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興龍 黃春梅
(黃河科技學院,河南 鄭州 450063)
電子技術基礎實驗教學方法的改革
韋興龍 黃春梅
(黃河科技學院,河南 鄭州 450063)
分析《電子技術基礎實驗》課程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所存在的弊端,結合我校購置的天煌教學儀器的特點,提出以課題為單元,將理論與實驗緊密結合起來,以學生為主體,進行課題設計與講授,并用實驗加以驗證,以鍛煉學生的自學能力、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即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教學模式。
電工學;實驗;教學方法;改革
《電子技術基礎實驗》是我校電氣信息類專業(yè)的一門主要的專業(yè)技術基礎課,它具有理論與實驗緊密結合的特點。從培養(yǎng)目標的角度講,開設該門課程的目的,除了讓學生掌握一定的電工學的理論知識和實驗技能以外,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在理論學習和實驗操作過程中,掌握鉆研理論和進行科學實驗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因此,傳統(tǒng)教學方法中理論課上教師滿堂灌、學生只顧記筆記,實驗教學中學生照講義連連電路、測幾組數據、畫一些電路圖的教學方法顯然己不能達到目的,必須進行教學方法的改革。
在國內許多大學的課堂里,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就是“全盤授與”和“按步就班”方式。就《電子技術基礎》課而言,就是理論課上老師對教材內容從頭到尾作詳細講述,力求學生對每個問題都能聽懂,所留的課外作業(yè)一般也就是針對當堂課所講的內容,而學生在課堂內就只顧記筆記,下課后只需照筆記或教材把作業(yè)完成即可。這種教學方法也許能使學生比較牢固、系統(tǒng)地掌握其基本知識點,但正是由于老師講課過于完整,沒有給學生留有思維的空間,講得過于明白,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思考問題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對于實驗,除了教材,實驗任課教師根據實驗室設備的實際情況編寫實驗講義,在講義中對實驗原理、實驗步驟都有詳細的敘述,并設計好實驗電路及記錄數據的表格。在傳統(tǒng)的《電子技術基礎實驗》課上,教師準備好實驗器材,將實驗目的、實驗原理、實驗步驟以及要注意的事項一一講解,學生只需按照實驗要求連連電路,測幾組數據,再按照格式寫份實驗報告交上來就算完成任務。這樣的實驗表面上看是很理想,但學生往往搞不清楚為什么做這個實驗?通過這個實驗要學到什么?學生按電路圖接好線路,而電路未正常工作時,他們就措手不及了,不懂得通過從電路故障來分析電路連接是否正確、儀器使用是否得當?只得眼巴巴地請教師來檢查。這樣的實驗課根本就起不到鍛煉學生動手能力的目的,更談不上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這種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已完全不能適應當今科學技術的信息量急劇增加,知識更新速度不斷加快的時代的要求。因此,必須將以傳授知識為主的教學模式向以培養(yǎng)學生自己獲取知識的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即以培養(yǎng)科學素質為主的教學模式轉變。
在開設模擬電子實驗前增設電路基礎實驗,減少驗證性實驗。模擬電子技術實驗起著驗證理論,聯(lián)系實際和電工技術基本訓練的作用。但從教學計劃的角度來看,這樣安排缺乏合理性。因為在該實驗課之前,學生尚未受過電路基礎實驗訓練,沒有掌握基本電工測量儀器、儀表的使用方法,不具備確定實驗結果可靠程度的必要技能。因此,要求學生在實驗中驗證原理的正確性,實際上是做不到的。增設實驗技術基礎實驗,其目的是要求學生掌握基本電工測量儀器、儀表,基本電工測量方法和實驗設計技術,正確進行誤差分析和總結實驗報告的能力等,這些都是實驗教學基本的要求。
從培養(yǎng)學生實踐能力的角度出發(fā), 相對獨立地安排實驗內容和進程。不能完全依附于相應的理論課程,實驗內容可超出講課內容,但也不能與理論課程完全割裂,應密切配合,相輔相成。這樣可補充書本中沒有講到而實際中已應用的一些知識,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增設綜合實驗?,F(xiàn)有實驗內容多為驗證性實驗,缺少綜合實驗、設計型實驗, 不利于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而且實驗內容陳舊,這些通常被認為最基礎、最經典必不可少的內容,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特別是計算機時代的到來,應該有所發(fā)展和更新。
