只要一直走下去,一定會見到那夢中的教育橄欖樹。
一位哲人說:“只有偏執(zhí)狂,才能生存?!蔽蚁胝f:人生能有幾回瘋!要成功,先發(fā)瘋,認準目標往前沖。眾人一起瘋,事業(yè)必成功!
(作者單位:河南安陽市曙光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