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補鋅,晚上補鈣
●阿明
孩子既要補鈣,又要補鋅,于是很多父母把鈣、鋅放在一起給孩子補,覺得方便。其實,鈣、鋅的吸收原理相似,同時補充容易使二者相互爭奪載體蛋白,互相受到制約。同時,鈣在體內(nèi)的含量遠多于鋅,也比鋅活潑,同時補充會影響鋅的吸收。因此,這兩種微量元素最好分開補。補鋅時,除了要和鈣制劑分開外,也要和含鈣豐富的牛奶和蝦皮等分開。
專家認為,補充這兩種微量元素的順序最好是“先鋅后鈣”,白天補鋅,晚上補鈣,這樣吸收效果更好。
孩子生長發(fā)育是細胞快速分裂、生長和再生的過程。在此過程中,鋅不但起著重要的催化作用,還廣泛參與蛋白質(zhì)、生長激素的合成與代謝,是身體發(fā)育的“根據(jù)地”。如果先給孩子補鋅,就能使細胞,包括骨骼細胞生長加快,而骨骼細胞的增多和生長恰恰是鈣沉積的基礎。因此,補鋅后再給孩子補鈣,會更有利于鈣的吸收、沉積和利用。
另外,鈣的吸收一般與維生素A和維生素D有關,鋅元素直接影響維生素A的代謝,并輔助維生素D對鈣的吸收,因此,先補鋅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補鈣效果。
“補鈣”的真相
●純美
在給孩子補鈣的問題上,有些媽媽選擇為孩子大量補鈣,一天不落;而有些媽媽認為孩子的食物中有充足的鈣,不需要另外補充。那么事實真相是什么呢?我們請相關專家為您詳細解析。
補什么——主要補維生素D
父母們雖然對補鈣這個問題很重視,但是在認識上仍然存在誤區(qū)。其實,缺鈣只是民間說法,它真正的名字是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梢哉f,缺鈣的說法把人們的注意力都放到了鈣上,而忽視了背后幫助鈣吸收的維生素D。單純補鈣,人體很難吸收,只有在維生素D的幫助下,才能達到補鈣效果。因此,兒童補鈣應該將重心放在維生素D上。
給誰補——孕婦、嬰幼兒、青春期少年
所有的兒童和孕婦都需要補鈣嗎?不,不是每個孕婦和兒童都需要補鈣的。一般來說,2歲以下的嬰幼兒、青春期少年以及懷孕中后期的孕婦,是集中補鈣的對象。胎兒在母體內(nèi)中后期、2歲以下以及青春期的孩子,他們的生長發(fā)育是最快的,需要的鈣量也最大。因此,在這三個時期需要特別監(jiān)測,看有沒有缺鈣表現(xiàn),如嬰幼兒多汗、哭鬧、睡眠不好,青少年腿疼、抽筋等,以便及時補鈣。
補多少——依年齡和缺鈣情況而定
不同年齡、不同情況需要的鈣以及維生素D的量是不同的,像孕婦,需要從懷孕后3個月開始補充,而到了懷孕的中后期,體內(nèi)的寶寶迅速長大,孕婦則需要更大量的鈣,每天約為1600毫克左右;0~2歲的幼兒,從出生后兩周就需要預防性地補充維生素D。而母乳喂養(yǎng)的寶寶在3個月內(nèi)是不需要補鈣的,因為母乳中的鈣含量已經(jīng)足夠滿足嬰兒的需要。
咋監(jiān)測——遵照“421體檢”法則
體檢能幫助家長及時了解孩子的身體情況,提前做好預防。一般來講,可以遵照“421體檢”法則,即幼兒在1歲以內(nèi)做4次體檢;1~2歲時,做2次體檢;2~3歲,1年做1次體檢。
除了注意孩子有無多汗、哭鬧、抽筋等癥狀外,用儀器進行檢查也是監(jiān)測缺鈣的一種好方法。對幼兒來講,可以做骨密度或者X光檢查;少兒可以做超聲骨密度檢查;少年則可以通過驗血來監(jiān)測是否缺鈣。
另外,戶外運動、多曬太陽、調(diào)整飲食結(jié)構(gòu)也是防止缺鈣的好辦法。每天2小時的戶外運動,就能讓體內(nèi)合成足夠的維生素D。
注意啥——鈣補多了容易不長個兒
鈣的補充不是越多越好,要有量的限制。盲目補鈣不僅易給腎臟帶來負擔,還會引起心臟疾病,影響孩子長個兒。
鈣、鐵、鋅作為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在被吸收時走的是同一條路,因此過多的鈣會影響鐵、鋅的吸收,導致孩子缺鐵、缺鋅。嚴重時,還會造成貧血、智力下降、厭食、不長個兒等不良后果。
因此,只有在缺鈣的情況下合理補鈣,才能促進孩子的生長發(fā)育。另外,多吃含鈣、磷多的食物,如肝類、蝦皮、木耳、海帶等,都是不錯的預防缺鈣的方法。
盲目補鈣補出抑郁寶寶
●千千
盲目給孩子補鈣,竟然導致孩子厭食、抑郁。家長帶3歲的小帥在醫(yī)院檢查后,被告知孩子的病居然是由于補鈣導致維生素D過量引起的。
小帥一直是個活潑開朗的孩子。從上個月起,媽媽發(fā)現(xiàn)他出現(xiàn)厭食、多尿、煩躁、哭鬧等癥狀,而且情緒不佳,整日無精打采。父母焦急不已,帶他到醫(yī)院就診。經(jīng)醫(yī)生詳細檢查后發(fā)現(xiàn)都是補鈣惹的禍。
原來,小帥的媽媽擔心孩子長不高,從去年10月開始,買來多種補鈣品,其中包括沖劑、片劑等,讓小帥輪番服用。誰知,不僅沒有達到預期效果,反而讓孩子逐漸出現(xiàn)了以上不良癥狀。
據(jù)兒科專家介紹,目前市場上銷售的鈣劑大多含有維生素D,家長盲目讓孩子服用多種鈣劑,易造成孩子維生素D中毒,早期導致食欲減退、低熱、煩躁、哭鬧、體重減輕、運動失調(diào)、精神抑郁,長期則會影響身體、智力的發(fā)育,甚至引起驚厥、昏迷、腎衰竭等。
專家提醒廣大家長,不要盲目給孩子補鈣,更不能過量補鈣。家長應該在醫(yī)生的指導下,根據(jù)孩子的身體特征以及對鈣的需求量等綜合因素正確補鈣。
補鈣的同時,建議增加輔食,并讓孩子多到戶外活動,多曬太陽,促進鈣的吸收。
補鈣補到幾歲才好?