在電子技術基礎實驗教學中,較為突出的問題是有的學生按電路圖接好線路,而電路未工作,他們就不知道怎么辦?不去思考為什么或怎樣解決,只好讓教師來檢查。而學生自己卻不會從導線是否完好、電路連接是否正確、儀器使用是否得當等方面去檢查分析。說明學生綜合用電能力差,同時也說明現(xiàn)有的實驗內容和模式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有很大缺陷。做綜合實驗,可以補充過去沒有接觸到的知識,如理論課中沒有, 但實際應用又很廣泛的知識,讓學生學得主動一些。綜合實驗的任務不宜復雜,其中可包括方案設計、電路設計、選擇器件、畫電路圖、安裝調試等,直到完成實驗任務的全部功能。
考試是一種教學測量,是整個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是檢查學生學習效果和教師教學質量的一個有效手段。同時,考試對教和學有直接的導向、牽引和強化作用。因此,要培養(yǎng)高素質復合型人才,必須建立有助于促進培養(yǎng)和評價人才的考評體系。目前采用教師根據實驗過程中的表現(xiàn)和實驗報告來考核學生的實驗成績,有一定的弊端。例如, 同組實驗的學生難分出好壞, 且有的學生對實際操作能力不重視,做實驗只顧抄數據,動手能力很差。應將實驗作為考試課程,實驗考試應對學生的實驗能力作綜合評價,考試的形式應是多方面、多方式和多層次的。除平時成績外,還要考核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即進行實踐型考試,著重考動手能力、綜合應用能力。這樣做的好處是,強化了實驗技能的培養(yǎng),提高了學生實際操作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增強了對未來工作的適應能力。同時,又保持了實踐課程自身的體系與特色。高等教育改革在不斷深化,適應社會發(fā)展,轉變教育觀念,是永恒的主題,永無止境。電子技術學實驗教學模式的改革和建構, 是一個綜合性的問題,要不斷的探索和改進。 為使電子技術基礎實驗教學取得好的效果,真正起到培養(yǎng)學生能力應有的作用,還需不斷探索,不斷研究,并進行長期的努力和實踐,這樣才能把學生培養(yǎng)成知識、能力、素質協(xié)調發(fā)展的復合型人才。
實踐表明,通過合理安排理論和實驗課的授課實時,針對不同專業(yè),合理安排實驗內容,減少基礎性實驗,增設綜合性實驗,建立合理的考核體系,大大提高了我院學生對電子技術基礎實驗課程的積極主動性,培養(yǎng)了學生理論聯(lián)系實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與動手實踐能力。實現(xiàn)以學生為主體,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強調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使學生成為具有寬口徑、厚基礎、一專多能的高素質人才,以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要。
[1] 顧凌明,駱雅琴,游春鮑.電工學實驗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2009,26(3).
[2] 王紫婷,等.構建分層次創(chuàng)新活動平臺,提高大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J].實驗室研究與探,2008,27(7).
[3] 鄧紅雷.電工學實驗教學的改革與探索[J].中國電力教育,2009,130(2).
The Foundation electronic experiment teaching method reform
analysis electronic technology Foundation experimental under courses of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by exists of disadvantages, combination I school acquisition of days Huang teaching instrument of features, made to topics for unit, will theory and experimental close combination up, to students for main, for topics design and taught, and experimental be validation, to exercise students of self-study ability, and hands-on ability and innovation ability, is improve students of integrated quality of teaching mode.
electrical engineering; Experiments; Teaching methods
G64
A
1008-1151(2012)06-0216-02
2012-04-23
韋興龍(1978-),黃河科技學院助教,研究方向為電子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