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芳,戴菁,楊盼,藺萬煌
(湖南農(nóng)業(yè)大學(xué)生物科學(xué)技術(shù)學(xué)院,湖南 長沙 410128)
維生素C(Vitamin C)又叫L-抗壞血酸(Ascorbic Acid),是一種水溶性維生素,廣泛參與機(jī)體的氧化還原反應(yīng),具有多種重要的生理功能。國內(nèi)外對Vc的研究較多,但主要集中在測定方法及Vc理化性質(zhì)的分析方面。而人體不能合成維生素C,必須由食物供給[1]。本研究以橙汁加工條件為切入點,探究不同加工條件對Vc含量的影響及其變化規(guī)律,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Vc損失,旨在為橙汁加工中控制Vc損失提供理論依據(jù)及工藝參數(shù)。
以長沙市售的大小相同、同一批采摘的新鮮橙子為原料。
橙汁的加工過程包括新鮮橙子挑選、去皮暴露、快速清洗、熱燙消毒、壓榨打漿、自然澄清、上清液裝袋、密封、橙汁滅菌、短時冷藏保存[2]。為考察加工流程對橙汁中Vc含量損失的影響,分別在去皮暴露、熱燙消毒、壓榨打漿、橙汁滅菌4個環(huán)節(jié)中設(shè)置不同的處理。
1.3.1 去皮暴露工序 挑選新鮮完整的橙子去皮后,分為4組,每組將50g橙子分別放在空氣中暴露 0,15,30,45 min,然后測定各組橙子的Vc含量。
1.3.2 熱燙消毒工序 將清洗后的橙子分別進(jìn)行不同的熱燙處理,每處理為50g。熱水熱燙處理分別為在溫度40,60,80,100℃下水浴加熱,均分別加熱2,4,6,8 min;微波熱燙處理使用美的家用微波爐,分別在40%,60%,80%,100%火力下均分別加熱 20,40,60,80,100,120s。然后分別測定各處理橙子的Vc含量。
1.3.3 壓榨打漿工序 將熱燙處理后的材料分為4組,每處理為50g。在加入0.03%植酸和不加入植酸的條件下用研磨法打漿和攪拌機(jī)法打漿,然后分別測定各組橙汁的Vc含量。
1.3.4 橙汁滅菌工序 將橙汁灌裝于復(fù)合軟包裝袋中,采用真空包裝機(jī)(真空度0.08 MPa)抽真空密封[3]。包裝好的果汁分別在 85,90,95,100℃的熱水中均分別殺菌 5,15,25,35 min,然后測定橙汁的Vc含量。
采用2,6-二氯靛酚滴定法[4-5],對經(jīng)預(yù)處理的試驗材料進(jìn)行Vc含量測定。所有處理與測定均重復(fù)3次。
去皮處理中橙子暴露的時間不同,Vc的損失率明顯不同。從表1可以看出,隨暴露時間的延長,Vc含量逐漸降低,損失率也隨之增大。暴露時間為30min時,Vc含量損失嚴(yán)重,損失率為37.02%,比暴露15 min多損失24.86百分點;45 min時的Vc含量與30min的含量相差不大。這主要是處理過程中橙子物料廣泛接觸空氣,氧氣是造成不穩(wěn)定的營養(yǎng)素Vc發(fā)生氧化的關(guān)鍵因素,且30min的暴露時間是Vc保存的極限。
表1 不同暴露時間橙子的Vc含量及損失率
不同的熱燙方式對Vc含量影響較大。由表2可知,在熱水熱燙過程中,隨著溫度升高以及熱燙時間的延長,橙汁的Vc損失率逐漸增大。加熱2 min時,溫度每升高20℃,Vc分別損失3.13,2.80,2.98百分點。溫度40℃時,加熱時間每增加 2 min,Vc分別損失 6.92,5.35,5.42 百分點。說明隨著溫度的升高和時間的延長,熱水熱燙處理的Vc含量逐漸降低。
表2 經(jīng)熱水熱燙后橙子的Vc損失率 %
