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練
彩超引導介入治療肝囊腫326例臨床觀察
張練
目的 探討超聲引導下注射無水乙醇治療肝囊腫的方法,尋求療效更好、更安全的操作方法。方法 總結分析注射無水乙醇治療肝囊腫326例,置管引流及不予控制乙醇總量為主要方法。所有病例均隨訪3~6個月。結果 肝囊腫326例共362個囊腫,治愈330個,有效20個,無效12個。治療總有效率約96.7%。其中術中、術后出現(xiàn)輕度腹部不適22例,術中囊內出血7例,術后腹腔積血2例。結論 超聲引導下乙醇直接沖洗或置管引流沖洗治療肝囊腫療效確切,不良反應少。
超聲引導; 介入治療; 肝囊腫
肝囊腫是一種良性病變,以往多采用手術治療,手術創(chuàng)傷較大。近年來,隨著微創(chuàng)技術的應用,現(xiàn)多采用在彩超引導下將穿刺針、導管、藥物或操作器械等正確放置到所要到達的病灶、囊腔、體腔,達到定性診斷和治療目的[1]。介入性超聲治療肝囊腫已有報道,但對其遠期療效及介入治療方法的改進報道較少。本研究通過對筆者所在醫(yī)院326例肝囊腫介入治療和隨訪觀察,進一步探討介入超聲對肝囊腫的具體操作方法的改進及近、中遠期療效,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對2001年6月~2011年6月本院彩超或CT診斷的326例肝囊腫患者(共362個囊腫)進行超聲引導下介入治療?;颊吣挲g18~83歲,平均50.11歲。囊腫最大直徑3.1~12.0 cm。其中多發(fā)性肝囊腫15例。
1.2 儀器與方法 采用東芝SSA-550A型超聲診斷儀,配備專用穿刺探頭,探頭頻率3.75 MHz,使用日本八光18~21G×200 mmPTC穿刺針。超聲引導下選取囊腫穿刺點,一般取囊腫距皮膚最近位置的最低點。彩色多普勒顯示盡量避開大的血管和重要臟器。皮膚常規(guī)消毒,2%利多卡因5 ml局麻后放置無菌探頭,待圖像顯示清楚后,固定探頭,進針至皮下后囑患者屏氣,當針尖到達囊腫中心偏后一點位置后,退針芯,外接導管及注射器。囑患者平靜小幅度呼吸。盡量抽凈囊液后注入利多卡因6 ml,隨注入99.9%醫(yī)用酒精硬化治療。無水酒精用量常規(guī)為抽出囊液的1/4~1/3。單次乙醇注入劑量≤60 ml,保留3 min后抽出再行第2次乙醇沖洗,如此反復沖洗,乙醇注入總量不控制,以乙醇注入后回抽的顏色由乳白逐漸變清,直至完全純清液后再沖洗2次為原則。治療結束前抽出無水酒精,生理鹽水反復沖洗囊腔,拔針時緩慢推少量利多卡因。置管引流者待引流管置入后,每4 h觀察一次引流情況,記錄引流量,以引流結束后(一般2~3 d)再行乙醇沖洗,每天2次,2~3 d結束,沖洗方法同上單次穿刺。所有病例均隨訪3個月~1年。
本組肝囊腫326例共362個囊腫,治愈330個,有效20個,無效12個,治療總有效率96.7%。362個囊腫中直徑<10 cm的322個,治愈及有效者共319個,有效率99.0%;>10 cm的囊腫40個,治愈及有效者共31個,有效率77.5%,兩者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超聲介入治療肝囊腫,隨著囊腫增大療效呈下降趨勢。對直徑<10 cm者療效肯定,對>10 cm者療效相對較差。>10 cm的囊腫40個中,30個采用直接沖洗療法,治愈及有效者共8個,有效率約26.7%;10個囊腫采用置管引流沖洗療法,治愈及有效者共7個,有效率約70.0%,兩者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對直徑>10 cm的肝囊腫,置管引流治療方法優(yōu)于直接沖洗療法。本研究中不良反應有,在治療術中、術后患者發(fā)生類似醉酒后癥狀,如面紅、心跳加快、頭暈、惡心者21例,輕度腹痛22例,經(jīng)密切觀察均未作特殊處理自行緩解。術中囊內出血2例,手術未中斷,術后隨訪為治愈。術后1例出現(xiàn)腹腔少量積血,經(jīng)保守治療、超聲引導下穿刺抽血生理鹽水沖洗后緩解。全部病例無術后感染。
既往治療肝囊腫以手術治療為主,即在剖腹術下或經(jīng)腹腔鏡切除囊壁。其術后恢復慢,并發(fā)癥較多。近年來,隨著影像介入學的發(fā)展,超聲引導下穿刺抽液并硬化治療肝囊腫,已逐漸被臨床所認可。本研究通過對362個肝囊腫行超聲介入治療,現(xiàn)將治療體會總結如下。超聲引導下穿刺治療技巧是提高肝囊腫治療成功率的關鍵。對于穿刺點的選擇,要保證定位準確,選擇自體表至病灶的最短途徑進行穿刺,最好囊壁前有一定的正常肝組織。并盡可能使針垂直皮膚進針,以降低并發(fā)癥。對于近膈面的病灶,最好在肋緣下進針或在肺底強回聲以下3 cm處進針,可避免穿刺胸膜腔。利用彩超可以避開大血管,減少危險[2]。為了使囊腔能盡快閉合和提高一次治愈率,本研究采用了以下方法:注射乙醇前盡量抽盡囊液,避免殘留囊液對乙醇的稀釋;乙醇用量常規(guī)為抽出囊液的1/4~1/3,對較大囊腫并且患者可以耐受的情況下,可以適當加大乙醇用量至抽出囊液的1/2,以求徹底凝固囊壁,取得較好的療效。穿刺過程中可調整針尖位置,但避免大幅度調整,以免針尖脫出囊腔,引起乙醇外漏。本研究乙醇沖洗后,不予保留少量乙醇,對療效無影響。另外,隨著囊腫增大,其治療有效率呈下降趨勢。究其原因可能是單次乙醇用量不足,導致囊壁細胞凝固不完全。所以對于直徑>10 cm的巨大囊腫可行多次乙醇沖洗療法或置管引流沖洗療法。介入超聲并發(fā)癥主要有出血、過敏反應及迷走神經(jīng)反射性心動過緩,應及時搶救處理。本組有22例在注射無水乙醇后1 d自覺肝區(qū)隱痛,能耐受,一般持續(xù)3~5 d,未做特殊處理均自行緩解。超聲介入治療肝囊腫具有簡便、安全、有效、微創(chuàng)、穿刺成功率高等優(yōu)勢。對適合病例可替代傳統(tǒng)的開放引流及外科手術切除,值得臨床應用推廣。
[1]周永昌,郭萬學.超聲醫(yī)學[M].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98:1351.
[2]Zhang YS,He S,Zhu SH,et al.Therapeutic effect of absolute treatment for hepatic and renal cyst under the guidance of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J].Chin J Interv Imaging Ther,2005,2(3):200 - 203.
10.3969/j.issn.1674-4985.2012.06.059
471000河南省洛陽市中心醫(yī)院
張練
2011-12-06)
(本文編輯:車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