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年前,一名普通的聲訊臺接聽員洪小姐,傾聽一位四十歲下崗女工對生活和工作的無奈,鼓勵她重新振作,并帶著她在人才市場找到新的工作。下崗女工自此翻開了人生的另一頁,在媒體廣告界風生水起,成就斐然,而洪小姐卻在不久之后南下深圳,就此失去聯(lián)系。
這位下崗女工,就是明玲。
十四年后,明玲的自傳式著作《另起一行》,受到武漢乃至全國的廣告界和媒體圈的熱捧。不少業(yè)內人士拿這本書作為高校商學院MBA培訓的案例教材,《三峽晚報》廣告中心甚至一次購買了二十本,作為該中心月度主題學習讀本。
此時的明玲,創(chuàng)造了湖北日報報業(yè)集團地產廣告從少到多,從有到強,從強到盛的奇跡;她的精力和激情堪稱武漢媒體廣告人的精神標桿;她還培養(yǎng)了一個活力四射永續(xù)進取的團隊;她幾乎是一個人改變了一個行業(yè),以至于整個武漢房地產業(yè),無論開發(fā)企業(yè)老總,還是業(yè)界同仁,甚至是競爭對手,都尊敬地叫她一聲——“明大姐”。
企業(yè)倒閉,明玲的“家”沒了
上世紀90年代的經濟改革,讓一大批缺乏市場競爭力的國有企業(yè)瀕臨倒閉,明玲所在的武漢“冠生園”食品廠也難逃厄運。1997年,工廠轟鳴的機器停止運轉,工人們拿著微薄的遣散費各尋出路,明玲作為最后一批人,留在廠房看守機器,每個月的工資僅有800元。
本以為可以在企業(yè)干一輩子、把單位當做半個家的明玲,一下子失去了生活重心?!拔覀冞@一代人,單位就像家一樣。我在這里工作、結婚、生子,二十年的青春都給了它,從沒有想過有一天,這個家竟然沒有了。”
廠子沒了,仿佛人生中最大的一根支柱轟然倒塌。彷徨、失落、痛苦、無奈,明玲每天對著死寂一般的廠子,心里說不出的五味雜陳。
電話那端的聲音,讓明玲走出下崗的陰影
“那時候我對自己說,一定要出去?!泵髁嶂肋@么留下去不是辦法,但一個四十歲的女人,從頭開始哪有這么容易?
聽廣播成了明玲緩解壓力的方法,特別是湖北人民廣播電臺的《今夜不寂寞》,她每晚都會收聽。有一次,主持人宇娟在節(jié)目中說,如果有聽眾白天想找人聊天,可以撥打聲訊臺的電話,并留下了一串簡短的號碼。
那時的明玲,每天守著空蕩蕩的廠房,實在太需要一個傾訴的對象了。她撥打了那個號碼,電話那頭出現一個溫柔的聲音,正是工號為5號的洪小姐。明玲打開了話匣子,從年幼喪父的悲痛,對“冠生園”二十年的青春奉獻,到企業(yè)倒閉的不舍和失落,不知不覺間,就說了一個多小時。洪小姐耐心的傾聽著,很少打斷明玲的講述,只是引導著她將心中堆積的情緒全部宣泄出來。
“明大姐,雖然你下崗了,但重頭開始并不晚呀,你在工廠也好歹是個中層干部,還可以找到一份好工作的!”聽完明玲的傾訴,洪小姐鼓勵明玲重新找工作。這個想法明玲也考慮的很久,但下崗的陰影讓她產生深深的自卑感,第一次與洪小姐通話后,明玲仍然沒有走出困境的勇氣。
一周后,她再次撥通聲訊臺的電話,找到了洪小姐。這一次,洪小姐帶著半強迫性的口吻“命令”明玲:第二天一定要去人才市場,她會在那里等著明玲。
四十歲,也可以重新開始
明玲永遠不會忘記那天的情景,天下著雨,洪小姐穿著一件紅色的毛衣,撐著一把紅色雨傘,在武漢市人才交流中心門前等待自己。
脫下雨衣的明玲狼狽不堪,還未褪去的自卑感讓她甚至不敢直視洪小姐的目光。洪小姐帶著她來到招聘市場的衛(wèi)生間,拿出自己的化妝品為明玲打扮起來。
那時的明玲四十歲,卻被二十出頭的小姑娘帶著走,從一樓的一個個招聘展位開始,只要符合明玲的條件,洪小姐都會上前為明玲“推銷”起來。年紀的確是個很大的關卡,直到她們走上二樓,才在《信息時報》的展位里找到希望?!缎畔r報》駐湖北記者站正在招聘采編記者,明玲拿出自己的簡歷和一些發(fā)表的文章剪報,洪小姐幫著她不停的勸說招聘人員:“給她一次機會吧!”
最終,明玲填下了人生中第一份求職應聘表,并在《信息時報》開始了自己四十歲之后的職業(yè)之路。
轉眼十四年,明玲一路輾轉《信息時報》、《武漢商報》、《武漢晨報》,最終落腳《楚天都市報》,在媒體廣告界闖出了一片天地。她在《武漢晨報》做出了武漢媒體的第一份房地產廣告專刊,將《楚天都市報》的房地產廣告三年內翻了十倍,業(yè)界親切的稱呼她為“明大姐”,連房地產公司都找她為武漢的樓盤出謀劃策。
事業(yè)成功了,貴人卻不知所蹤
但是,當明玲回過頭找尋這位“人生中的貴人”時,洪小姐卻不知了蹤跡?!皠傞_始工作時還是很自卑,不敢去找洪小姐,怕自己做不好,讓她再次失望?!泵髁嶂两袢赃z憾不已。十四年前的一面之緣,沒有手機,明玲也沒有留下洪小姐的任何通訊地址,甚至連洪小姐到底叫什么,她都沒好意思問。
1999年,明玲曾找到洪小姐所在的信息臺領導,向他仔細描述洪小姐的模樣。這位領導說,臺里的確有這么個女孩,但已經嫁到深圳去了,沒有留下任何聯(lián)系方式。
之后的幾年,明玲曾十多次到深圳出差,每一次下飛機時她都會想到,這就是洪小姐生活的地方,但是茫茫人海,從幾百萬人里尋找一個連姓名都不知道的人,談何容易。
《另起一行》,只為尋找你
“如果沒有當年洪小姐對我的鼓勵和幫助,也許就沒有今天的我?!边@位贏得無數榮譽和尊敬的媒介精英,在談到這位改變她一生的“貴人”時,感激之情仍溢于言表。
還有幾年就要到退休的年紀,明玲將數十年的人生感悟和職業(yè)心得寫成《另起一行》,一個下崗女工到媒介精英的故事激勵著暫處低潮的人勇于改變和拼搏,十多年職場生涯的跌宕起伏成為媒體圈和廣告界的“教學寶典”,而談到這本書對自己最大的意義,明玲說,她希望有一天,洪小姐能看到這本書,知道自己在尋找她。
“如果真的能夠找到洪小姐,我一定會送她一件最漂亮的紅毛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