由表3可知,微波熱燙對Vc的損失較熱水熱燙低。在20s微波時,微波火力每增加20%,Vc分別損失10.16,6.80,1.21百分點,說明40%火力為最佳微波火力。在40%微波火力下,加熱每增加 20s,Vc分別損失 -4.14,-0.25,5.58,5.06,2.92百分點。說明以40%火力微波熱燙40~60s較適宜,此時Vc含量損失小甚至無損失,而且有的還有所提高,分別提高1.09%,1.34%。
表3 經(jīng)微波熱燙后橙子的Vc損失率 %
不同的壓榨打漿方式對橙汁Vc含量也有一定的影響。由表4可知,加入0.03%植酸后,研磨打漿時的Vc損失率僅為2.73%,比攪拌機(jī)打漿低10.71百分點。未加植酸時,研磨打漿的Vc損失率比攪拌機(jī)打漿低7.54百分點。因此,研磨打漿與攪拌機(jī)打漿的Vc損失率相比,無論是否加入植酸,均是研磨打漿的Vc損失率小于攪拌機(jī)打漿的損失率,平均少損失9.13百分點。這是由于攪拌機(jī)的攪拌頭中的金屬離子對Vc的氧化作用有干擾,因此,使用該方式對Vc的損失較大。無論是研磨打漿還是攪拌機(jī)打漿,均是加入0.03%植酸的Vc損失率遠(yuǎn)小于未加植酸的損失率,平均少損失48.91百分點。因植酸是天然抗氧化劑,添加0.03%植酸后可控制橙子打漿中的Vc損失,從而可起到保護(hù)劑的作用。
表4 經(jīng)不同壓榨打漿工序后橙汁Vc的損失率 %
從表5可以看出,不同滅菌條件對橙汁Vc損失率均有一定的影響。滅菌時間為5 min時,滅菌溫度為95℃的Vc損失率較85,90,100℃分別低11.89,0.45,3.11百分點;滅菌時間為15 min時,滅菌溫度95℃的Vc損失率較85,90,100℃分別低12.76,0.32,7.76百分點;滅菌時間為25 min時,滅菌溫度為95℃的Vc損失率較85,90,100℃分別低 13.25,0.66,8.41 百分點;滅菌時間為35 min時,滅菌溫度為95℃的Vc損失率較 85,90,100℃分別低 13.42,1.50,8.43 百分點,說明滅菌最佳溫度為95℃。滅菌溫度為95℃,滅菌時間為15 min的Vc損失率較5,25,35 min分別低5.43,0.99,4.65百分點。所以,橙汁Vc損失率最小的滅菌條件是95℃滅菌15 min,損失率僅為3.02%,且橙汁經(jīng)過保溫檢驗,產(chǎn)品質(zhì)量很好,無敗壞癥狀。
表5 不同滅菌條件下橙汁的Vc損失率 %
以往研究探討空氣對Vc含量的影響,通常設(shè)天數(shù)為變量[6]。而本試驗設(shè)分鐘數(shù)為變量,探究短時間內(nèi)空氣暴露對Vc含量變化的影響,結(jié)果表明,橙子去皮處理過程中,暴露空氣30min,Vc損失嚴(yán)重;30min以后,橙子的Vc損失率變化小。在處理過程中由于橙子物料廣泛接觸空氣,氧氣使不穩(wěn)定的Vc發(fā)生氧化作用,因此,30min的暴露時間是橙子去皮暴露的極限。一般研究認(rèn)為,熱燙工序會促進(jìn)水果中Vc的氧化作用,隨著加熱溫度的升高,氧化速度加快[7-8]。本試驗結(jié)果表明,熱水熱燙處理中隨著溫度的升高和時間的延長,橙子的Vc損失率逐漸變大。但高愿軍等[3]研究表明,高溫短時熱燙會使水果中的Vc含量有所提高。本研究也表明,在微波熱燙工序中,40%火力微波熱燙40~60s,可使Vc含量提高1.09%~1.34%。微波對Vc的保護(hù)效果可能與物料內(nèi)部加熱、升溫迅速、干燥時間短有關(guān)[9-10],同時,Vc在微波熱燙中無水溶物損失,且在熱燙過程中酶的活性得到充分抑制[7]。其還可能與橙子中還原性成分增加、結(jié)合態(tài)成分被釋放出來等因素有關(guān)[11]。
