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市梁濤名師工作室王臘香
尊重兒童獨特閱讀體驗建構個性語文課堂
■武漢市梁濤名師工作室王臘香
第斯多惠說:“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勵?!闭n堂應當是兒童的舞臺,教師要以課本為載體,通過課堂學習活動,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在充滿童趣的語文課堂上讓學生潛在的智慧得以釋放。讓“童心”在靈動的語文課堂上大放光彩,使學習效果最優(yōu)化。因此,教師應樹立尊重兒童、發(fā)現兒童、解放兒童、發(fā)展兒童的現代兒童教育觀念,同時也要記住自己也是從孩子長大的。蘇霍姆林斯基說:“只有那些始終不忘自己也曾是一個孩子的人,才能成為真正的教師。”不忘記自己曾經是孩子,才會理解孩子。理解孩子,愛才會具體而豐富,才會無處不在,才會使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充滿溫馨。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課堂上才會有民主,才會充滿情趣,老師精心設計的教學方案才能得以順利實施,學生的潛能才能被極大地激發(fā)出來,使學習變得輕松而有效,使課堂教學精彩紛呈。
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產生的獨特體驗的質與量,與教師的角色定位關系密切,如果語文教師真正保證了學生的自主學習,熱忱地為學生的學習需求服務,成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幫助者、啟發(fā)者、傾聽者及欣賞者,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必然高漲,個體獨特體驗才會豐富而獨特。如我在教學《影子》一課時,一位同學提出了一個非常有趣的一個問題:“為什么文中說影子像一條小黑狗,而不是像別的什么?”我一愣,這可是我課前不曾預設的問題。但既然是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就要引導他們去解決。于是我適時地開設了“天窗”,說:“是啊,為什么說影子像一條小黑狗呢?同桌先交流一下,然后再舉手說一說自己的看法,好嗎?”同學們開始交流,有的學生說:“我覺得影子也不一定像小黑狗,影子有時像黑猩猩?!庇械膶W生說:“我認為影子像一只小猴?!币灿械膶W生認為影子就像小黑狗,因為有時候影子變短了,老在我們腳下轉來轉去。又有的說像貓,還有的說像黑熊……我在學生的發(fā)言后總結道:“聽了你們的發(fā)言,我從中也受到了啟發(fā),其實,影子像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同學們知道了影子是可變的,可左、可右、可長、可短?!本瓦@樣,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由被動學習轉為主動學習,在興趣盎然中不僅認識了影子,完成了教學任務,還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充分尊重兒童獨特的閱讀體驗,語文課堂也因此而妙趣橫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語文課程標準》在閱讀教學建議中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睂υ拰⒊蔀殚喿x教學的一種新形態(tài),它意味著學生從各種束縛、禁錮、定勢和依附中超越出來,挑戰(zhàn)書本、挑戰(zhàn)教師、挑戰(zhàn)權威的個性得以扶植和張揚。對話過程中的每一個場景都成為積極的生命流程中的驛站,力求對話優(yōu)質、高效地展開。必須營造民主、平等的對話氛圍,尊重兒童獨特的閱讀體驗。如我在教學《童年的小花狗》一課時,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假如你就是文中的‘我’,當王大爺要到其他地方去的時候,你想對王大爺說些什么呢?”生1說:“王大爺留下吧,我們舍不得您!”生2說:“王大爺,上次我拿了您的小花狗,您不僅沒有責備我,還囑咐爸爸千萬別打我,謝謝您!我會永遠記得您!”師述:“如果王大爺有事一定要走,你此時此刻想對他說些什么?”生1:“王大爺,祝您今后生意紅火!”生2:“王大爺,祝您一路順風!”……在師生的對話中,學生大膽地展示了心靈的自由,迸發(fā)出創(chuàng)新的火花,讓語文課堂上情思飛揚;在師生的對話中,填補了文本中的空白,使學生對于體會作者此時的心理水到渠成。
閱讀是高度個性化的心智活動,需要借助自身的生活經驗、情感基礎、語文積淀喚回直覺經驗,對文本進行個性化的解讀,重構自己頭腦中的“第二文本”。記得我在執(zhí)教《快樂泉水》一課時,孩子們精彩的回答和表演,充滿無限的想象力,富于個性。在教學3、4、5自然段時,有的孩子用分角色朗讀來交流自己的學習成果,還有的孩子用表演來展示學習成果,沒有想到的是第4自然段是敘述式的文體,孩子們竟然自己演成了對話式,在孩子的眼里好像有一個故事正在放映,學生的理解很到位,讓我感到很驚訝,這種方式展現孩子們的閱讀體驗,比教師一段一段地分析要好得多。學生在課堂上盡情地發(fā)言,充分地展開想象的翅膀,讓語文課堂迸發(fā)出點點創(chuàng)新的火花,讓語文課堂精彩紛呈。
以讀為本,是傳統語文教學的寶貴經驗。《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出:“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教師是學習活動積極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語文教學應該以自讀自悟、自學探究為基礎,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充分發(fā)揮師生雙方在教學這中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被谶@個教學理念,我在教學《丑小鴨》時設計了“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感悟”的方法進行教學。當然,閱讀是極具個性化的行為。由于學生興趣愛好不同,思維情感活動各異,知識經驗不一,他們對語言材料的感受和理解也是多元的,對同一問題也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但作為教師,我們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因此,在講述“這是一只怎樣的丑小鴨?”時,我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讀課文,用自己的頭腦去思考,對于學生多角度、有創(chuàng)意的發(fā)言,我都恰當地給予肯定,使本課的學習過程成為了學生展現個性、表現個性的舞臺。學生通過自己的讀和悟,表達和交流,不僅理解了內容,更體驗了課文深刻的思想含義,從中也生成出了多元的理解和多彩的語言,學生閱讀興趣也得到了進一步的培養(yǎng)。
尊重學生獨特的閱讀體驗是改變過去課堂上教師講、學生聽現狀的重要舉措;它促使學生學習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揮,個性的張揚,有力地促進了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與發(fā)展;它具有強烈的人文性,是現代教學思想的具體反映。
責任編輯 王愛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