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海清, 王衛(wèi)星, 劉 兵, 徐寧芳
(成都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心內科, 四川 成都 610072)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脂血癥患者逐年增加,而且越來越年輕化。高脂血癥是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和冠心病主要危險因素之一。而積極降脂可有效減緩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生和發(fā)展,可顯著減少心腦疾病的發(fā)病率和病死率。血脂康膠囊系是我國自行研發(fā)的降血脂中藥,由純天然紅曲發(fā)酵而來,含有天然復合他汀、不飽和脂肪酸、各種人體必需氨基酸等。本試驗納入高脂血脂痰濕阻遏型患者45例,以觀察血脂康膠囊對高脂血癥痰濕阻遏證患者中醫(yī)臨床癥狀和血脂指標的影響,以及不良反應情況。現(xiàn)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在2010年8月~2011年1月從本院納入診斷為高脂血癥并符合中醫(yī)痰濕阻遏證型的患者45例,性別不限,年齡在18~75歲。隨機分成治療組30例,對照組15例。2組年齡、生命體征、中醫(yī)癥狀積分、主癥、次癥、合并用藥等方面,經(jīng)統(tǒng)計學處理,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選標準 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1],所有患者人選前8周均未接受調脂藥物治療,且經(jīng)飲食控制,連續(xù)2次測定空腹血清總膽固醇(TC)>5.72 mmol/L或伴甘油三酯(TG)≥2.0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3.64 mmol/L,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1.04 mmol/L;同時辨證為中醫(yī)痰濕阻遏證,主癥(形體肥胖,頭重如裹,胸悶,嘔惡痰涎,肢麻沉重,舌胖,苔滑膩,脈滑或弦滑),次癥(心悸,失眠,口淡,食少)。
1.3 排除標準 妊娠及哺乳期婦女,過敏體質者及精神病患者,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純合子型高膽固醇血癥),半年內曾患有急性心肌梗塞、腦血管意外、嚴重創(chuàng)傷、重大手術、腫瘤晚期患者,肝功能檢測谷丙轉氨酶或顧超轉氨酶正常值2倍以上者,正在參加影響本研究結果評價的其他臨床試驗者。
1.4 治療方法 基礎治療+藥物治療。2組基礎治療相同:(1)飲食治療:減少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的攝入;(2)生活方式的治療:適當活動,減輕體重;(3)糾正吸煙、過量飲酒等不良生活方式。治療組藥物治療:血脂康膠囊(0.3 g/粒,生產(chǎn)企業(yè):北京北大維信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10950029,生產(chǎn)批號:071015)2粒/次,2次/日,療程8周。對照組藥物治療:安慰劑血脂康模擬膠囊(生產(chǎn)企業(yè):北京北大維信生物技術有限公司)2粒/次,2次/日,療程8周。
1.5 觀察指標 治療前后患者一般項目的情況、中醫(yī)癥狀變化、舌脈變化,觀察患者治療前后血脂(TC、TG、HDL-C、LDL-C)、三大常規(guī)、肝腎功、血糖、CK,以及不良反應。
1.7 療效判定標準 按衛(wèi)生部2002年制定《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規(guī)定[1]。臨床療效標準。臨床控制:實驗室各項檢查恢復正常;顯效:血脂達到以下任一項者,TC下降≥20%,TG下降≥40%,HDL-C上升≥0.26 mmol/L(10 mg/dl);有效:達到以下任一項者,TC下降≥10%但<20%,TG下降≥20%但<40%,HDL-C上升≥0.104 mmol(4 mg/dl)但<0.26 mmol/L(10mg/dl);無效:未達到以上標準。
中醫(yī)證候療效標準 臨床控制:臨床癥狀、體征消失或基本消失,癥狀積分減少≥95%;顯效:臨床癥狀、體征明顯改善,癥狀積分減少70%≤n<95%;有效:臨床癥狀、體征均有改善,癥狀積分減少30%≤n<70%;無效:臨床癥狀、體征無明顯改善,癥狀積分減少n<30%[治療指數(shù)(n)=(治療前積分-治療后積分)/治療前積分×100%]。
本試驗共入組45例,治療組30例,對照組15例,其中脫落1例,剔除0例。治療組脫落1例,因工作繁忙,不愿繼續(xù)參加試驗。
2.1 2組患者治療前后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組總有效率100.00%,對照組總有效率為60.00%。2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1。
表1 2組臨床療效比較
2.2 2組治療前后中醫(yī)癥狀積分比較 治療組療效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見表2)。治療組治療后中醫(yī)癥狀積分改善明顯(P<0.05);對照組治療后中醫(yī)癥狀積分無明顯改善(P>0.05);治療組治療前后中醫(yī)癥候積分改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
