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從珍(江蘇省高郵市贊化學校)
記敘文閱讀是初中生現(xiàn)代文閱讀考查的一個重點,往往也成為學生解答的難點。在平時的教學和多年的閱卷中,筆者發(fā)現(xiàn)許多學生在解答記敘文閱讀題的時候,總是漏洞百出:要么要點不全,要么思路不準,要么格式不對,甚至有時遇到一些難以回答的問題時,就隨便寫上一個答案,其結(jié)果往往是驢頭不對馬嘴,導致無謂的丟分。究其原因,是學生在解答記敘文閱讀題時缺乏審題意識、文本意識、整體意識和規(guī)范意識,因此,筆者認為,要想提高解答記敘文閱讀題的速度和精準率,應(yīng)該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這四種基本意識。
各類記敘文閱讀題的問題往往會在選題材、編題干、設(shè)選項、定標準等方面,巧設(shè)各種暗示,引導學生正確作答。這就給了我們一個重要啟示:審清題干要求,巧用題中暗示,可以幫助學生閱讀、分析、理解,有助于準確答題。這就要求考生在動筆答題前先要審清題意,弄清命題要求。題干中的每一個字(包括數(shù)字)都是有用的信息,審題時要一字不漏。
審題時,要審清題目中有沒有答題的范圍、角度、形式、字數(shù)、格式等規(guī)定性限制和要求。答題時不能超越這些限制或違背有關(guān)要求,否則這些就可能成為閱卷時扣分的依據(jù)。而我以為,弄清命題角度、洞悉命題點尤為重要。就是要看清楚命題設(shè)置的角度,是人物形象還是表現(xiàn)形象的方法,是從小的角度問的修辭手法、表達方式等,還是從大的角度問的寫法(寫作技巧);是要求摘抄(找出)、概括還是簡要分析;是一個角度還是幾個角度,如果題目中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角度,一定要逐一作答,切不可漏答問題或混答。
文本是作者生命運動的結(jié)果,是作者價值觀、生命觀、審美觀的體現(xiàn)。真正的閱讀是與文本作者進行精神的對話與心靈的溝通。對于優(yōu)秀作品,其魅力很大程度上體現(xiàn)在語言文字中,學生只有通過閱讀文本,才能真正領(lǐng)悟其思想內(nèi)容和藝術(shù)魅力,理解其語言文字的深層內(nèi)涵,才能真正吸收其藝術(shù)營養(yǎng)。
在記敘文閱讀題的解答中,我們一方面要以文章為依據(jù),不脫離具體的語言文字和環(huán)境,緊扣文本;另一方面要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來解讀課文。語文學習多樣的形式固然重要,它可以提高興趣、開闊視野,然而,用心、仔細地閱讀是語文學習獲益的根本所在。一篇文章,能夠讀進去、讀明白,才談得上獨特的感受和體會。
有些閱讀題的答案往往直接在某一自然段的某一位置上下文就可找到。有的則要你從全文考慮??傊痤}離不了文本意識,脫離了文本就只是一個空殼了。
在各類考試的現(xiàn)代文閱讀中,命題者往往從認讀與理解、綜合與分析、鑒賞與評論三個層面出題,考查學生的閱讀能力?!墩Z文課程標準》強調(diào)“認讀與理解重在評價學生對文本內(nèi)容和詞句含義的基本認識和感受;綜合與分析重在評價學生整體把握和獨立處理信息的能力,學生的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能力;鑒賞與評論重在評價學生的個體體驗與辨析是非、善惡的能力”。
記敘文閱讀試題,不單考查學生對段落和某些主旨句、關(guān)鍵句、關(guān)鍵詞的理解闡釋,還要考查對全文內(nèi)容的總體把握。包羅萬象、駕馭全局,這是一種更高的思維要求,是閱讀能力的一種最高境界,也是中考命題的必然選擇之一。因此,我們要觀其大略,通讀全文。只有這樣,才能總體把握全文的主要內(nèi)容,才不會在做題時犯斷章取義、以偏賅全的錯誤。
在審清題干、讀透文本、整體把握文章之后,就需要把答案正確地表述出來了。表述要有規(guī)范意識,在具體的實踐中探尋答題的規(guī)律。
我覺得要做到規(guī)范表達,起碼要注意以下幾點:1.準確表達。做到語言準確、簡明、流暢,符合語法、邏輯和修辭,力避文理不通,確保沒有錯別字、病句;2.切中要點。答案要點化,要答到“要點”上。3.運用術(shù)語。要了解并熟練地運用一些鑒賞術(shù)語,力求表達準確清楚。4.變含蓄為直接,化形象為抽象。5.書寫認真,標點規(guī)范,卷面整潔。切忌書寫潦草,令人難以卒讀;或一逗到底、一點到底;或信筆涂抹、亂圈亂改。
在語文記敘文閱讀理解訓練中,語文教育工作者只有遵循正確的教育規(guī)律,讓學生認清這幾個意識,交給學生正確的解題方法和技巧,讓學生閱讀時能得“意”,答題時忌忘“形”,更不要妄“言”,才能讓學生學得輕松,真正做到事半而功倍,從而收到語文閱讀教學的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