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稻葵:從歷史角度觀察,成功的大選要不凝聚了新的社會共識,如里根;要不產(chǎn)生務實解難的新領導,如尼克松。這一次顯然不是第一類,看不出奧巴馬的新“主義”,選票如此接近,談不上共識。奧巴馬與羅姆尼相比,不是一個解難題者。我更加擔心美國經(jīng)濟。新動蕩難免。
老曹:美國選民正好分裂成兩半,不管誰當總統(tǒng)日子都不好過。先看奧巴馬如何過“財政懸崖”第一道難關吧。
@馬洪濤:據(jù)人民日報海外版報道,今年10月起 ,臺灣地區(qū)“個人資料保護法”正式實施。按此規(guī)定,基于公益需求的“人肉搜索”個人資料變?yōu)楹戏?,而超出公共利益范圍的則可能要吃官司。
老曹:如何界定公共利益,法官又可以自由心證了。另外提醒各位,今后去臺灣過馬路時別打電話、玩手機,否則要罰300新臺幣。
@何力:在今天的《新京報》上看到一組數(shù)字:過去十年,全國公共財政收入增4.5倍,GDP增3.6倍,而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增長了1.8倍。
老曹:期待未來十年能夠把這幾個百分比的順序倒過來。
@芮成鋼:到2030年,中國失地農(nóng)民將達1.1億人。如何幫助失地農(nóng)民向城市居民轉(zhuǎn)變?中國近十年年均10%的經(jīng)濟增長率中,城鎮(zhèn)化率貢獻了3個百分點。城鎮(zhèn)化率每提高一個百分點,就能帶動新增投資需求達6.6萬億元,帶動消費增加1012億元。
老曹:幫助農(nóng)民工成為城市居民,首先考慮的是實現(xiàn)公民法定權(quán)利,實現(xiàn)公平,不能只考慮經(jīng)濟效果。
@陳無諍:進步。今天中午約了香港科大丁學良教授,在牛頭角吃飯喝酒,紅白啤三中全會,從中午一點到晚上九點,醍醐灌頂,茅塞頓開。他對大陸媒體人告誡有三:一要提高智力,二須分清利益,三則培養(yǎng)技巧。第一次見到他紅眼圈,甚是感動。追求人類共同價值的底層的公正,事業(yè)和收入要分開,否則一定做壞事。
老曹:豈止是媒體人應該如此。
@人民日報:(讓校園遠離社會污染)湖北武昌實驗小學取消少先隊幾道杠,學生將佩戴統(tǒng)一的志愿者標志。少先隊杠級制本意是杠多責任重,激勵少先隊員參與實踐、爭當模范。當成人社會問題折射進校園,幾道杠便滋生出官本位意識。以服務為導向,用統(tǒng)一標志取代杠級,有助淡化官本位意識,讓校園遠離社會污染。
老曹:最近某周刊刊登石家莊一讀者來信,三年級孩子為競選班里的生活委員,要老爸給他買8張購物卡和15份巧克力,送給班主任、班干部和其他同學拉票。這個班里52個學生,40多個都有大大小小的“官銜”??膳?!
@微天下:俄羅斯之聲報道,中國市場是塊大肥肉,經(jīng)濟的蓬勃發(fā)展導致該國的食品需求急劇增加,俄國希望依靠中國擴大糧食出口的地理范圍。俄駐華商務代表齊普拉科夫稱:“俄羅斯非常期待向中國出口糧食,最好明天就開始?,F(xiàn)在重要的是先進入市場,搞好關系,再逐漸增加數(shù)量?!?/p>
老曹:不如開放中國農(nóng)民到俄羅斯去種地,可以解決全球糧食短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