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宏偉,白云天,魏宇宸
(嫩江尼爾基水利水電有限責任公司,黑龍江 齊齊哈爾 161005)
混凝土結構滲漏處理,既是對混凝土裂縫和結構縫等滲漏通道進行封堵或引流?;炷两Y構肉眼可見裂縫有淺表裂縫和貫穿性裂縫,淺表裂縫由于存在于混凝土表面,沒有形成滲漏通道,也不會影響混凝土結構正常使用,而貫穿性裂縫在混凝土內部已經形成了滲漏通道,處于上游水位以下就會發(fā)生滲漏,處理混凝土裂縫比較成熟的方法有:
1)表面處理法:包括表面涂抹和表面貼補法,表面涂抹適用范圍是漿材難以灌入的細而淺的裂縫,深度未達到鋼筋表面的發(fā)絲裂縫,不漏水的裂縫,不伸縮的裂縫以及不再活動的裂縫。
2)填充法:用修補材料直接填充裂縫,一般用來修補較寬的(寬度小于0.3 mm)、深度較淺的裂縫,其優(yōu)點是作業(yè)簡單,費用低。
3)灌漿法:此法應用范圍廣,從細微裂縫到大裂縫均可適用,處理效果好。
4)結構補強法:因超荷載產生的裂縫、裂縫長時間不處理導致的混凝土耐久性降低、火災等原因造成裂縫影響結構強度的可采取結構補強法。
河床式廠房發(fā)生滲漏的裂縫一般為貫穿裂縫,故采用灌漿法比較切合實際情況,廠房漏水問題較輕的結構縫也可灌漿處理。依據各種漏水處結構特征的區(qū)別,擬采用幾種不同的處理工藝分別予以處理,其詳情如下:
大型混凝土工程在施工中產生部分裂縫難以避免,如果是淺表裂縫,在不影響強度、不發(fā)生滲漏的情況下,可進行簡單的表面處理;如果發(fā)展成為貫穿性裂縫則可能影響結構強度和穩(wěn)定,必須進行處理。施工縫是混凝土澆注過程中分層澆注的接縫,可能由于結合面處理不當造成接縫不嚴而滲漏。裂縫、施工縫一般不是因超荷載產生的,不會繼續(xù)發(fā)展,故采用灌漿封堵法最為合適,其施工步驟如下:
1)騎縫開“U”型槽,槽寬 15—20 cm,深 10—20 cm,(現(xiàn)場可根據結構體鋼筋分布情況適當調整),開槽長度視滲漏水情況而定。
2)用高壓水或帶水鋼刷將“U”型槽內殘留的砂粒和粉塵清洗干凈。
3)沿“U”型槽底部裂縫用電錘以30~50 cm間距鉆孔,孔深 3~4 cm,孔徑 1.2~1.4 cm。
4)將注漿管埋入孔內,在槽底封堵第一層防水寶砂漿,厚度為5~7 cm。防水寶砂漿配比(按質量):
防水寶∶細砂∶水=1∶0.8∶0.4。
5)待第一層封堵完成3~5 d后(錘擊封堵層不出現(xiàn)開裂或脫落時)進行化學灌漿。灌漿順序為:橫縫自左至右或自右至左都可行;立縫則采用由下至上的順序,灌漿漿液主要有水玻璃、丙烯酸鹽、水溶性聚氨酯、彈性聚氨酯等,目前應用較多的是聚氨酯類,聚氨酯技術指標見附表1。
6)1~2 d后鑿除注漿管,用防水寶砂漿把表層封堵,找平表面。
化學灌漿與基礎帷幕灌漿存在著相同點和不同點?;瘜W灌漿和基礎帷幕灌漿都不能對所灌部位的內部情況有詳細的了解。基礎帷幕灌漿屬隱蔽工程,施工中難以準確掌握灌漿程度,所以只能依靠灌漿壓力進行控制。而化學灌漿存在自由面,除了可以用灌漿壓力控制灌漿量外,還可以用分序灌漿法,即將所埋設的灌漿頭分為奇偶序列(假如一條縫上安裝了10個注漿頭,那么1,3,5,7,9為奇數序列,其它為偶數序列),灌漿時從其中一序開始,若另一序列注漿頭出漿,就說明此段基本達到了所需灌漿量,這時立即結扎出漿管,停止注漿,并結扎注漿管,再接著對下一個注漿頭注漿。
結構縫是結構體間預留的伸縮變形縫,結構體澆注施工時在結構縫中間安裝了止水材料,但是在澆注或不均與沉降過程中有少部分止水材料出現(xiàn)移位等情況,都會造成結構縫的滲漏。結構縫一般上下左右貫通,縱向垂直貫通上下幾層,橫向貫通主副廠房。鑒于這種情況,結合以往施工經驗,強行完全封堵滲漏量大的結構縫是不可行的。因為滲漏量大的結構縫灌漿難度較大,而且較大的伸縮變形容易拉開灌漿材料,使灌漿材料失效。應采用堵、導相結合的方法,將水堵到一二個點,然后導入排水地漏,這樣既解決了結構縫漏水浸泡周圍墻面的問題,滲漏水被有序引導至排水溝,又保證了附近設備和電纜的安全。其施工步驟如下:
