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強
駐景丸加減方首見于陳達夫《中醫(yī)眼科六經法要》少陰目病舉要篇〔1〕,篇中多處用到本方,治療肝腎虛損的內外障眼病,療效頗佳。全方由菟絲子、楮實子、茺蔚子、枸杞子、車前子、木瓜、寒水石、紫河車粉、三七、五味子組成??v觀本方,配伍精當,以補益為主,兼以清通宣散,清補兼施,補而不滯、溫而不燥,篇中用于治療飛蚊癥、高風雀目、青風內障、云霧移睛、玻璃體積血等病。臨床上多數醫(yī)家較為推崇此方,在該方基礎上加減化裁,廣泛應用于各種眼科疾患,如青少年近視〔2〕、視網膜色素變性〔3〕、中心性漿液性脈絡膜視網膜病變〔4〕等,多可獲良效。筆者在臨床實踐中同樣發(fā)現,本方對各種原因引起的眼底黃斑疾病頗具療效,而此類疾患因首先累及黃斑區(qū)造成視力下降明顯,嚴重地影響了患者的工作和生活,目前西醫(yī)尚缺乏有效治療方法,是眼科臨床研究的熱點和難點。通過學習陳老駐景丸加減方的臨證經驗,筆者深受啟發(fā),在臨床實踐中根據不同病證靈活運用,亦多獲良效,現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總結。
中心性漿液性脈絡膜視網膜病變簡稱 “中漿”,雖有一定自限性,但容易復發(fā),常因感冒、勞累、情緒波動誘發(fā),多數病例經休息或對癥治療可得痊愈,少數患者如病情持續(xù)過長或病情反復發(fā)作可遺留永久性視力損害。
病例1,女,59歲,主因生氣后視力下降1周就診,當地醫(yī)院已行OCT、FFA檢查,診斷為中漿,并給予口服維生素B1、曲克蘆丁片(維腦路通)、維生素E、復方血栓通膠囊等治療1個月余,病情無好轉。來我院時,視力:0.1,眼底黃斑水腫。詢問病史,最近睡眠較差,腰酸背痛,舌淡苔少脈弦,給予駐景丸加減方+丹梔逍遙散加減,略加茯苓、澤瀉等淡滲利濕之品,7劑后病情痊愈,查視力:1.0,眼底黃斑水腫消失。
病例2,男,48歲,主因右眼視力下降伴視物發(fā)暗3 d就診,之前曾有本病發(fā)作病史,當地醫(yī)院曾給予神經營養(yǎng)及擴張血管藥物治療痊愈。門診檢查:視力:0.1,眼底黃斑區(qū)水腫范圍約 2 DD,經OCT、FFA檢查明確診斷為中漿。詳細詢問患者得知其發(fā)病前工作較為繁重,長期休息不足,且有腰酸、失眠等癥,舌體胖大、淡暗,邊有齒痕,舌苔白,脈弦。給予駐景丸加減方+參苓白術散,服用7劑后視力恢復至0.6,黃斑區(qū)水腫范圍減小,睡眠明顯好轉,再予前方7劑,視力恢復正常,眼底黃斑水腫消失,諸癥痊愈,至今未再復發(fā)。
按:首例患者因情緒激動后發(fā)病,結合其年齡、兼證、舌脈,其病機在于肝腎虧虛為本,肝郁氣滯為標,駐景丸加減方+丹梔逍遙散合用,既補肝腎之虛,又舒肝氣之郁,兼以淡滲利濕,標本兼故,故服藥7劑而愈。第2例患者為復發(fā)患者,長期勞作,兼見腰酸、失眠,結合其舌脈,辨證屬肝腎不足,脾氣虛弱,以駐景丸加減方+參苓白術散合用,二者兼顧,平補肝脾腎以補虛,淡滲利濕以祛邪,氣血復歸于調和,則病情痊愈。臨床中此二類患者較多,使用以上方法多可奏效。
中心性滲出性脈絡膜視網膜炎簡稱“中滲”,對視力損害較大,往往因黃斑區(qū)視網膜下脈絡膜新生血管出血、滲出、瘢痕等嚴重影響視力,預后較差,目前西醫(yī)缺乏尚有效的治療手段,如光動力療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也只是將異常的脈絡膜血管封閉,對視力并無直接的改善作用。
病例3,女,44歲,老師,工作壓力較大,半年來左眼視力逐漸下降,偶然查體發(fā)現眼底病變,在某著名??漆t(yī)院查OCT、FFA診斷為中心性滲出性脈絡膜視網膜炎,建議行PDT治療,患者因畏懼該療法及其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來我院門診求中醫(yī)治療。初診時訴頭暈耳鳴、納差、眠差,精神緊張。查見面色萎黃,舌淡苔少脈細。左眼視力:0.08,矯正不提高,黃斑區(qū)小片出血并隱見灰黃色病灶。予駐景丸加減方+參苓白術散合用,少佐涼血活血藥物,用藥1個月,視力提高至0.1,眼底出血吸收過半,睡眠飲食大為改善,精神狀態(tài)明顯好轉;用藥3個月,視力0.25,眼底出血完全吸收,復查OCT:CNV范圍變小、厚度變薄,之后繼續(xù)用藥,佐以軟堅散結化痰之品,半年后視力0.3,CNV瘢痕化。
