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剛
(四川省綿陽市人民醫(yī)院麻醉科,四川 綿陽 621000)
剖宮產(chǎn)術以往多采用連續(xù)硬膜外麻醉,目前越來越多的醫(yī)院采用脊髓麻醉[1]。眾所周知,脊髓麻醉操作簡單,起效快速,效果確切是其優(yōu)點,但是體循環(huán)低血壓是其常見的并發(fā)癥,這嚴重威脅產(chǎn)婦及胎兒的生命安全。已嘗試許多技術來防治脊髓麻醉后低血壓。其中,最重要的保持子宮左傾位避免仰臥位低血壓綜合征,但其效果仍不理想。液體擴容亦可作為防治脊髓麻醉后低血壓的一項措施。因此本研究將不同液體擴容方法應用于擇期脊髓麻醉下行剖宮產(chǎn)手術患者,探討不同液體擴容對剖宮產(chǎn)脊髓麻醉后低血壓防治效果的影響,為臨床安全實施此類麻醉提供依據(jù)。
1.1 一般資料 2011年6~12月我院擇期行剖宮產(chǎn)手術孕婦80例,年齡19~40歲,ASAⅠ~Ⅱ級,無脊髓麻醉禁忌證,排除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嚴重肝腎疾病、嚴重過敏性疾病。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四組各20例。四組年齡、體重、血壓、ASA分級等基線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 Ⅰ組麻醉前10分鐘開始勻速輸注復方氯化鈉100滴/分鐘;Ⅱ組麻醉即刻輸注復方氯化鈉10 ml/kg,Ⅲ組麻醉即刻輸注聚明膠肽注射液(3.2/500),10 ml/kg,Ⅳ組麻醉即刻輸注羥乙基淀粉(30/500),10 ml/kg。所有入選患者不使用術前用藥。入手術室后開放靜脈,放置18 G導管針。術中常規(guī)監(jiān)測ECG、脈搏血氧飽和度(SpO2)、脈搏、血壓?;颊呷∽髠?cè)臥位,行L3~4腰椎穿刺,腦脊液流出通暢即緩慢注入0.5%布比卡因2 ml。同時,試驗組病例實施液體加壓輸注,確保10 min內(nèi)輸完。然后患者置平臥位,立即測量上肢無創(chuàng)血壓及麻醉平面。如血壓下降超過基礎值的25%,首先調(diào)整體位,如無效則用去氧腎上腺素(商品名:新福林)提高血壓。同時記錄各組使用去氧腎上腺素的例數(shù)和劑量。如麻醉平面超過T4則剔除。
1.3 血壓測量 所用病例均測量左上肢無創(chuàng)血壓。記錄入室血壓基礎值(0 min),麻醉注藥即刻(1 min),3、6、9、12、15、20 min,之后每5 min測量一次。壓迫腹部取胎兒即給予縮宮素后立即手動測量血壓一次。用公式計算平均動脈壓=舒張壓+1/3脈壓。當收縮壓低于基礎血壓的25%診斷為低血壓[1]。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所有數(shù)據(jù)采用SPSS 13.0軟件包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及不同時間點比較采用t檢驗,低血壓發(fā)生率的比較采用卡方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四組各時點平均動脈壓比較 Ⅰ組1例因麻醉平面超過T4退出本試驗,完成試驗的病例麻醉效果良好,未用靜脈輔助藥物。從表1可見,血壓基礎值,麻醉注藥即刻,麻醉后3 min各組間平均動脈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麻醉后6、9、12、15 min各組平均動脈壓與基礎值比較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以Ⅰ組下降最為劇烈;Ⅱ、Ⅲ、Ⅳ組與Ⅰ組平均動脈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Ⅱ、Ⅲ、Ⅳ組間平均動脈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麻醉后20、25、30 min各組平均動脈壓趨于平穩(wěn),Ⅲ、Ⅳ組與Ⅰ組平均動脈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Ⅲ組與Ⅳ組,Ⅱ組與Ⅰ組平均動脈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1 四組各時點平均動脈壓比較 (mmHg)
2.2 四組低血壓發(fā)生率及去氧腎上腺素用量比較從表2可以看出,Ⅰ組低血壓發(fā)生率最高(78%),使用去氧腎上腺素的平均劑量為(310±63)μg。Ⅱ、Ⅲ、Ⅳ組低血壓發(fā)生率及去氧腎上腺素的使用量均顯著低于Ⅰ組(P<0.05)。
表2 四組低血壓發(fā)生率及使用去氧腎上腺素用量比較
剖宮產(chǎn)中無論使用脊髓麻醉還是硬膜外麻醉均易發(fā)生低血壓[2]。其中脊髓麻醉時低血壓發(fā)生率高,出現(xiàn)快。這主要是由于脊髓麻醉使傳導神經(jīng)沖動到動脈和靜脈血管平滑肌的交感神經(jīng)節(jié)前纖維麻痹,而交感神經(jīng)阻滯可以降低全身血管張力,增加靜脈容量,使血液聚于靜脈系統(tǒng),心臟前負荷降低,最終導致心輸出量下降[3]。
