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勇
(廣州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重慶市北碚區(qū)中醫(yī)院,重慶 400700)
糖尿病是一組由遺傳和環(huán)境因素互相作用所致的代謝性疾病,因胰島素分泌不足或相對不足導致的糖代謝紊亂,是以高血糖為特征的代謝綜合征。糖尿病日久會產生一系列并發(fā)癥,而糖尿病視網(wǎng)膜病變(DR)是糖尿病的常見并發(fā)癥。糖尿病視網(wǎng)膜病變是以眼底視網(wǎng)膜出血、滲出、水腫、增殖為表現(xiàn),嚴重影響患者視力。中國糖尿病患者中,DR的發(fā)生率為25.2%,且初診的2型糖尿病中,DR的發(fā)生率達12.4%[1]。DR嚴重影響患者視功能,病情頑固,不易消除,最終因視力障礙導致生活質量下降。目前對DR的治療,無論西醫(yī)還是中醫(yī)都較棘手。筆者近年來在中醫(yī)理論指導下分型論治DR,取得較好療效。體會如下。
DR屬中醫(yī)的“消渴目病、暴盲、云霧移睛”范疇?!度摗分赋觥胺蛳收撸嘧兠@盲”;《證治要訣》指出“三消久之,神血既虧,或目無所見,或手足偏廢”。由此可見,DR的發(fā)生乃因消渴日久,臟腑虛弱,氣陰虧虛,血行瘀滯,五臟六腑之精不能上榮于目,故目無所見。氣陰虧虛、血行瘀滯為本病之基本病機。
2.1 氣陰虧虛,目絡瘀阻 氣陰虧虛,氣虛固攝無權,血溢脈外,陰津虧虛,血脈滯澀,脈絡瘀阻,故見視物模糊,少氣懶言,口干多飲,頭暈耳鳴,腰膝酸軟,舌體胖嫩,脈細。眼底可見視網(wǎng)膜水腫,出血,軟、硬性滲出。治以益氣養(yǎng)陰,通絡化瘀。方選補陽還五湯加人參、麥冬、天花粉、黃精、葛根、丹參、三七等。
2.2 陰陽兩虛,痰瘀互結 病至后期,陰損及陽,久病致瘀、致痰,痰瘀互結,阻塞目竅,目失養(yǎng),故視物不見,氣短乏力,畏寒肢冷,腰膝酸軟,夜尿增多,面腫色暗,或見雙下肢水腫,舌淡苔白,脈沉弱。眼底可見出血、滲出、增殖改變。治以陰陽雙補,通絡化瘀,散結。方用補陽還五湯加人參、麥冬、天花粉、黃精、葛根、丹參、三七、菟絲子、淫羊藿、巴戟天、瓦楞子、鱉甲、昆布等。
DR是糖尿病的嚴重并發(fā)癥,發(fā)病率高,治療困難。西醫(yī)多采用視網(wǎng)膜光凝,嚴重者采用玻切手術治療,但仍不能阻止疾病的進一步發(fā)展。中醫(yī)藥治療DR有其獨到之處。DR的發(fā)生,與病程無明顯的相關性,而與血糖的控制有關[2]。DR的病因病機為消渴日久,陰精虧虛,繼而氣陰兩虛,而后陰陽兩虛。氣陰虧虛,固攝無力,血脈滯澀,而形成瘀滯。瘀血形成后影響氣血運行,氣滯不暢,經脈不利,臟腑功能失調,津液輸布不利而為痰,痰瘀互結,增加疾病的惡性循環(huán)。在整個疾病過程中,陰虛為本,瘀滯為標。當糖尿病患者出現(xiàn)視力障礙就診眼科時,其病程多是較久,氣陰虧虛已顯,故筆者辨證時分為氣陰虧虛及陰陽兩虛證。同時,血脈瘀滯伴隨DR的整個過程。在選方上以補陽還五湯為主加減。補陽還五湯來自《醫(yī)林改錯》,治療“因虛致瘀”,與DR病機基本吻合。方中重用黃芪為君藥,大補脾胃之元氣,使氣旺以促血行,祛瘀而不傷正;歸尾有祛瘀而不傷好血之功;川芎、赤芍、桃仁、紅花助歸尾活血祛瘀;地龍通經活絡。全方具有補氣、活血、通絡之功。氣陰虧虛、目絡瘀阻證,應加補陰之人參、麥冬、天花粉、黃精,通絡化瘀之葛根、丹參、三七等。陰陽兩虛、痰瘀互結證,除加用補陰之人參、麥冬、天花粉、黃精,還加用補陽之菟絲子、淫羊藿、巴戟天,散結之瓦楞子、鱉甲、昆布;或加破瘀之三棱、莪術。在治療過程中,有時會遇見眼底活動性出血,此時不忘加用止血藥??傊?,臨證時緊抓病機特點,隨癥加減,多為有效。
[1]廖二元,莫朝暉.內分泌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7:1354-1418.
[2]馮岳奇,李松松.血糖控制與糖尿病視網(wǎng)膜病變關系及臨床意義[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1,6(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