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愛南 左明晏
慢性肺源性心臟病簡稱為肺心病,是呼吸系統(tǒng)常見病、多發(fā)病。肺心病常并發(fā)的心力衰竭,預后差,死亡率高,臨床療效差。自2008年8月至2012年03月,筆者采用溫腎利水法加減治療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心力衰竭76例,現(xiàn)將取的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76例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40例中,其中男32例,女8例;年齡51~78歲,平均65.4歲;病程最短3年,最長20年;病情輕型8例,中型27例,重型5例。對照組36例中,其中男性28例,女性8例;年齡54~76歲,平均62歲;病程最短3年,最長22年;病情輕型5例,中型25例,重型6例。臨床表現(xiàn):76例均有不同程度肺瘀血和(或)肺氣腫征(少尿、頸靜脈怒張、肝頸靜脈回流征陽性、肝大、胸腹水及雙下肢水腫);并發(fā)室上性心動過速11例,心房纖顫12例,室性早搏二聯(lián)律4例,二度房室傳導阻滯2例。全部病例心功能(NYHA分級)均為III~Ⅳ級。以上各項指標經統(tǒng)計學處理,無顯著性差異(P>0.05),兩組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診斷均符合1997年中華醫(yī)學會制定的肺心病診斷標準[1],并排除合并有冠心病、先心病、風心病及高血壓性心臟病等其他心血管疾患;心功能分級符合1964年美國紐約心臟病協(xié)會制定的心力衰竭(NYHA)分級標準;全部病例均以急性發(fā)作入院。
1.3 治療方法
1.3.1 對照組單純以西藥抗感染,解痙平喘,改善肺功能,擴血管,強心利尿,維持電解質酸堿平衡,給予吸氧營養(yǎng)能量支持等對癥治療。
1.3.2 治療組在對照組用藥基礎上加用溫腎利水法,自擬方劑方藥組成:桂枝10 g、附子30 g(先煎煮)、茯苓60 g、豬苓 20 g、蟬蛻 15 g、蘇葉 15 g、杏仁 15 g、芡實 15 g、懷山藥 15 g、酒軍 15 g、水蛭粉15 g、懷牛膝15 g、地龍10 g,寒飲停肺型酌加麻黃、射干、吳茱萸;痰熱蘊肺型酌加黃芩、石膏、金銀花;痰濁阻肺型酌加萊菔子、厚樸、桃仁;陽虛水泛型酌加靈磁石、沉香、五加皮;肺腎氣虛型酌加黃芪、五味子、胡桃肉;痰蒙神竅型酌加橘紅、天竺黃、礞石、石菖蒲。兩組均以2周為1個療程,觀察1個療程。
1.4 療效標準[2]顯效:咳嗽、咯痰、胸悶、喘息、心悸等癥狀明顯減輕或消失,缺氧、肺部啰音、肝大、水腫等體征明顯減輕或消失,心率100次/min以下。有效:咳嗽、咯痰、胸悶、喘息、心悸等癥狀減輕,缺氧、肺部啰音、肝大、水腫等體征減輕。無效:咳嗽、咯痰、胸悶、喘息、心悸等癥狀減輕不明顯或加重,缺氧、肺部啰音、肝大、水腫等體征減輕不明顯或加重。
治療組40例,顯效33例,有效4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為92.50%;對照組36例,顯效22例,有效4例,無效10例,總有效率為72.22%。兩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5),治療組療效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
肺心病心力衰竭是由于肺組織、肺動脈或胸廓等病變引起肺組織和功能異常,產生肺血管阻力增加,使右心擴張、肥厚產生的心臟病,臨床并發(fā)的右心功能不全尤為常見,預后差,死亡率高,療效差。在中醫(yī)屬“肺脹”、“喘證”、“支飲”、“水腫”等病范疇,主要臨床表現(xiàn)是“虛”、“喘”、“瘀”、“腫”為主癥。肺心病心力衰竭,反復咳喘不愈致肺虛,肺虛日久則子耗母氣,母不蔭子致肺脾兩虛,肺腎兩虛,故先出現(xiàn)肺、脾、腎氣俱虧之象,肺腎兩虛為主。肺病心疾,反復發(fā)作,肺損腎虧,陽氣虛衰,出現(xiàn)肺腎心陽虛之證,然心氣根于腎氣,心陽賴腎陽之溫煦,五陽統(tǒng)于腎,故后以腎陽虛是本病病機關鍵。肺主氣,腎納氣,腎肺陽虛,氣虛無力,升降失常,故表現(xiàn)“虛”伴“喘”之虛侯。心主血脈,心陽不足,血不利則成瘀,水不化則成飲,陽氣衰微,水毒內閉,泛濫周身,頭面身腫,故出現(xiàn)“瘀”、“腫”之實侯。因此中醫(yī)治療肺心病心力衰竭應標本兼治,補(“虛”、“喘”)通(“瘀”、“腫”)并舉。法以溫腎益肺,利水活血之法,立方以桂枝、附子君藥,溫陽救逆,溫補腎之陽,強水臟之功,去水下之根。用量偏大,謹依急病重癥,有形之陰(血)不能速生,無形之陽(氣)所當急固之法,急病藥常需重用,救人須在頃刻之間,量大力專可速收奇效。臣藥茯苓、豬苓相配,共起利小便,伐腎邪,寧心神,絕水下之源。君臣合力,溫補腎陽達強心肺之陽,既起離照當空,陰霾自散之功,又有滋陰不助水,利水不傷陰之效,達滲利頑水之用。佐藥蟬蛻、蘇葉、杏祛風宣肺,提壺揭蓋助消腫,肺為水之上源,調肺以制水上之源;芡實、懷山藥益腎澀精,減少精微滲漏,此屬“塞岡差治”之法;酒軍、水蛭粉為抵當湯之意,助君臣排毒泄?jié)幔痧鐾ńj。使藥懷牛膝、地龍引邪下行,活血化瘀,通利小便,水濕分利有道。眾藥合用,共奏溫腎補肺,活血利水之效,已達補通之功,迅速扭轉病勢,但用藥若墨守成規(guī),恐杯水車薪,藥不勇病。本方立意從腎論治,以補為主,補通結合。論證急癥重癥,突破常規(guī),以大劑量附子、茯苓等專于溫陽利水,冀量大功著以扭轉病勢,猶用勁兵,專走一路。臨床運用溫腎利水法治療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心力衰竭不失為有效方法。
[1] 李家泰.臨床藥理學,第2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8:874-877.
[2] 陳汝筑,黃守堅.治療藥理學.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3:173-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