液體擴容療法是麻醉醫(yī)生每天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對于涉及母嬰安全的剖宮產(chǎn)麻醉更是如此。在本研究中,我們直接采用了麻醉后即刻擴容,這與預擴容相比,優(yōu)勢在于它可提高擴容效率。隨著布比卡因起效及麻醉平面的上升,周圍血管擴張的更加明顯,導致靜脈血管床容量增大,顯然此刻行急性容量填充更加合理,擴容效率也可增加[4]。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脊髓麻醉后6~15 min這個階段最容易導致低血壓。這與局麻藥布比卡因的起效時間(5~10 min)相吻合;而在20 min以后血壓趨于平穩(wěn),這可能是由于脊髓麻醉后20 min左右平面即較為固定;另一個原因可能是在短時間(10 min)內(nèi)擴容的結(jié)果。本研究中,無擴容組即Ⅰ組低血壓發(fā)生的比率高達78%,使用新福林的次數(shù)最多,劑量最大。這與Rout等的報道結(jié)果(71%)相似[5]。至于擴容液體種類的選擇,有人主張用晶體液,也有人主張用膠體液。前者的優(yōu)點在于無過敏反應,不影響凝血功能,費用低廉;后者的優(yōu)點在于擴容效力高,組織水腫少見,具有抗凝作用[6],但費用高。Park等研究提示,采用不同體積(10、20和30 ml/kg)的晶體液預擴容雖然可以減少脊髓麻醉后低血壓(67%、56%、47%)的發(fā)生率,但各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本研究(Ⅱ組)采用麻醉即刻填充10 ml/kg復方氯化鈉溶液,低血壓發(fā)生率為47%,低于Park等報道的67%[7]。這可能是由于麻醉后即刻擴容效率更高。Ⅱ組血壓降低的幅度顯著低于Ⅰ組,提示采用晶體液即刻擴容可顯著改善脊髓麻醉后低血壓狀態(tài),有利于母嬰安全。目前,也有人認為采用膠體液擴容可能更有效。Ueyama等[8]發(fā)現(xiàn)低血壓發(fā)生率在乳酸林格液擴容組高于羥乙基淀粉擴容組(75%vs 58%)。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在麻醉后15 min內(nèi),Ⅲ、Ⅳ組與Ⅰ組比較(P<0.05),Ⅲ、Ⅳ組與Ⅱ組比較以及Ⅲ組與Ⅳ組比較(P>0.05),提示脊髓麻醉即刻用聚明膠肽或者羥乙基淀粉均可改善脊髓麻醉后低血壓狀態(tài),但這兩種膠體液對防治低血壓的發(fā)生效果無差別;同樣在這個時間段內(nèi),膠體液防治低血壓的效果并不優(yōu)于晶體液。但麻醉后20 min,Ⅲ、Ⅳ組與Ⅰ組相比平均動脈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Ⅲ組與Ⅳ組,Ⅱ組與Ⅰ組相比平均動脈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在脊髓麻醉后期,膠體液改善血壓的作用持續(xù)存在,而晶體液的作用逐漸消退。出現(xiàn)這樣結(jié)果或許可以用藥效學和藥代學來解釋。眾所周知。布比卡因的作用持續(xù)時間一般為2小時左右,在這個時間內(nèi)血管擴張持續(xù)存在,而晶體液在血管內(nèi)留存時間為20~30 min,快速輸注后很快就轉(zhuǎn)移到組織間隙,常用膠體液聚明膠肽或者羥乙基淀粉的作用時間一般為3~4 h,超過了布比卡因的作用持續(xù)時間。所以復方氯化鈉擴容可以改善脊髓麻醉前期低血壓,但作用持續(xù)短,而聚明膠肽或者羥乙基淀粉可持續(xù)改善脊髓麻醉期間低血壓狀態(tài)。這提示,在臨床麻醉中應根據(jù)產(chǎn)婦的心功能狀態(tài)、術中失血量、過敏病史等具體情況來選擇擴容液種類。
[1]Lee A,F(xiàn)leisher MD.循證臨床麻醉學[M].第2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7:393-397.
[2]黃科,樊梅,周科耀.腰-硬聯(lián)合麻醉時快速輸注琥珀酰明膠聯(lián)合麻黃堿靜脈滴注預防剖宮產(chǎn)術中低血壓[J].實用醫(yī)院臨床雜志,2011,8(2):91-93.
[3]Samuel C,Gershon L.施奈德與萊文森產(chǎn)科麻醉學[M].第4版.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2005:230-231.
[4]嵇富海,馬綺,薛張剛,等.擴容對蛛網(wǎng)膜下隙阻滯患者低血壓的預防效力[J].臨床麻醉學雜志,2003,19(12):727-727.
[5]Rout CC,Rocke DA.A reevaluation of the role of crystalloid preload in the prevention of hypotention associated with spinal anesthesia for elective cesarean section[J].Anesthesiology,1999,79:262-269.
[6]呂沛林,張?zhí)m.羥乙基淀粉200/0.5氯化鈉注射液與賀斯對凝血功能影響的比較[J].華西醫(yī)學,2007,4:778-779.
[7]Park GE,Hahch MA,Cerlin F,et al.The effect of varying volumes of crystalloid administration before cesarean delivery on maternal hemodynamics and colloid osmotic pressure[J].Anesth Analg,1996,83: 299-303.
[8]Ueyama H,He YL,Tanigami H,et al.Effects of crystalloid and colloid preload on blood volume in the parturient undergoing spinal ansthesia for elective cesarean section[J].Anesthesiology,1999,91: 1571-1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