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保民 丁雪梅
目前的作文教學仍然是一種想當然的經(jīng)驗方式,嚴重缺乏自覺的寫作教學策略意識,對寫作教學的科學性、有效性研究很少。作文升格訓練是提高作文教學有效性的方法之一。所謂作文升格,其實就是對原作反復修改,從內(nèi)容、結構、語言等方面對文章進行精雕細琢,以提升作文的檔次。
清朝梁章鉅在《退庵論文》中說:“百工治器,必幾經(jīng)轉(zhuǎn)換,而后器成;我輩作文,亦必幾經(jīng)刪潤,而后成文,其理一也?!?好文章是改出來的,像曹雪芹“批閱十載,增刪五次”而成就大作的古今中外名家不勝枚舉。美國西北大學道格拉斯教授的“過程寫作法”也把學生修改作文作為一個非常重要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梢?,修改是作文升格的重要途徑。
作文升格訓練的主體是學生而不是老師,過去那種老師精批細改而學生僅看評語的做法并不可取。關鍵是要培養(yǎng)學生的作文修改意識,促使學生掌握作文修改的方法和技能,形成作文升格的能力。
【原作】
觀察+觀察=幽默
“呵呵呵……”一聽這笑聲,就知道是我們初一九班的劉鐮浦同學,不知道發(fā)現(xiàn)了什么新鮮東西,又在笑了。
劉鐮浦是我的同桌,他有著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最有特色的還是他的發(fā)型,從側面看過去,像一只老鷹的嘴正在啄他的頭。
他的身材,我都不知該怎么說了,瘦吧,不很瘦,胖吧,有點兒,就算是一個健康的身體吧。他很愛笑,笑聲很特別,有時像打嗝“嗝,嗝,嗝”,有時又像磁帶卡住了似的“呵,呵,呵……”同學們都覺得他的笑聲像幽靈,可他卻認為自己像小姑娘笑。他走路總是連蹦帶跳的,不管是進教室還是出教室,十足一個會走路的肉球。劉同學還非常幽默呢!“黃楨斐像女鬼”,“鐘雨辰是僵尸”,“吳一松的嘴唇是黑的”……都是通過他的眼睛觀察出來,然后從他的嘴巴里叫出名的。
先講黃楨斐像女鬼的由來吧!
黃楨斐是我們班的一個同學,她其實沒什么特別,兩個眼睛,一個鼻子,一張嘴,皮膚特白,加上她黑黑的眼珠,毫無話說,完全一“女鬼”。在這里說小黃同學絕無惡意,這是貶義褒用,說明了你皮膚好。一次歷史課上,小黃同學因為沒帶書,被罰站,她站在靠墻邊,目不轉(zhuǎn)睛地盯著老師,“呵呵呵……”小劉同學小聲笑起來,“我,我覺得黃楨斐,呵呵呵……像女鬼,呵呵……”我忍俊不禁,沒想到他觀察得還很仔細的。從此,我也有意無意開始注意黃楨斐。那是一天午休,我無意瞟了一眼黃楨斐,Dearme !活脫脫一女鬼:她頭向右側著,右手伸直抓住桌子前邊,上半個身子趴在桌子上,露出有留海的半邊臉,一動也不動,可把我嚇出了一聲冷汗,加上環(huán)境的襯托,說她像人吧,不大像,說她像鬼吧,太像了。
接著講講僵尸吧!
