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安平羅翠萍
一線教師如何開展教育科研
■付安平羅翠萍
1.選題的原則
當前幾乎所有的教師都或多或少參與過大小不同的科研課題,但這些課題十有八九是寫完課題研究報告或論文后獲個獎或發(fā)表,作為申報職稱或評先評優(yōu)做做材料而已,基本上不解決教育教學中的實際問題,所以根本談不上有生命力。為了讓科研成果產(chǎn)生更大的效益,我們必須注意以下兩點:
①切忌空談理論,努力解決實際問題,增強成果的生命力
如果我們從實際出發(fā),在選擇課題時以解決實際問題為最終目的,我們心態(tài)就會更平和,就不會急躁,就會腳踏實地地去做研究,這樣的課題當然會有生命力。
②勇于開拓,大膽創(chuàng)新,不人云亦云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廣大教師早已認識到教育科研的重要性,所以有很多教師都在參與科研項目,但被他人牽著鼻子走的多,走自己路的少,原創(chuàng)的更少。目前在教育科研中人們處于兩難境地,即書看多了,好像什么問題別人都研究過了,并且水平很高,自嘆技不如人,不知從何下手,只能被別人牽著鼻子走;如果書看少了,知識貯備不足,看問題又太膚淺,不利于發(fā)現(xiàn)和解決實質性問題。
2.選題的范圍
教育教學全領域,只要能解決教育教學過程中影響學生健康發(fā)展的難題就行。例如:①教育工藝問題。影響教育的因素很多,我們無論從哪種因素入手,只要你能操縱某個因素,學生的學業(yè)都會有所進步,盡管你在教師群體中略勝別人一籌,但這種進步是微小的,這種積極效應也是脆弱的的。如果我們能將多種因素有機地組合起來,按照一定的工藝流程,發(fā)揮其綜合效應,一定會引起教育的大發(fā)展。②教育教學方法問題。本問題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我們已在不斷改進,教育質量也在不斷提高。③學生身心健康問題。此問題大家口頭談論的很多,落實到行動上的也比較多。④學生終生生活質量問題。此問題一線教師關注的很少,但從長遠看對學生的人生影響極大,一些先知先覺的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已在進行有限的工作。⑤后進生產(chǎn)生的原因、過程及關鍵期問題。此問題是人們非常重視的問題,研究的文章和專著很多,但好象人們的歸因并不準確,所以后進生問題一直是學校教育的心病。一線教師在此方面研究很少,探討不深,人們不清楚后進生的產(chǎn)生過程究竟是什么樣的,我們怎樣才能阻斷其發(fā)展過程,從而有效地治病救人。防差補差的關鍵在什么學段或什么時期,其外顯的識別特征是什么,我們用什么方法來檢測等問題急需一線教師研究。⑥失范行為形成的原因和過程問題。學生的一般失范行為并未真正影響學生的道德品質,但對學生健康成長或多或少有一定的影響。⑦學生的厭學和學習動力問題。此問題是所有教師都在思考的問題,至今苦于沒有找到良方,但又是所有教師在教育教學中必須面對的難題,如果此問題能得到有效解決,教育質量一定會產(chǎn)生飛躍。⑧青春期困擾問題。此問題屬于成長問題,絕大多數(shù)學生能最終自我應對,因此青春困擾問題并沒有引起學校、教師和家長的注意,如果我們能及時解決此問題,學生就可以輕裝上陣,會促進學生健康成長。⑨學生安全問題。每個學生都有安全意識,只是有的學生的安全意識在沉睡,當我們喚醒學生的安全意識后,學生一般就會重視安全。⑩教學方法、模式以及專業(yè)發(fā)展問題。
3.如何選題
我們在實際操作時可從兩種不同方向進行選題,一是選題由小到大,然后逐步進行。此方法主要適宜于還沒有進行深入思考,還沒有太多知識貯備,還未形成自己想法的教師。先通過零星的研究,積累經(jīng)驗和知識,然后在深入思考的基礎上形成系列。二是選題由大到小,先構建框架,系列化,后進行豐富細化。此方法主要適宜于對所研究的問題進行過長期思考,有一定的知識貯備,已形成自己看法的教師。同時還要注意選擇自己有能力并在近期能完成的課題。