1)騎縫開“U”型槽,槽寬 15~20 cm,深 10~20 cm,(現(xiàn)場可根據結構體鋼筋分布情況適當調整),開槽長度視滲漏水情況而定。
2)用高壓水或帶水鋼刷將“U”型槽內殘留的砂粒和粉塵清洗干凈。
3)漏水嚴重的結構縫處理。
①在“U”型槽內埋置直徑6~10 cm(據開槽尺寸和滲漏量而定),長度為開槽長度的PUC管至排水溝(PUC管沿其軸線劈為兩半,取一半扣放在所開鑿“U”型槽的底部)。
②用防水寶砂漿將所埋PUC管封堵在槽底,封堵層厚度為5~8 cm,待該層防水寶砂漿達到一定強度(即用手指輕壓不出現(xiàn)凹坑)時,用灰刀將該層防水寶砂漿沿結構縫切一條寬度0.5 cm,深度為砂漿厚度的縫,縫間用嵌縫膠密封。
③以上工序完成2~3 d后,檢查是否存滲漏點,確定無任何滲漏后安裝止水橡膠板,先用少量防水寶凈漿涂擦底層,然后一邊貼止水橡膠板一邊用防水寶砂漿將橡膠板封閉于結構縫內,最后把槽找平。
防水寶凈漿配比(按質量):防水寶∶水=1∶0.4
④待防水寶砂漿封堵找平層達到一定強度時,用灰刀將該層沿結構縫切一條寬度0.5 cm,深度為砂漿厚度的縫,縫間用嵌縫膠密封。
4)輕微漏水的結構縫處理可參照裂縫的灌漿方法。
蜂窩孔洞的產生主要是混凝土澆注時振搗不到位產生的,處理蜂窩孔洞宜采用如下方法:
1)鑿開蜂窩墻面表層,深度5~8 cm。
2)在蜂窩孔洞較嚴重部位用電錘鉆孔并埋設灌漿管(數量依滲漏程度而定)。
3)用防水寶砂漿進行第一層封堵,厚度為3~4 cm。
4)待第一層封堵完成3~5 d后(錘擊封堵層不出現(xiàn)開裂或脫落時)進行化學灌漿。
5)1~2 d后鑿除注漿管,用防水寶砂漿把表層封堵,找平表面。
曾經發(fā)生滲漏的裂縫,由于析出物的硬化堵塞了滲漏通道,使?jié)B水的裂縫停止?jié)B水,處理已停止?jié)B漏的裂縫,可保證在高水位情況下不再次發(fā)生滲漏。處理步驟如下:
1)鑿除墻面鈣化物質及墻體裝飾面。
2)按蜂窩與麻面兩種情況劃分類別。即用工具一邊鑿一邊觀察,肉眼可觀察到不密實混凝土體深度超過5 cm的部位必須做蜂窩處理,反之做麻面處理。
3)蜂窩處理。①鑿開蜂窩墻面表層,深度5~8 cm;②用帶水鋼刷把鑿開面清洗干凈;③在蜂窩孔較嚴重部位埋設灌漿管;④用防水寶砂漿分2~3次封堵;⑤灌注化學止水漿液。
4)麻面處理。①人工將麻面墻面鑿毛;②用帶水鋼刷將鑿毛面雜物清洗干凈;③防水寶凈漿剮墻2遍。
5)把所施工過的墻面用白灰刷白,保持墻面整潔美觀。
通過對混凝土結構裂縫和結構縫的灌漿和引流處理,可以較好地堵截滲漏通道,阻止?jié)B漏,工期短,起效快,是目前處理混凝土裂縫的主要方法。但是,在具體應用過程中,還應將引流作為灌漿的補充措施,二者結合使用才會較好地處理河床式廠房的滲漏水問題。另外,滲漏水析出的鈣質容易使排水溝排水不暢,甚至堵塞排水口,所以電站廠房的滲漏排水系統(tǒng)應定期疏浚,保證在滲漏水無法完全封堵的情況下可以通過排水系統(tǒng)排出。無論是哪種裂縫處理方法,都是裂縫產生后被動地處理,近年有很多河床式電站蓄水前在上游面涂刷防水涂料的做法取得了很好的防滲效果,這種裂縫滲水處理方法只能在蓄水之前才能使用,因此對于新建電廠很值得借鑒。
[1]水工建筑物化學灌漿施工規(guī)范[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10.
[2]陳三潮.水利水電工程化學灌漿監(jiān)理手冊[S].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8.
[3]薛觀芳,李景成.水工混凝土結構裂縫的危害與控制分析[J].建筑科技與管理,2010.
[4]魏濤,李珍,董建軍.化灌法[M].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6.
[5]陳鼎南.聚氨酯制品生產技術問答[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