鐘雨辰是我們小組的一員。公元2010年9月25日下午,我們分學習小組,一起討論組名,大家爭論了很久也不知叫什么好。有人異想天開吼了一聲“骷髏王”,小劉不是有一只骷髏筆嗎?只見他拿起筆,把筆上的一個英語單詞寫下來,說那就是骷髏的意思,并想當然的在單詞的后面加上了“s”,代表骷髏們。鐘雨辰不冷不熱地扔來一句:“你們是吧,我不是。”劉鐮浦聽了,一本正經(jīng)地說:“我知道,你不是骷髏,你是僵尸。”說完,全組沸騰。
最后來說說吳一松的嘴。
上周,吳一松坐在我們前面,劉鐮浦特別關注吳一松,“呵呵呵……”他又開始笑了,告訴我,“你發(fā)現(xiàn)沒有,吳一松的嘴唇是黑的。”還沒等我看清楚,他繼續(xù)說著,“我知道,他為什么要叫吳一松,姓吳是因為嘴唇烏,所以叫烏一松!喝喝……”
坐在這個幽默大師的旁邊,每天笑也得笑,不笑也得笑。
這篇作文出自初一上學期一學生之手,較為生動地描寫了具有個性特征的同學。但是,文章明顯存在一些不足。在小組同學和老師的共同評判下,該生總結出了主要的不足:一是標題吸引力不夠,表意含混;二是文章的過渡太隨意,缺乏技巧;三是刻畫傳神人物的力度不夠,缺乏傳神的細節(jié)描寫;四是開頭和結尾呼應不起來,沒有點題;五是對女同學的描寫善意不夠,對同學不尊重。
針對作文所凸顯的共同不足,我以此作文為例,在共同修改中告訴學生最基本的作文修改、升格常識。
修改作文題目,可從以下五個角度去考慮:①新奇語,改換約定俗成的說法,如《一覺醒來是黑夜》;②流行語,巧用當今社會流行的語句,如《慘敗,體育委員太不給力》;③關鍵詞語,用關鍵詞語作題目來彰顯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如《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④比喻句,用比喻句巧妙地表達文章要表達的意思,如《爸爸的花兒落了》;⑤疑問句,用一個疑問句作題目來引起讀者的思考,如《我真的長大了嗎?》。
修改細節(jié),就是使描寫細節(jié)的語言生動起來。寫人的傳神細節(jié)應該努力做到:①外貌個性,抓住人物某一外貌特征,通過生動的語言“放大”其特征,以突出人物特別的外表,給人巨大的視覺沖擊力;②神態(tài)特別,抓住人物某一面部表情特征,通過多種修辭手法大寫特寫,描繪出人物喜怒哀樂的面部情感;③動作夸張,描摹出人物與眾不同的動作情態(tài),把動作所隱含的內(nèi)心情感和動作的形態(tài)、幅度、力量等予以夸張地刻畫;④語言“變態(tài)”,抓住人物語言與常人不一樣的情態(tài),亦即語言情態(tài)的改變,以達到令人忍俊不禁的效果,比如小沈陽的語言;⑤心理瘋狂,結合人物此時此景的心理感受,用形象化的語言寫出人物瘋狂的內(nèi)心世界,以渲染人物復雜而豐富的情感。
修改文章的開頭,要讓開頭達到“開卷之初,當亦奇句奪目,使之一見而驚,不敢棄去”。不妨從以下三種方式去思考:
①異峰突起。起筆似空曠原野凸起一座入云的山峰,讓讀者感到驚嘆。
②排比增勢。起筆用一組語氣強勢的排比句,既巧妙地點出了文章的內(nèi)容,又傾瀉出了翻江倒海的情感,引發(fā)讀者強烈的閱讀興趣。如作文《愛是來自遠方的聲音》的開頭:“當你與江水做最親的接觸時,會詫異于一聲最剛強的巨響;當你與湖面做最親的貼近時,會感慨于一聲最曠達的嘆息;當你與大地做最親的擁抱時,會驚奇于一陣震天動地的怒吼?!?/p>
③寫景怡人。起筆用一段飽含情感的美景來激發(fā)讀者的興趣,引起讀者強烈的閱讀欲望。如作文《因為有了期盼》的開頭:“窗外的雨聲依舊,似珍珠落入玉盤般清脆悅耳。聆聽著淡淡的雨聲,透過朦朧的雨簾。我似乎看見草堂下有一位身穿古裝的老人……”
修改文章的結尾,要像明朝謝榛所說“結句當如撞鐘,清音有余”。還要像清朝李漁所說的“終篇之際,當以媚語攝魂,使之執(zhí)筆留連,若難遽別”?;镜囊笫乔擅铧c題、畫龍點睛、余音繞梁。為此,也提供三種方法供學生參考:
①回味無窮式。結尾的語言并不直接表明什么,而是通過一些語言、動作、神態(tài)、心理等的描寫讓讀者想象回味。如一篇寫母愛文章的結尾:
我摁亮了燈,母親走進了房間,見我沒有睡意,轉(zhuǎn)過身嘆了一口氣,幫我收拾床上的書。當她準備跨出房門時,我叫住了她,說道:“對不起,媽媽?!?/p>
媽媽聽了,欣慰地笑了,說道:“明天好好考,快睡吧!”