一線教師開展教育科研可按以下步驟進行:①先跟他人做課題;②提出自己的設想;③自己組建課題組開展研究。
1.積極參與,擴大視野
積極參與課題研究會使研究者在短時內(nèi)積累經(jīng)驗、擴大視野和提高能力。如①多參與他人組織的課題。若教師沒有科研經(jīng)歷,不知道如何進行教育科研,又想?yún)⑴c教育科研的話,首先是向他人學習,利用參與他人組織課題的機會,積累經(jīng)驗,培養(yǎng)能力,同時擴大視野,提高認識,為自己獨立進行教育科研奠定基礎。②多了解相關知識。每一項課題,即有核心知識,還有相關知識,多了解相關知識,會使研究者視野更加開闊,站得更高,看得更遠,有利于課題研究和解決問題。③多參加活動。無論是什么活動都有共性的東西,多參與其他活動,研究者會從中得到啟示,有利于解決所研究的問題。
2.尋求支持,爭取幫助
不同人對同一課題有著不盡相同的解讀。①有專家會幫助,可以考慮思想有深度的研究課題;②有學校領導支持,可以考慮能解決實際問題的項目;③有同行支持,可以考慮能幫助他們擺脫困境的課題。根據(jù)以上不同的情況,我們在研究過程中,可以從不同的外援處得到幫助。
3.仔細觀察,勤于思考
處處留心皆學問,只要研究者仔細觀察,多思考,就會發(fā)現(xiàn)問題和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4.隨時記錄,捕捉閃念
好記憶不如爛筆頭,無論在什么時候,當我們產(chǎn)生閃念時,一定要記錄下來,否則錯過后就一去不復返。好的閃念是一種思想火花,是最能解決問題的,因為它是我們在長期思考過程中受到某種刺激時而產(chǎn)生的瞬時應激反應,這種反應在我們頭腦中印跡較淺,我們很容易忘掉,所以必須立即記錄下來。沒有經(jīng)過深入思考和研究所得到的東西,一般僅僅是感覺或是一點膚淺的認識,屬于經(jīng)驗,而閃念則不同,它是人們對某種事物長期思考后產(chǎn)生的一種感悟,是一種深層次的本質的東西,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所在。
5.堅韌不拔,堅持不懈
保持良好心態(tài),不怕失敗,不管遇到什么困難,都要堅持,只有堅持我們才更有所得,才能解決問題,取得成果。
1.一線教師要以教學為主,科研為輔
教學和科研都要消耗一線教師大量的時間,一線教師理論基礎一般比較薄弱,如果選擇不能勝任和耗時過多的課題,會勞而無功,甚至會影響教學主業(yè)。所以一線教師要立足,必須首先搞好教學工作,然后才能談科研(一線教師科研的目的是為教學服務),否則,就會本末倒置,什么事情都干不好。
2.科研選題要具有思想性
評價一項教育科研成果應從如下幾個方面進行:一是哲學層面,二是科學層面,三是技術工藝層面。巴爾扎克說:“一個有思想的人才是真正力量無邊的人?!睕]有思想性的選題是不能解決實際問題的,也沒有生命力。
3.以解決實際問題為最終目的
一線教師進行教育科研不同于專業(yè)理論研究人員,我們的立足點和出發(fā)點不同,我們通過教育科研是為了提升實戰(zhàn)能力,解決教育教學工作中的實際問題,而不是在理論上取得多大的成績,所以一線教師進行教育科研時一定要把握好科研方向,解決實際問題。
4.尊重別人的觀點
教育的復雜度遠遠超過一個人可以看到的范圍,不同的人各自看到教育的某一部分,但看到教育的一部分并不妨礙我們形成自己的觀點,當我們表達觀點時,多尊重別人的觀點,并且時刻提醒自己,自己看到的僅僅是教育的一部分,不要太急于說服別人同意自己的觀點,避免與他人產(chǎn)生爭論,絕對不能對持不同觀念的人進行人身攻擊。
(作者單位:武漢市第三中學)
責任編輯 向保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