●小圓
面對層出不窮的補鈣廣告,許多媽媽都心存疑問,給孩子補鈣應該補到幾歲???根據(jù)現(xiàn)行的兒童保健常規(guī),服用鈣制劑補鈣補到孩子兩歲就可以了。兩歲以后最好通過食物來滿足孩子生長發(fā)育所需要的鈣,才是正確的做法。
嬰幼兒需要不需要補鈣,不同國家和地區(qū)的醫(yī)生有不同要求。由于我國北方地區(qū)陽光照射強度較弱,營養(yǎng)結(jié)構(gòu)不夠全面,所以醫(yī)生一般建議在孩子兩歲之前給他補充一定量的鈣。兩歲的寶寶已經(jīng)開始吃各種食物,可以從中吸收各種營養(yǎng),其中包括了鈣。牛奶是鈣的最好來源,每100毫升牛奶中通常含有110~130毫克的鈣,每天喝500毫升的牛奶就可以滿足孩子的生長需求。如果孩子不喜歡喝牛奶,喝一定量的酸奶、豆?jié){,吃豆制品,也可以起到一些輔助作用。
有的家長誤解了鈣的作用,以為單純補鈣就能給孩子補出強健身體,把鈣片當補藥或零食讓孩子常吃,這是非常錯誤的。營養(yǎng)學家指出,只要堅持平衡膳食的原則,如每天喝一兩杯牛奶,再加上新鮮蔬菜、水果和豆制品中的鈣,已經(jīng)足夠滿足人體所需,不必另外再補充鈣片。如果盲目給孩子吃鈣片,反而不利于孩子的身體健康。
有研究表明,兒童長期補鈣過多,會使血壓偏低,增加日后患心臟病的危險。眼內(nèi)房水中的鈣濃度過高,可能沉淀為晶體蛋白聚合,引起白內(nèi)障;尿液中鈣的含量過高,在膀胱中容易形成結(jié)石,給尿路埋下隱患。如果同時攝取較多維生素D,肝、腎等重要的生命器官都會像骨骼一樣鈣化,后果非常嚴重。
另外,體內(nèi)鈣水平升高,可能抑制腸道對鋅、鐵、銅等元素的吸收,孩子易患微量元素缺乏癥。因此,您的孩子是否需要補鈣,到底要補多少,最好請兒科醫(yī)生指導,絕對不可濫補。
吃什么最補鈣?
●蟈蟈
近幾年,有關補鈣的廣告滿天飛,但是營養(yǎng)學家說,盡管市面上有許多補鈣產(chǎn)品,但補鈣還是以食補為佳。那么,哪些食品含鈣豐富又適合寶寶食用呢?
1.奶酪等乳類和乳制品是促進孩子大腦發(fā)育的最佳補鈣食品。
2.豆腐、豆?jié){等豆制品是廉價但補鈣效果不錯的食品。
3.蝦皮、海帶、紫菜、海魚、魚骨粉等水產(chǎn)品都是含鈣較高的食品。
4.其他食物:蛋黃、排骨、藕粉、根莖類植物、芝麻、山楂等。
不過,通過飲食給孩子補鈣,需要注意以下問題:
1.鈣劑不與植物性食物同吃。有些植物性食物,如谷類,尤其是全麥片、全麥、麩皮等,因含植酸高,影響鈣的吸收;又如菠菜、芫荽、莧菜等蔬菜,含有草酸鹽、碳酸鹽、磷酸鹽等,會和鈣相結(jié)合而妨礙鈣的吸收。
2.鈣劑不與油脂類食物同食。油脂分解后生成的脂肪酸與鈣結(jié)合后,不易被人體吸收。
3.每餐不吃過多的肉、蛋。因為肉類、蛋類中含磷酸鹽較多,與鈣結(jié)合后,會影響鈣的吸收。
【編輯: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