②排比抒情式。最后用一組排比句,一方面抒發(fā)自己的強烈情感,表達自己寫作此文的主旨;另一方面又巧妙地收束全文,照應開頭和題目。如作文《因為有了期盼》的結尾:“因為有了期盼,人們才有了希望;因為有了期盼,杜甫、岳飛、魯迅才會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偉大胸襟;因為有了期盼,中華民族經(jīng)過五千年的坎坷才屹立于東方?!?/p>
③比喻融情式。文章結尾用一兩個飽含深情的比喻句來巧妙地表達自己的內(nèi)心情感,使得作者的情感隱而顯,無而有,似山中清泉汩汩而來,而不用大實話給人以直白無味之感。如一篇寫父愛的文章結尾:“愛就是這么簡單,無影也無痕。我要將那杯清茶定格心中,讓那一抹深邃的綠成為我人生背景上一道絢麗的風采……”
至于修改文章的過渡句,要盡量避免“先說”、“其次”、“再說”之類的語句,要能夠巧妙地使用承上啟下的句子,使得上下文之間銜接自然,渾然一體。
有關文章擬題、開頭、結尾、過渡和細節(jié)描寫的方法多如牛毛,但對初一學生來講,應該淺顯易懂,了解即可。作文技巧、秘訣、按鈕之類的書可謂鋪天蓋地,記些技巧名詞是次要的,關鍵要讓學生在習作和修改時多用。因此,安排給學生專門修改作文的課堂時間,讓每位同學針對自己作文的不足在原文上修改,之后在組內(nèi)交流再修改,老師也適當給予指導,改后抄正完善。一篇作文至少三個回合,即宏觀修改、微觀修改和校正。作文不求數(shù)量,不求寫過多少種類型的作文,而求寫作的質(zhì)量,求學生作文后的收獲。
【升格作文】
我們班的“聲煞”
“呵——呵——呵……”一聽這笑聲,就知道是我們初一九班劉鐮溥同學的,不知道他發(fā)現(xiàn)什么新鮮東西,又在用那怪怪的笑聲煞人。
劉鐮溥是我的同桌,他有著一雙水汪汪的碩大眼睛,最有特色的還是他的發(fā)型,從側面看過去,像一只老鷹的嘴正在啄他的頭。
它的身材,我都不知該怎么說了,瘦吧,不很瘦,胖吧,有點兒,就算是一個亞健康的身材吧。他很愛笑,笑聲很特別,有時像打嗝“嗝——嗝——嗝……”,有時又像磁帶卡住了似的“喝——喝——喝……”,同學們都覺得他的笑聲像幽靈,聽起來讓人周身起雞皮疙瘩,可他卻認為自己像小姑娘笑得那樣清脆甜蜜。他走路總是連蹦帶跳的,不管是進教室還是出教室,十足一個會走路的肉球。劉同學還非常幽默呢!“黃同學像女鬼”,“鐘同學是僵尸”,“吳一松是黑嘴”……都是他水汪汪大眼睛的“杰作”,然后從他的“嗝”嘴里叫出來,讓人不知所措,有些失魂落魄。
黃同學怎么像女鬼呢?這是劉鐮溥特別的眼力所致。黃同學其實沒什么特別,兩個眼睛,一個鼻子,一張嘴,皮膚特白,過肩膀的長頭發(fā),加上她黑黑的眼珠,劉同學就用他世界上最好的眼睛看出黃同學是“女鬼”。他還說,在這里說小黃同學絕無惡意,這是貶義褒用,說明你皮膚好呀。一次歷史課上,小黃同學因為沒帶書,被罰站,她靠墻邊站著,目不轉(zhuǎn)睛地盯著老師,“呵——呵——呵……”小劉同學小聲笑起來,“我,我覺得黃同學,呵——呵——呵……像女鬼,呵——呵……”我忍俊不禁,沒想到他的汪汪大眼特有觀察力。從此,我也有意無意開始注意黃同學。那是一天午休,我無意瞟了一眼黃同學,我的媽呀!活靈靈一女鬼:她頭向右側著,右手伸直抓住桌子前邊,上半個身子趴在桌子上,露出有留海的半邊臉,面如紙白,一動也不動,可把我嚇出了一聲冷汗。