按:本患者為中年女性,天癸已虛、髓海不充則頭暈耳鳴眠差,長期勞作致氣血運化不足不能上榮于面則納差、面色萎黃,參考舌脈,辨證當屬肝腎不足、脾氣虛弱,予駐景丸加減方+參苓白術散合用補肝脾腎三臟治本,因眼底有出血,稍加涼血活血藥物治標,瘀血去則新血生,氣血調和,神光復得榮養(yǎng)則視力提高。
高度近視視網膜病變常伴有黃斑區(qū)的出血、萎縮,可造成永久的視力損害。
病例4,女,57歲,退休,因高度近視視網膜病變求治于國內多家醫(yī)院,視力持續(xù)下降,來我院時,雙眼視物模糊,右眼視物變形,腰膝酸軟、頭暈耳鳴、失眠多夢,晨起口苦,舌淡暗苔薄白脈弦細。追問病史,半年來與家人生氣,病情加重。檢查所見:矯正視力:右眼:0.1,左眼:0.12,眼底右眼黃斑區(qū)散見萎縮斑伴小片出血,左眼黃斑區(qū)大片視網膜脈絡膜萎縮。予駐景丸加減方+丹梔逍遙散,3劑后矯正視力提高至雙眼0.2,14劑后提高至雙眼0.6,右眼底出血吸收,余變化不大,目前視力穩(wěn)定逾半年。
按:中醫(yī)認為本病的發(fā)生由先天稟賦不足,后天失于濡養(yǎng)所致,本患者業(yè)已年高,參考其兼證、舌脈辨證為肝腎兩虧兼氣滯血郁。駐景丸加減方+丹梔逍遙散合用正中病機,使肝腎精氣得充,氣血得行,故視力提高。
老年性黃斑變性患者臨床較為多見,分干性和濕性兩種,干性者視力損害較輕,預后較好,濕性者視力損害較重,預后較差。臨床上根據其病機特點,肝腎兩虛伴氣郁者以駐景丸加減方+丹梔逍遙散加減,肝腎兩虛伴氣虛者以駐景丸加減方+參苓白術散加減。筆者門診患者以濕性患者為主,經治療,多數患者視力可提高1~2行。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以及環(huán)境的變化,黃斑疾病的發(fā)病率呈上升趨勢,目前西醫(yī)對其中的多數病種尚無有效的治療手段,而中醫(yī)眼科對于此類疾病,無論理論方法,還是臨床療效,都有較多優(yōu)勢。
中醫(yī)學認為:肝開竅于目,肝受血而能視,肝和眼的關系非常密切,故眼病多責之于肝。在五輪學說中,黃斑屬水輪范疇,在臟屬腎,腎是足少陰經之本臟,亦是一身陰陽之根本,故水輪疾病多從腎論治?!皟任遢唽W說”認為,黃斑屬脾,黃斑病和脾胃的運化功能有密切的聯系,并且肝脾腎三臟間也有密切的聯系,如肝腎同源,腎主先天、脾主后天。黃斑功能的正常發(fā)揮既依賴于肝腎所蘊含的先天之精的濡養(yǎng),又依賴于脾胃運化生成的后天精微的充養(yǎng),故黃斑病的發(fā)生與肝脾腎三臟的功能失調關系密切。
臨床上也確實如此,黃斑病患者多數為中老年人,其肝腎已虛,脾胃的運化功能也日漸衰退,容易因為感受外邪或內傷七情而患病。這就決定了黃斑病的病機特點,即肝脾腎虛為本,氣血瘀滯或痰濕凝滯為標。因此,在治療上,我們首選少陰目病中治療肝腎虛損內障眼病的要方——駐景丸加減方為基本方,培補肝腎為根本,兼有氣郁者加丹梔逍遙散(疏肝解郁、養(yǎng)血健脾),兼有脾虛者加參苓白術散(益氣健脾滲濕),在此基礎上略加化裁,有出血者少佐三七粉、生炒蒲黃、茜草等止血活血之品,有滲出或瘢痕者酌加半夏、浙貝母、海藻等散結軟堅藥物,隨癥加減,方得其用。
[1]陳達夫.中醫(yī)眼科六經法要[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78:62-71.
[2]李成之,將恩情.駐景丸加減方治療近視眼117例[J].瀘州醫(yī)學院學報,1981,4(3):21.
[3]侯艷杰,石 方.駐景丸加減在眼底病中的應用[J].中醫(yī)藥學刊,2005,23(3):488.
[4]王山紅.駐景丸加減方治療中心性漿液性脈絡膜視網膜炎療效觀察[J].現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8,17(10):1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