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曉婕 惠春艷 張 宏
(陜西省西安市中醫(yī)醫(yī)院眼科,陜西 西安 710001)
2009-06—2010-02,我們在運用西藥控制血糖的同時,予糖網(wǎng)方加減治療糖尿病視網(wǎng)膜病變(diabetic retinopathy,DR)27 例,結(jié)果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27例均為我院內(nèi)分泌科、眼科患者,門診19例,住院8例,均雙眼發(fā)病,男16例,女11例;年齡44~65歲;糖尿病病程<10年18例,10~20年9例,平均(9.5±3.2)年;眼底病診斷分期[1]:Ⅰ期 8 例,Ⅱ期5眼,Ⅲ期11例,Ⅳ期2例,Ⅴ期1例。
1.2 診斷標準 參照1998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提出的糖尿病(DM)診斷標準[2]和1985年中華眼科學會眼底病學組制訂的DR診斷標準確診[1]。
1.3 治療方法 西藥控制血糖的同時以糖網(wǎng)方為基本方隨癥加減。基本方:熟地黃10 g,山藥10 g,山茱萸10 g,澤瀉10 g,茯苓10 g,牡丹皮 10 g,墨旱蓮10 g,大薊 10 g,小薊10 g,三七粉(沖服)3 g,石斛10 g,決明子10 g,密蒙花10 g,菊花10 g,茺蔚子10 g,槐花炭10 g,地龍 6 g??诟?,心悸氣短,頭暈,胸悶加太子參20 g、麥門冬15 g;腰膝痠軟、脈細弱加黨參15 g、黃芪15 g、白術(shù)15 g;出血已久且不吸收加赤芍藥10 g、牛膝10 g、紅花10 g;口干舌燥、多飲加黃柏20 g、知母15 g;出血已久機化加海藻15 g、昆布15 g。每日1劑,水煎取汁300 mL,分早、晚2次服。3周為1個療程,3個療程后統(tǒng)計療效。
1.4 療效標準 顯效:癥狀明顯好轉(zhuǎn),視力增加4行以上,眼底病變(微血管瘤、出血、滲出、黃斑部和視網(wǎng)膜水腫)4項中有3項以上減輕;有效:癥狀減輕,視力增加2行以上,眼底病變有1項以上減輕;無效:治療后視力增加少于2行或反而下降,眼底病變無變化或反而加重[2]。
本組27例(54眼),顯效14眼(25.93%),有效32眼(59.26%),無效8 眼(14.81%),總有效率85.19%。
DR的發(fā)生是由于糖尿病患者在高血糖的條件下正常糖酵解過程受阻,葡萄糖不能經(jīng)正常途徑分解,激活山梨醇通路,使毛細血管周細胞內(nèi)山梨醇積聚,導致視網(wǎng)膜微動脈瘤、出血及滲出等一系列病變形成。糖尿病屬中醫(yī)學消渴范疇,病機多為陰虛燥熱。DR屬中醫(yī)學視瞻昏渺、暴盲范疇,其基本病機是陰津虧耗,燥熱內(nèi)盛,兩者互為因果,燥熱灼傷目中血絡,表現(xiàn)為視網(wǎng)膜血管的一系列改變,血瘀是消渴目疾的主要病機,從而發(fā)生微血管瘤、出血等一系列改變。
六味地黃丸乃滋陰補腎良方,用藥特點是“三補三瀉”,即取熟地黃滋補腎陰、山茱萸滋腎益肝、山藥滋腎補脾,共成脾、肝、腎三陰并補,澤瀉泄腎降濁、牡丹皮瀉肝火、茯苓健脾滲濕,三瀉消膩[3]。糖網(wǎng)方以六味地黃湯為根本,體現(xiàn)了中醫(yī)學“治病求本”的原則。同時方中三七粉化瘀止血,止血而不留瘀;大薊、小薊清血熱,消腫毒,破血行瘀;密蒙花配菊花清肝熱,養(yǎng)肝陰,退翳明目;決明子、茺蔚子清肝明目;槐花炭止血化瘀,使瘀血祛、新血生、氣機暢,化瘀生新;石斛養(yǎng)陰潤燥,生津止渴;地龍活血化瘀。諸藥合用,活血行氣,瘀去新生,補益氣陰,邪濁得清,絡道通暢,則目明能視?,F(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六味地黃湯可明顯降低糖尿病模型動物高血糖水平,增加糖尿病模型動物血漿脂聯(lián)素水平,改善其胰島素抵抗[4];三七總皂甙能選擇性地擴張血管平滑肌,促進細胞氧代謝,增強其對缺血、缺氧的耐受性,還能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黏度[4];決明子對脂代謝紊亂有較好的調(diào)節(jié)作用[4]。
臨床觀察顯示,糖網(wǎng)方能降血糖、血脂,擴張血管,改善微循環(huán),提高組織局部營養(yǎng),促進滲出淤血吸收,提高視力,是治療DR的有效方劑。
[1]第二屆全國眼科學術(shù)會議.糖尿病視網(wǎng)膜病變分期標準[J].中華眼科雜志,1985,1(1):42.
[2]錢榮立.糖尿病臨床指南[M].北京:北京大學醫(yī)學出版社,2000:8.
[3]王曉華.六味地黃丸分組治療30例糖尿病臨床觀察[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0,4(1):117.
[4]張永祥.中藥藥理學新論[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4:105-106,167-169,232-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