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國強 楊健
數(shù)字化X線攝影(DR)技術在影像檢查中的應用極大地改善了X線照片和圖像質量,移動數(shù)字化X線攝影(DR)的投入使用,使得床旁X線攝影的照片質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已經(jīng)成為放射科日常工作中越來越重要的一部分,而且為臨床成功搶救患者生命提供快捷準確、高質量的X線影像依據(jù),是放射科技術人員的首要任務。本文回顧性分析、總結200例床旁數(shù)字化X線攝影(DR)的影像資料,探討移動數(shù)字化X線攝影(DR)的臨床應用價值和技術優(yōu)勢。
1.1 一般資料 本文搜集我院在2010年7月~2011年7月200例患者的影響資料,其中男137例,女63例,年齡3~93歲,平均年齡(47.6±1.3)歲。共攝片201張,其中胸片189張,骨盆7張,四肢5張。
1.2 儀器設備 島津移動式數(shù)字攝影X線系統(tǒng)MUX—100DJ。攝影后圖像發(fā)送至東軟公司醫(yī)院RIS系統(tǒng)。
1.2 方法 攝影前輸入患者的相關資料,并與患者或其家屬進行溝通, 以獲得良好的配合;清除患者被照部位可以移動的體表異物,設計投照體位、曝光條件(50~85千伏,5~20毫安秒,焦-片距為90~100cm),并做好“左”或“右”的標記,曝光后直接在機上對圖象進行窗寬、窗位、翻轉等圖象后處理,然后通過數(shù)據(jù)線上傳到東軟公司醫(yī)院RIS系統(tǒng)。
1.3 評定方法 根據(jù)1993年《全國放射科QA—QC學術研討會紀要》的標準評定甲、乙、丙級片和廢片[1]。運用DR后處理技術進行細微調整,分別評出甲級片、乙級片、廢片。甲級片:影像清晰、位置合適、無人工偽影,滿足診斷要求。乙級片:影像較清晰、位置欠佳、可見人工偽影,但可以滿足診斷要求。丙級片:影像欠清晰、位置欠佳、可見人工偽影,不能滿足診斷要求。廢片:影像模糊、位置不好、或有大量偽影,需要重照。
甲級片89例90張,甲級片率為44.5%;乙級片105例105張,乙級片率為52.5%;丙級片6例6張,丙級片率為3%,沒有廢片。12張照片由于個體差異及呼吸運動偽影致圖像不理想,即刻根據(jù)具體情況修改投照條件重照,以便采集符合臨床要求的高清晰照片。
3.1 床旁移動數(shù)字化X線攝影(DR)的成功率 床邊攝影的主要對象是危重急診患者、復合性外傷、行牽引不易搬動者、術中或術后患者等,傳統(tǒng)X線床邊攝影,由于受多種因素的制約使影像質量難以保證,攝片形成過程的時間長,重照率高。隨著移動DR新一代的成像技術的臨床應用,由于其操作方便,成像速度快,圖像質量好,能滿足臨床需求,有著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應用日益廣泛[2]。DR有利于技術員能馬上觀察到一次曝光成功與否,如果因為各種原因造成的不符合診斷要求的圖像,可馬上進行二次攝影,節(jié)省了技術人員在科室與病房之間來回沖洗膠片及回饋信息的時間,且不會產(chǎn)生廢片。在顯示屏上的圖像,經(jīng)過圖像后處理后,在病房里臨床醫(yī)生可以馬上看得到,為臨床危急重患者的治療提供了及時、準確的影像依據(jù)。
3.2 移動數(shù)字化X線攝影(DR) 是曝光后利用平板探測器將其接收穿過所攝人體部位的X線信息直接轉換成數(shù)字信號,由計算機處理后即時獲得具有數(shù)字化的影像,并立即顯現(xiàn)在顯視器上的一種攝影方式,其核心部件是平板探測器[3],在曝光后5秒鐘即可顯示影像。系統(tǒng)配有可移動平板探測器以及可分拆移動濾線器,輕便耐用。而且DR系統(tǒng)穩(wěn)定性好,可靠性高,故障率極低。整機采用電瓶助力,移動輕便,出診快速及時。
3.3 床旁移動數(shù)字化X線攝影(DR)影像質量高,有強大的圖像后處理功能,明顯減少漏診、誤診。DR的圖像質量可以通過圖像灰階與窗位的調整,提高影像的密度分辨率和空間分辨率,可以放大和縮小,可以邊緣銳化、反轉,清晰顯示影像的細節(jié)部分,使軟組織的層次感明顯增強。
3.4 床旁移動數(shù)字化X線攝影(DR)工作效率高,為急危重患者、不宜搬動患者提供了便捷、安全的診療服務。移動數(shù)字化X線攝影(DR)攝影X線劑量僅為傳統(tǒng)X線的1/2左右,攝影條件的寬容度增加,最大限度減少重照次數(shù),明顯減少了患者和工作人員的受輻射劑量[4]。特別是急危重患者和嬰幼兒,因為他們不能自主控制自己的動作和呼吸,不能配合攝影需要的動作要求。這樣,我們可以采取高千伏,高毫安,短曝光時間進行攝影,縮短X線曝光時間,減少因肢體運動導致影像模糊的情況,以獲得較高質量的照片,大大的提高了一次曝光成功性,降低了患者和醫(yī)護人員的受照射劑量,降低了設備的工作強度,延緩X機的使用壽命,降低了設備成本。
3.5 床旁移動數(shù)字化X線攝影(DR)系統(tǒng)操作簡便,患者資料和圖像存儲方便,傳送快捷還有利于遠程診療,與醫(yī)院的RIS系統(tǒng)連接,真正實現(xiàn)放射科影像的信息化管理。
[1]中華放射學雜志編委會.全國放射科QA—OC學術研討會紀要[J].中華放射學雜志,1993,27(3):682.
[2]覃延.移動DR系統(tǒng)在床旁骨骼系統(tǒng)攝影中的應用[J].當代醫(yī)學.2011.17(19):16-17.
[3]袁聿德.醫(yī)學影像檢查技術[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2(2):115.
[4]祁吉,高野下雄.計算機X線攝影[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