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金梅
(河北省遷安市婦幼保健院產科,河北 遷安 064400)
前置胎盤是妊娠晚期嚴重的并發(fā)癥之一,處理不當可危及母嬰生命安全。在臨床護理工作中,必須掌握前置胎盤可能導致的危險因素及護理方法,從而最大限度保護患者順利分娩。
1.1 臨床表現 以妊娠28周后或臨產時,發(fā)生無誘因的、無痛性、反復陰道流血為主要癥狀。完全性前置胎盤(或稱中央行前置胎盤,宮頸內口全部被胎盤組織覆蓋)的初次出血一般發(fā)生于妊娠28周左右,出血量較多,且次數頻繁,甚至可因大量出血導致患者休克。邊緣性前置胎盤(胎盤組織邊緣附著于子宮下段甚至達宮頸內口,但不超越宮頸內口)的初次出血常發(fā)生于妊娠37~40周或分娩后,出血量較少。部分性前置胎盤(宮頸內口的一部分被胎盤組織覆蓋)初次出血時間及出血量介于前二者之間,患者可出現貧血,嚴重者導致胎兒缺氧,宮內窘迫甚至死亡。
1.2 一般護理 囑患者絕對臥床休息,減少活動性出血,同時加強營養(yǎng),糾正貧血;全程陪同患者進行各種必要的輔助檢查及治療;提供安靜、舒適的住院環(huán)境,保證患者獲得良好的休息,保持充沛的體力。
2.1 胎兒受傷 原因為反復出血導致患者貧血及胎盤血液灌注減少,胎兒血氧供應減少。對策:①絕對臥床休息并強調左側臥位的重要性。②予每次30 min,每日3次間斷吸氧,以保證胎兒血氧供應。③指導患者自測胎動,計算方法:每日3次每次1 h的胎動總數×4=12 h胎動數,正常時應≥10次,如有異常應及時向醫(yī)生報告。④進行胎心監(jiān)護,持續(xù)監(jiān)測胎心率的動態(tài)變化,以及早發(fā)現胎兒異常。⑤遵醫(yī)囑使用促進胎兒肺成熟藥、宮縮抑制劑,必要時輸血以糾正貧血。⑥使用B超、胎盤功能測定、胎兒肺成熟度測定等方法整體評估胎兒情況。⑦指導患者進食高蛋白質、高熱量、高維生素及富含鐵、葉酸和粗纖維食物,改善貧血并防止便秘。
2.2 患者大出血 與前置胎盤位置有關。對策:①絕對臥床休息,監(jiān)測血壓、脈搏、呼吸、體溫等生命體征的變化并詳細記錄。②密切觀察陰道出血的量、顏色、性狀及氣味,準確評估失血量,計算使用棉墊數量并準確稱質量。③予每日3次每次30 min的間斷吸氧,并囑患者左側臥位。④密切觀察有無出血性休克的征兆,如脈搏加快并減弱,血壓下降、皮膚濕冷、面色蒼白、煩躁等,定時評估患者意識狀態(tài)。⑤遵醫(yī)囑予靜脈滴注高營養(yǎng)液體,必要時輸血。⑥準確記錄出入量,維持尿量>30 mL/h,如有異常及時通知醫(yī)生。
2.3 感染 原因為反復出血導致貧血,機體抵抗能力下降及胎盤剝脫組織面接近子宮頸外口,細菌容易從陰道上行侵入有關。對策:①保持病室空氣流通,每日進行2次紫外線空氣消毒。②監(jiān)測生命體征,及時發(fā)現病情變化。③保持會陰部清潔,每次大小便后沖洗會陰,每日使用低濃度絡合碘擦洗消毒2次,囑患者使用消毒衛(wèi)生巾,勤換內衣褲。④密切觀察陰道出血情況,包括分娩前、分娩后,并且準確記錄。⑤按時檢測血常規(guī)中血紅蛋白值和白細胞計數。⑥指導患者進食高蛋白質、高營養(yǎng)的飲食,保證充足的休息和睡眠,增強機體抵抗力。⑦產褥期應鼓勵產婦適當運動,參與嬰兒護理,盡早母乳喂養(yǎng),以促進子宮收縮和復舊。⑧遵醫(yī)囑使用抗生素預防感染。⑨告知患者出院后如出現體溫升高、陰道流血、腹痛等癥狀及時就診。
3.1 制訂健康教育方案 ①根據患者及家屬文化水平、學習及接受能力和影響學習的因素等制訂適合的健康教育方案。②根據患者個體情況耐心講解前置胎盤的相關知識及潛在危險因素,重點是教會患者掌握自我監(jiān)護的技巧,如自測胎動、觀察出血情況及自我護理方法和技巧。③詳細講解對癥護理的理由及必要性,鼓勵患者積極參與配合,以示范和指導練習的方式講解正確方法和分娩前后可能出現的情況及應對方法。④根據患者接受能力及喜歡的學習方式提供相關知識的學習資料,如以文字為主或以圖片為主,包括分娩前后注意事項、母乳喂養(yǎng)指導、早產兒的護理等,如有條件可播放有關錄像資料以增強學習效果。⑤及時評估患者及家屬掌握情況,必要時重復講解。
3.2 情志指導 詳細解釋執(zhí)行的各項醫(yī)囑及護理措施,說明意義并鼓勵患者積極參與,為患者提供主動學習和提問的時間和機會,及時與家屬溝通,共同鼓勵患者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允許并理解患者以哭泣表達憂慮、恐懼的不良情緒,針對患者情緒進行開導和鼓勵,令患者獲得心理支持和安慰,保持心情愉快,以積極的態(tài)度面對現實。
3.3 生活起居指導 ①完全性前置胎盤和部分性前置胎盤患者一經確診需絕對臥床休息,邊緣性前置胎盤未出現臨床癥狀時可進行如短時間散步等適當活動,基本生活可自理。②加強營養(yǎng),糾正貧血,防止便秘,必要時使用通便劑。③注意會陰部護理,尤其陰道出血期間要嚴格防止逆行感染。④絕對禁止性生活,避免其他物理因素刺激如碰撞等。⑤保持心情愉快,避免精神緊張,積極配合治療。
3.4 飲食指導 指導患者分娩前后均需加強營養(yǎng),進食富含蛋白質和營養(yǎng)食物如雞肉、魚、蛋、奶、瘦肉、動物內臟等,同時注意補充新鮮水果、蔬菜、谷類等防止便秘,進食多湯汁類飲食促進分泌乳汁,注意補充鐵、鈣、各類維生素等,防止及糾正缺鐵性貧血。避免進食辛辣炙煿等刺激性食物及飲酒、吸煙。
3.5 預防指導 加強妊娠期保健工作,積極預防妊娠并發(fā)癥的發(fā)生;進行產后健康宣教,尤其注意護理會陰部預防產褥期感染;宣傳計劃生育,防止多產,避免多次人工流產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宮內感染;分娩后及時常規(guī)門診復查。
總之,前置胎盤處理原則是抑制宮縮,制止出血,糾正貧血,預防感染及延長孕周,促胎兒成熟,即采取積極的期待療法。期待療法的原則是在確保母嬰安全的前提下,延長孕齡,保護胎兒生存,降低圍生兒病死率[1]。如果患者反復大量出血導致嚴重貧血甚至休克,或出血量不多但胎齡達到36周后胎兒成熟度檢查提示胎兒肺成熟,應采用剖宮產術或陰道分娩(僅適用于邊緣性前置胎盤,枕先露、陰道出血量小及預計短時間內能結束分娩的患者)終止妊娠。
[1]張惜陰.實用婦產科學[M].2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4:213-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