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芹
小議預測技能在英語閱讀訓練中的運用
秦芹
寧夏育才中學學益學區(qū) 銀川 750021
10.3969/j.issn.1671-489X.2012.34.112
閱讀理解在英語教材和高考試卷中占據著極高的權重,關系著英語考試的成敗。教材和試卷所選材料題材豐富,體裁多樣,立足語境,強化語用功能。筆者在此談談細化后的預測技能在人教版教材中的應用,以及對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作用。
拿到文章,首先觀察一下它的基本特征,如標題、作者、照片、反復出現的詞匯和語言等,文章的主題往往會通過這些特征反映出來。如人教版教材必修一Unit 4 Reading “A Night The Earth Didn’t sleep”,這篇閱讀就可以通過觀察其基本特征和文體來預測這是一篇關于唐山大地震的文章,并且是記敘文。這樣一來學生的腦海中會出現一些關于唐山大地震的知識,在閱讀這篇文章時,可以調動已有的知識儲備。
在閱讀文章之前,通過預測會發(fā)現對這篇文章的主題已經有或多或少的了解,這種了解就來自對背景知識的了解。如果對某方面的背景知識很了解,不僅可以提高閱讀速度,而且可以提高閱讀時的自信心和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在平時的閱讀訓練中,遇到涉及文化背景的閱讀材料時,也需要給學生介紹清楚。
在閱讀文章之前,需要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和文體。因為寫作意圖不同,采用的文體就會不同,信息處理的方式也不同。閱讀故事時,應要求學生把握其中5個要素,即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經過和結果;閱讀科技文和科技小品類文章時,應要求學生注意文中事物的名稱、日期、數字、比較、功能和作用等。
文章中的圖解和照片通常揭示一些重要信息。當文章篇幅較長時,通過圖片的位置,不用閱讀整篇文章就可以快速找到想要看的部分,節(jié)省寶貴的時間。如人教版必修二Unit 4 Reading“How Daisy Learned to Help Wildlife”,這篇文章中出現兩幅圖片,第一幅關于藏羚羊的圖片在第一段的旁邊,既暗示了文章的內容,也提示了第一段會講關于藏羚羊的內容。學生在掌握了這一閱讀技能后,可以通過圖片和照片快速預測相應各段的內容,提高閱讀的理解能力。
文章的寫作目的不同,篇章結構和句子結構也會不同。常見的結構有比較、敘述舉例等,了解這些結構的特點有助于理解文章大意。如人教版教材必修三Unit 1“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這篇閱讀就可以通過使學生對結構的預測來引導。這篇文章列舉的小標題使文章的脈絡很清晰,自然地將文章分為5部分,各部分的大意可以通過小標題預測出來。
文后的閱讀理解題是根據文章內容提出來的,大多圍繞文章大意這根主線。如果把這些問題聯(lián)系起來去聯(lián)想,就會對文章大意有所了解。如必修四Unit 2 Reading“A Pioneer For All People”中的閱讀題,通過題目引導學生對這篇文章的內容進行預測,學生就可以測出這是一篇人物傳記類文章,
閱讀首尾段落可以更快地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文章的第一段通常介紹主旨,而最后一段會重申主要觀點或對主旨進行總結,略讀首尾段落就可以找到論點。如人教版教材必修三Unit 5“A Trip On ‘The True North’”,這是一篇不易理解的文章,但通過對第一段和最后一段的預測,可以知道這是一篇參觀加拿大的游記,從而確立文章的文體。
信號詞不僅在結構上把兩個句子連接起來,而且還把句子內容連接起來,因而可以利用信號詞進行預測。例如,表并列and、also、in addition,表轉折but、however、although、instead of,表原因 since、as、for、because,表條件if、whether,等等,通過強調這類詞的含義和用法,掌握閱讀技巧后,可以大大提高學生對文章內涵的把握。
高中英語閱讀技能將預測這一技巧細化為幾個方面,配有不同的文體材料,使得學生在實踐中感受這8個方面的特點,提示學生將這些技巧綜合運用于人教版教材閱讀課的訓練中,利用細化的預測技巧提高預測的準確度,從而提高解題效率。
[1]魯子問.高中英語閱讀技能[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7.
[2]普通高中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英語[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3]羅耀蓮.如何提高高中學生英語閱讀能力[N].英語測試報:教研版,2007-4-28.
[4]曹玉琴.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活動的組織[N].英語學習輔導報:教研版,2009-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