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光宇
(吉林省長嶺縣中醫(yī)院,吉林 長嶺 131500)
強直性脊柱炎(Ankyloling Spondylitis,AS)是以侵蝕脊柱及其附屬組織的一種慢性炎癥。多數(shù)學者認為與遺傳、自身免疫、感染、分泌功能障礙等因素有關。由于其病因不甚明了,目前在臨床上多采用激素、抗風濕藥治療,但療效甚微,以致部分患者造成終身殘廢。針刀手法外松筋骨,治療臨床確診并經(jīng)各種藥物治療效果不佳的患者35例,收到了顯著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本組病例中男性31例,發(fā)性4例,年齡18~30歲25例,31~40歲8例:病程半年~1年11例,1~3年10例,3~5年8例,5年以上4例,10年以下2例;已發(fā)生強直駝背的10例。以腰以下疼痛伴下蹲困難為主的12例:以腰、胸背痛、翻身困難,腰活動受限23例:HLA-B27檢測陽性者25例;血沉加快者5例:35組病例中脊柱X線檢查均伴有不同程度的竹節(jié)樣改變,或伴有骶髂關節(jié)、髖關節(jié)間隙變窄模糊不清。
根據(jù)國際學會提出的早期診斷強直性脊柱的六條標準外加化驗HLA-B27陽性,X線檢查竹節(jié)樣改變或骶骼關節(jié)、髖關節(jié)間隙改變即可確診。
1.3.1 中藥治療
自行研制的葛建痹痿康口服液(藥物組成:紅花、丹參、葛根、建曲、防風、蒼術、當歸、秦艽、西洋參等加50度白酒浸泡而成)。該口服液主要的功效為祛風除濕,通經(jīng)活絡,調(diào)理脾胃,消炎止痛,改善微循環(huán),調(diào)節(jié)免疫功能。每次25mL,每日2次,根據(jù)臨床癥狀緩解程度可連續(xù)服用半年或1年以上。
1.3.2 針刀治療
1.3.2.1 脊柱周圍軟組織針刀松解術
患者俯臥,首先從患者第1胸椎棘突間隙旁開1.5cm各一點為治療點,針刀刀口線和人體縱軸平行進入人體,深度達橫突骨面時,轉(zhuǎn)動刀鋒,使刀口線和橫突平行,在橫突上緣或下緣,橫行切2~3刀,切開橫突間和橫間韌帶。在棘突間隙,作針刀治療時,對早期患者,垂直進針先縱行剝離,生橫行切開剝離即可。對中、晚期患者,因棘間韌帶都已骨化,就必須切斷部分棘間韌帶,作切開剝離,其余操作與前一樣,直到針下有切開之松動時出針,壓迫針孔待不出血為止,貼創(chuàng)可貼。同樣的方法治療第1胸椎下方2~4各椎體,1次治療3~5個椎體。
5~7d后,作第2次針刀手術時,在第1次治療的椎體下3~5個椎體的突間隙及棘突間選擇進針點,同樣方法將橫突間肌、橫突間韌帶、棘突間韌帶松解。如此,每隔1周松解一次,由上向下延伸,直到所有的胸、腰椎都被放松解為止。
最后治療頸部,先松解5、6、7頸椎,后松解2、3、4頸椎注意是自下面而上作松解,方法同前。
1.3.2.2 髖關節(jié)周圍軟組織針刀松解術
前側(cè)進針刀,患者取仰臥位,選腹股溝韌帶下相當于髖關節(jié)投影處,避開股神,動脈及靜脈。一般選1~2個點,刀口前和人體縱軸平行達骨面后將髖關節(jié)囊切開2~3刀。側(cè)路進針刀,取健側(cè)臥位,在髖關節(jié)投影處以及股骨大轉(zhuǎn)子間鄣與其前后方,每次選2~3個點,枯橫行剝離,縱行剝離或切開剝離。
1.3.3 牽引及手法治療
脊柱周圍軟組織針刀松解術后患者平臥硬板床,以60kg的重量作持續(xù)對抗牽引30min后,給予頸、胸、腰手法按摩及四肢屈伸手法,下床后在醫(yī)師的協(xié)助下進行腰前屈、后屈、后仰、側(cè)彎、旋轉(zhuǎn)等功能訓練,每日1次。
髖關節(jié)周圍軟組織針刀松解術后,先以手法協(xié)助患者屈髖、伸髖活動,然后做患肢牽引,以進一步松解髖周圍組織,每日1次。
針刀和手法及牽引治中根據(jù)病情恢復情況決定治療次數(shù)和病程。目的是要把脊柱及下肢關節(jié)粘連攣縮的股腱帶松開。達到松則通,松則動的目的。
1.3.4 康復治療
強直性脊柱炎患者出院后的康復治療是整個治療成敗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一般可用拉力器,啞鈴或其他康復器械進行俯臥撐、仰臥起坐、四肢關節(jié)伸屈鍛煉,這種康復鍛煉必須長期堅持以鞏固住院治療所取得的療效。
治愈:疼痛消失、功能恢復,X線報告較前有明顯改變,HLA-B27陰性,血沉正常:有效:疼痛基本消失,功能明顯改善,化驗值正?;蚋纳?,X線結(jié)果較治療前有一定改善。無效:臨床癥狀,X線及化驗與治療前對比無改善。
35例中,治愈4例,有效29例,無效2例,有效率94%,其中10例駝背者身高最多增高5cm,最少增高2cm,平均增高3.5cm。
由于AS患者的病因尚不清楚,故在臨床治療只能依靠激素或各種抗風濕及其他藥物治療,有的患者雖有一定的療效,但由于不能長時間堅持服用藥物而治療中斷,到靜止期雖疼痛消失,但終身殘廢,我們采用中藥治療,在AS活動期可起到活血化瘀、疏通經(jīng)絡、改善微循環(huán)、消炎止痛、調(diào)節(jié)免疫功能、調(diào)理脾胃、增強依、食欲作用,最大限度地改善了AS患者的全身功能,一方面為配合針刀手法松解粘連、痙攣變性的肌腱韌帶奠定了良好的治療基礎,另一方面針刀、牽引、手法治療又可達到松則動、動則通、通則不痛的目的,又為中藥更有效的達到活血化瘀,疏筋通絡,改善微循環(huán),消炎止痛提供了先決條件。由于上述中藥配方嚴謹,長期服用無藥副作用,針刀松解徹底,牽引,手法矯正恰到好處,因此,可使患者氣血暢,精氣足,經(jīng)絡通,再加上較長期的功能鍛煉,取得良好效果是肯定的。我們的體會是藥物必須有效,針刀松解必須到位,手法、牽引恰到好處,功能鍛煉必須持久,四位一體綜合治療,方可取得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