他叫鐘同學為僵尸純粹是胡言亂語。鐘同學是我們小組的一員。一天下午,我們學習小組一起討論組名,大家爭論了很久也不知叫什么好。有人異想天開地吼了一聲“骷髏王”,小劉不是有一只骷髏筆嗎?只見他拿起筆,把筆上的一個英語單詞寫下來,說那就是骷髏的意思,并想當然在單詞的后面加上了“s”,代表骷髏們。鐘同學不冷不熱地扔來一句“你們是吧,我不是”。劉鐮溥聽了,一本正經(jīng)地說:“我知道,你不是骷髏,是僵尸。”說完,全組沸騰?!澳銘{什么說我是僵尸?”鐘雨辰大吼。“你那么高,那么瘦,臉那么瘦白瘦白的,兩腮居然凹了進去,還是有點像僵尸哈!”小劉的眼力真是不可思議,平白無故地把一個大美女看成是僵尸,佩服佩服?。∑鋵嵥恰班谩谩谩钡男β暫湍曲椬彀l(fā)型,以及笑的時候那腮幫直鼓的臉才更讓發(fā)笑,仿佛是一只龐大的牛頭馬面來到眼前,搞得我膽顫心驚的,有時候晚上還不敢一個人睡覺呢!
吳一松的嘴也沒有那么黑的!上周,吳一松坐在我們前面,劉同學特別關注吳一松,老是不看老師就看吳同學,好像吳一松身上有黃金萬兩在熠熠生輝?!昂恰恰恰彼珠_始笑了,“你發(fā)現(xiàn)沒有,吳一松的嘴唇是黑的,他為什么是黑嘴唇呀?”還沒等我看清楚,他繼續(xù)說著,“我知道了,他為什么要叫吳一松,姓吳是因為他嘴唇烏,所以叫烏一松!呵——呵……”他居然陶醉似地笑得把他的鷹嘴頭放到后排的桌子上,兩只手還不停地打著自己的胸口,似乎馬上就要背氣了。這時的劉同學最搞笑,完全是大猩猩的絕佳表演,那胡亂揮動的手,那圓滾滾的肚皮,活脫脫一只興奮的猴子。
坐在這個幽默大師的旁邊,每天笑也得笑,不笑也得笑。有“聲煞”在我的身邊,我的初中三年何愁時間長呢!
反復修改后的文章在標題、開頭、結尾、過渡和細節(jié)描寫上有了很大變化。標題更加誘人,更能突出同學“笑聲”的特點。開頭與結尾遙相呼應,令人回味。中間加進了描寫同學的幾個細節(jié),把同學的外貌、語言和動作寫得如在眼前,讀起來幽默風趣,讓人捧腹。由于反復修改,文章的句子變得更加生動形象,記敘也顯得自然流暢,對同學的描寫也顯得友好和善了。這樣,文章的語言就形象化了,讀著文章,就有了如觸其物,如覽其景,如見其人,如聞其聲的感覺。
作文是學生之最怕,提高寫作能力,一要學生認真地寫,勤耕不輟,二要學生認真地改,通過修改提升文章的表現(xiàn)力。但改必須有法,有科學高效的指導,如果僅讓學生盲目地改,那一定是毫無價值的瞎折騰。文章做得好不好,屬于巧拙問題;巧拙關乎天才,不是可以教得來的。如何才能做成一篇文章,這是規(guī)矩范圍內(nèi)的事,規(guī)矩是可以教可以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