有研究表明,抗氧化劑能夠控制水果打漿中Vc的損失,植酸作為一種天然食品抗氧化劑,對水果中Vc具有保護(hù)作用[12]。這與本試驗中在橙子上的應(yīng)用相一致。此外,本試驗還改進(jìn)了試驗方案,進(jìn)一步探討了研磨法與攪拌機(jī)打漿法對橙汁Vc損失的影響。結(jié)果表明,研磨法對Vc損失的影響小,而攪拌機(jī)的金屬攪拌頭中的金屬離子對Vc的氧化作用造成干擾[13]。高愿軍等[3]研究表明,草莓在90℃下滅菌15 min效果最好。而本試驗的橙汁滅菌,采用95℃滅菌15 min時滅菌效果最好,損失率僅為3.02%。這可能與不同水果類型及成熟度差異有關(guān)。
根據(jù)本試驗結(jié)果,可得出橙汁加工的最佳工序及參數(shù)為:新鮮橙子挑選→去皮暴露(暴露時間小于30min)→快速清洗→熱燙消毒(40%火力微波熱燙40~60s)→壓榨打漿(加入0.03%植酸且使用研磨法)→自然澄清→上清液裝袋→密封→滅菌(95℃熱水滅菌15 min)→短時冷藏保存→成品。
[1]閻樹剛,韓濤.果蔬及其制品中維生素C測定方法的評價[J].中國農(nóng)學(xué)通報,2002,18(4):110-112.
[2]梁杰,趙福詩,遇艷萍,等.速凍與緩凍貯藏對不同成熟度海紅果主要化學(xué)成分的影響 [J].內(nèi)蒙古農(nóng)業(yè)科技,2012(1):44-46.
[3]高愿軍,熊衛(wèi)東,許克勇,等.草莓汁加工過程中Vc變化及其控制的研究 [J].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xué)學(xué)報,2004,32(6):90-94.
[4]李澤鴻,管玉兵,練榮偉,等.三種方法測定蒼耳Vc含量的研究[J].北方園藝,2011(1):200-202.
[5]趙曉梅,江英,吳玉鵬,等.果蔬中Vc含量測定方法的研究[J].食品科學(xué),2006,27(3):197-199.
[6]車振明.紅棗中Vc的提取及穩(wěn)定性研究[J].食品工業(yè)科技,2000,21(2):27-29.
[7]李華.Vc穩(wěn)定性研究[J].食品科學(xué),1989,10(9):3-5.
[8]高愿軍,高晗,郝莉花,等.山楂加工中還原型Vc和氧化型Vc 含量變化的研究 [J].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xué),2006,39(1):206-209.
[9]杜存臣,顏惠庚.高壓脈沖電場靜態(tài)殺菌系統(tǒng)的研制[J].食品基礎(chǔ)科學(xué),2008,29(5):245-247.
[10]郝莉花,張鑫,吳曉宗.獼猴桃醬加工中還原型Vc和氧化型 Vc變化的研究[J].河南農(nóng)業(yè)科學(xué),2005(1):52-55.
[11]Summer J L.Ascorbic acid retention in foods[J].J Food Nutrition,1983,40(1):43-48.
[12]趙玉生,于然.植酸的食品保鮮機(jī)理及應(yīng)用[J].中國食品添加劑,2007(1):147-150.
[13]張杰,謝英荷,李延亮,等.重金屬元素鉛對茄果類蔬菜生長狀況及品質(zhì)的影響 [J].山西農(nóng)業(yè)科學(xué),2010,38(4):18-2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