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雅靜 紀彩卿 董軍杰 張德峰 韓華 李敏
壓力性尿失禁(st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是女性常見病和多發(fā)病。國際尿控協(xié)會將SUI定義為:腹壓突然增加導致尿液不自主流出,不是由逼尿肌收縮壓或膀胱壁對尿液的張力壓引起的[1],其特點是正常狀態(tài)下無遺尿,而腹壓突然增高時尿液自動流出。經(jīng)閉孔無張力尿道懸吊術(TVT-O術)是目前治療中、重度SUI最常用的方法。由于此類患者術前常伴有較多的排尿困擾,因此,術后對患者排尿情況的觀察尤為重要。我科對103例TVT-O術的患者進行排尿情況觀察,并對排尿異常的患者實施相應的治療和護理,療效顯著,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04年1月至2010年12月因SUI在我院住院治療的103例患者,術前均在大笑、咳嗽、打噴嚏等腹部加壓時有尿液不自主從尿道外口流出,經(jīng)尿動力學檢查證實為SUI?;颊吣挲g37~72 歲,平均年齡(52.4±10.6)歲;產(chǎn)次1~3次,平均(1.8±0.9)次;病程1~25 年,平均(9.3 ±6.8)。所有患者肝腎功能正常,排除急性尿路感染者和正在接受抗凝治療者,均在腰硬聯(lián)合麻醉下行1TVT-O術(38例),需切除子宮者先經(jīng)陰道切除子宮,然后再行TVT-O術(65例),術后常規(guī)留置尿管48 h。
1.2 方法 觀察拔除尿管后的排尿情況,詳細記錄尿量、尿色、排尿姿勢及患者的主訴等,并分析術后排尿異常的原因,有針對性的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
取尿管后85例患者能順利排尿;7例(6.80%)患者出現(xiàn)排尿等待,尿線斷續(xù)、無力等排尿困難的癥狀;6例(5.83%)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尿頻、尿急;3例(2.91%)患者出現(xiàn)尿潴留;2例(1.94%)患者需稍抬高臀部才能排尿,62例(60.20%)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尿流變細、排尿時間延長。通過有針對性的治療和護理,所有排尿異常的患者出院時均能順利排尿,超聲測定殘余尿量均少于100ml,達到臨床治愈。術后3例尿潴留患者中2例為陰式子宮全切術+TVT-O術后,其中1例術后疼痛,情緒緊張,給予心里疏導并用開塞露30ml納肛后排便、排尿;1例通過誘導排尿無效,重新留置尿管定時開放,指導患者進行提肛肌及盆底肌的收縮訓練,3d后取尿管,排尿正常,此患者出院后15d出現(xiàn)尿頻、尿急等泌尿系感染癥狀,到當?shù)蒯t(yī)院確診為泌尿系感染,口服熱淋清后好轉;另外1例尿潴留患者行單純TVT-O術,實施以上措施均無效后給予尿道擴張術后重新留置尿管,配合電刺激治療,5天后取下尿管,排尿恢復正常。排尿姿勢改變的2例患者取尿管后需半蹲半立位才能排出小便,檢查無異常,隨訪時,1例患者3個月時能按平常排尿姿勢排尿,另1例患者6個月時仍需稍抬高臀部,但較前已經(jīng)明顯好轉。尿流變細62例,3個月隨訪時,48例恢復正常,6個月隨訪時,其余14例訴與術前無明顯異常。
3.1 SUI的發(fā)病機制 有關女性SUI的發(fā)病機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可能與膀胱尿道解剖關系的改變、膀胱尿道壓力關系的改變、尿道括約肌功能障礙、盆底支撐組織受損等因素有關[2]?!芭璧捉Y構整體理論”[3]和“吊床理論”[4]的提出為 SUI的手術治療提供了依據(jù),TVT-O術是Deleval[5]提出的,經(jīng)兩側閉孔的恥骨降支由內向外穿刺,將聚丙烯吊帶置于尿道中段下形成支撐,從而得到壓力狀態(tài)下的尿道阻力,在靜止狀態(tài)和排尿狀態(tài)下并不影響正常排尿。
3.2 TVT-O術后并發(fā)癥主要為排尿困難和尿潴留。術后排尿困難和尿潴留的原因:(1)生理、心理、社會因素的共同影響[6],緊張、焦慮心理可抑制副交感神經(jīng),使排尿反射弧受到影響,膀胱逼尿肌松弛無力,尿道括約肌張力增高,造成排尿困難。(2)尿道周圍組織水腫,疼痛、及吊帶壓迫尿道綜合作用的結果[7]。(3)雌激素水平降低、尿道口痙攣[8]等。(4)術后尿道膀胱角度改變。(5)泌尿系感染因素。
3.3 護理措施
3.3.1 壓力性尿失禁患者病程較長,多年的疾病困擾使患者承受著沉重的的心理負擔:抑郁、焦慮、沮喪,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和身心健康,患者渴望疾病的痊愈,對手術成功寄予很高的期望,對術后的排尿行為和感受過分關注,以至于精神過度緊張、焦慮,使逼尿肌收縮異常,引起排尿困難。因此,護理人員要為患者提供良好的環(huán)境。當撤尿管后第一次排尿出現(xiàn)疼痛或短暫排尿困難時,囑患者不要急躁,指導其收縮機放松會陰肌肉訓練,可配合誘導排尿。如果誘導無效,可給予心理疏導得同時,再用開塞露30ml納肛,刺激胃腸蠕動而引起排便、排尿。