表2 2組治療前后中醫(yī)癥狀積分比較 ±s )
2.3 2組患者中醫(yī)證候療效比較 治療組中醫(yī)證候的改善情況好于對照組(見表3)。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6.6%,對照組總有效率為40.00%。2組療效比較,治療組總有效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
表3 2組中醫(yī)證候療效比較
2.4 不良反應 治療組在使用血脂康期間未出現(xiàn)嚴重不良反應,僅有2例出現(xiàn)腹脹。
高脂血癥是動脈硬化的危險因素之一,是冠心病的觸發(fā)因子,動脈粥樣硬化的嚴重程度與血漿膽固醇水平呈正相關,特別是血漿低密度脂蛋白、極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的持續(xù)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的降低與動脈粥樣硬化的關系正相關。脂質沉積于動脈內膜、內膜灶狀纖維化、粥樣斑塊形成,導致動脈管壁變厚,管腔狹窄,進一步引發(fā)冠心病、心肌缺血、腦梗死、多個器官動脈瘤等致命后果。
中醫(yī)雖無“血脂”之稱。但古代早有關于“膏”“脂”“肉”的論述,其與現(xiàn)代“血脂”類似。認為其屬津液范疇,并可與津液及其他成分相互轉化,津從濁化為膏,凝則為脂,阻塞脈道,出現(xiàn)相應的臨床癥狀,故而現(xiàn)代中醫(yī)將其稱為“眩暈”“頭痛”“胸痹”“痰濕”“血瘀”等病癥。高脂血癥病位主要在脾,涉及肝腎,痰瘀為主要病理產(chǎn)物。(1)脾虛是高脂血癥形成的關鍵因素。脾為生痰之源,飲食肥甘厚膩,則脾氣虛弱,脾失健運,升清降濁功能失調,水谷精微不能正常運化,聚濕為痰[2],痰壅塞脈道,阻滯氣機,血運不暢,阻塞脈道,則氣血運行受阻,導致氣滯血瘀,痰瘀互為因果,相互轉化,最終痰瘀同病而成高脂血癥[3]。(2)腎精不足是高脂血癥的根本內因。腎主津液。腎氣虛,則水濕停運,痰濕內生,凝聚為脂,或腎陰不足,虛火內生虛火灼津,而成痰濁,痰濁日久又可阻滯氣機,血運不暢,阻塞脈道,而至高脂血癥[4]。(3)肝失疏泄促進高脂血癥的發(fā)生發(fā)展。肝主疏泄,喜條達而惡抑郁。肝失疏泄,腎不化氣導致痰濕之濁郁滯而發(fā)病,日久血瘀內阻,故痰濕瘀阻為高脂血癥的主要病機[5]。
血脂康膠囊由特制紅曲發(fā)酵精制而成,含有13種天然莫納叮林(Monacolin),是他汀同系物,每粒血脂康膠囊中他汀同系物約6mg,起調脂作用。此外血脂康還可抗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1)通過抑制血管平滑肌細胞增殖遷移,從而抑制病變血管內膜增生,預防動脈粥樣硬化進展及血管成形術后的再狹窄;(2)抑制巨噬細胞分泌的基質金屬蛋白酶-2(MMP-2)活性,有助于預防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破裂所致的急性心血管事件;(3)對LDL氧化的抑制作用隨濃度增加及時間的延長而增強;(4)抑制黏附因子表達,抑制單核細胞黏附;(5)改善血管內皮功能;(6)降低冠心病患者C反應蛋白(CRP)水平,抑制炎癥反應,穩(wěn)定動脈粥樣硬化斑塊;(7)通過減少斑塊內的脂質成分促進斑塊的穩(wěn)定;(8)促進線粒體氧化磷酸化,減少細胞內氧自由基的產(chǎn)生,同時促進肝細胞線粒體膜去極化,保護線粒體功能,具有抗氧化作用。同時血脂康還有多種不飽和脂肪酸和人體必需氨基酸,它能抑制肝內膽固醇的合成,降低血中LDL-C,升高HDL-C,這對防止動脈粥樣硬化是有益的[6]。充分肯定了血脂康對于冠心病、腦血管病患者的有效性。
本研究結果顯示血脂康治療組血脂療效明顯,且其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血脂療效,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與相關文獻報道一致。同時血脂康治療對痰濕阻遏型高脂血癥患者的中醫(yī)癥狀療效、中醫(yī)癥狀積分的改善明顯,且其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作為天然的他汀類調脂藥其療效肯定,并能明顯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安全性高,副作用少,適合臨床廣泛應用。
[1]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02:85~89.
[2]胡廣芹,陸小左.八味茶治療痰濁阻遏型高脂血癥臨床觀察[J].上海中醫(yī)藥雜志,2008,42(5):22~23.
[3]曾昭龍,李小敏.高脂血癥的病因及證治探析[J].遼寧中醫(yī)雜志,1999,26(5):234~235.
[4]蔣玉萍,趙玉敏.高脂血癥的病因及證治探析[J].中醫(yī)藥學刊,2004,22(6):142.
[5]張三林,方亞倫.黃炭降脂片治療高脂血癥92例臨床分析[J].實用中西醫(yī)結合雜志,1995,8(4):249.
[6]血脂康調整血脂對冠心病二級預防研究協(xié)作組.中國冠心病二級預防研究[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5,33(2):109~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