3.3.2 固定抗反流引流袋于床旁,避免扭曲與受壓,床上翻身活動時,避免過度牽拉尿管以減輕尿道周圍組織水腫;用0.5%碘伏棉球擦拭會陰及尿道口2次/d,氯霉素滴眼液沖洗尿道口3~4次/d;取尿管后囑患者多飲水,勿憋尿,30~60min排尿1次,連續(xù)幾次排尿正常后方可恢復正常排尿,當天夜里喚醒排尿1次,避免膀胱過度充盈而影響膀胱功能,同時,減少充盈的膀胱對周圍剛剛修復的筋膜的壓力[9]。
3.3.3 TVT-O術出現(xiàn)的尿潴留,多因吊帶過緊引起,可給予尿道擴張術后重新留置尿管2~3 d。要選擇大號的導尿管重新插入,網(wǎng)狀結構的吊帶伸縮性較大,大號的導尿管可以將其網(wǎng)眼撐開拉長,松解對尿道的懸吊張力,減輕尿道阻力[10]。重新留置尿管前,向患者做好解釋工作,消除顧慮,嚴格無菌操作,囑患者每日飲水2000~3000 ml,以預防尿堿堵塞尿管及泌尿系感染的發(fā)生。尿管要定時開放,白天2 h開放一次或有尿意時放尿,夜間開放尿管時間可以適當延長至4~5 h。如果是陰式子宮全切術+TVT-O術后,術中對尿道周圍肌肉和神經(jīng)損傷較大,患者恢復較慢,出現(xiàn)尿潴留時,需留置導尿管4~5 d,同時配合電刺激及盆底肌鍛煉治療,以加快神經(jīng)肌肉的恢復。不到迫不得已,盡量不要剪斷吊帶。
3.3.4 如果排尿困難與逼尿肌不穩(wěn)定或吊帶太貼近尿道膀胱引起局部刺激所致,可以指導患者進行提肛肌及盆底肌的收縮訓練,此訓練能增強盆底及尿道周圍肌肉的張力。方法:用力收縮肛門,每次連續(xù)10min左右,2~3次/d?;虿捎枚俗紊?,兩腿交叉著地,盡量抬高臀部,然后放松,連續(xù)10~20次,2~3次/d。在排尿時有意中斷尿流幾次,也可起到同樣的作用。
3.3.5 電刺激治療采用北京拓殖植業(yè)低頻脈沖電治療儀(型號:TZ-CH2000),給予頻率為 50 Hz,脈寬為 0.4 μs的低頻電刺激,20min/次,2次/d。將皮膚電極片貼在膀胱區(qū)和骶3處,調節(jié)電流強度,從0逐漸增大到能耐受為止,治療中指導患者隨電刺激做盆底肌收縮和放松鍛煉,每次治療結束后開放導尿管。電刺激能夠提高盆底部神經(jīng)肌肉細胞的興奮性,喚醒部分功能暫停的神經(jīng)肌肉細胞,促進神經(jīng)肌肉功能的恢復。電刺激還可以增加盆底組織的血液循環(huán)和營養(yǎng),以保持正常代謝功能,減輕尿道組織水腫,有利于排尿功能的恢復。
3.3.6 臨床流行病學調查資料顯示,女性SUI的發(fā)病與年齡呈正相關,隨著年齡增長,雌激素水平會逐漸下降,使尿道和陰道上皮變菲薄,尿道固有括約肌機制的重要部分機能、尿道和盆底的筋膜張力下降。盆底肌層、筋膜張力和收縮力下降,能消弱、降低尿道的膠原蛋白成分[11]。所以,對于中老年患者手術前后適當補充雌激素,有利于尿道括約肌功能的恢復。
3.3.7 術后大部分患者尿流較術前變細、射程變遠,排尿時間延長,有的患者尿畢抬高臀部時,仍有一小股尿液流出??紤]與尿道周圍組織水腫或術后尿道膀胱角度改變有關,一般不需特殊處理,周圍組織水腫的消失后,或隨著時間的推移尿道膀胱角會有不同程度的改變,排尿癥狀自然恢復正常。
1 王宏,朱蘭,郎景和,等.壓力性尿失禁問卷評分對女性壓力性尿失禁診斷的價值.實用婦產(chǎn)科雜志,2006,22:363-365.
2 韓華,閆萍.女性壓力性尿失禁的發(fā)病機制及臨床治療進展.中國婦幼保健,2009,24:4046-4048.
3 Petros PE,Ulmsten UI.An integral theory and itsmethod for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female urinary incontinence.Scand J Urol Nephrol Supp J,1993,153:1.
4 Delancey JOL.Strucyural support of the urethra as it relates to 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 the hammock hypothesis.Am J Obstet Gynecol,1994,170:1713.
5 Deleval J.Novel surgical technique for the treatment of female 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 transobturator vaginal tape inside-out.European Urology,2003,44:714.
6 曹絨霞,胡軍.無張力陰道吊帶術治療女性壓力性尿失禁18例的護理.中國誤診雜志,2009,9:8721.
7 馮導,陶冶.無張力尿道中段懸吊術治療女性壓力性尿失禁并發(fā)癥分析.中國婦幼保健,2010,25:5118-5120.
8 沈怡,王澤華.婦科腫瘤術后排尿及排便功能障礙的防治.中國實用婦科與產(chǎn)科雜志,2009,25:501-504.
9 李雅靜,紀彩卿.女性改良式盆底重建術圍手術期的護理.河北醫(yī)藥,2010,32:1011-1012.
10 紀彩卿,李榮霞,李雅靜,等.女性壓力性尿失禁術后并發(fā)排尿困難的原因及護理體會.中國全科醫(yī)學,2011,14:198-199,202.
11 楊冬梓.圍絕經(jīng)期盆底功能障礙的康復治療.中國實用婦產(chǎn)科雜志,2008,24:579-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