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永遠的敵人,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
——19世紀英國首相帕麥斯頓
移動互聯(lián)網的江湖從來都不平靜,雖然喬布斯王朝已經終結,但是蘋果打造的iOS帝國卻依舊是業(yè)界飛揚的大旗,依賴于此平臺的更多提供者(軟件開發(fā)商)、分享者(用戶)、受益者(蘋果及相關廣告商),共同構筑了一個不斷完善、自我升級的生態(tài)系統(tǒng),這令很多業(yè)界大佬羨慕嫉妒恨。有的希望收購他人以壯大自我,有的希望拋售以另辟蹊徑,有的希望借助外力形成鼎足之勢。更重要的是,這些對壘與爭斗,已翻過了硬件主導市場的篇章,進入了軟件平臺的戰(zhàn)國時代,這勢必會引發(fā)IT業(yè)界應用和服務的大變革。紅海已成沙場,群雄逐鹿,誰與爭鋒?
蘋果:挾iOS以令諸侯
9月20日,蘋果股價逆勢飛揚以每股411.50美元創(chuàng)歷史新高,盤中最高漲至413.23美元。蘋果現(xiàn)在的市值為3816億美元,超過了??松梨诘?583億美元。若將市值換成GDP,蘋果將相當于全球第30大經濟體,與澳大利亞、阿根廷、南非相當。富可敵國,在蘋果從來就不是傳說。雖然,喬布斯將指揮棒交給了蒂姆庫克,但是創(chuàng)新的血脈依舊未斷。而此前喬王朝特立獨行打造的iOS生態(tài)系統(tǒng),更是將iMac、iBook、iPod、iPhone和iPad變成了最具生命活力的產品。尤其是眾望所歸第五代的iPhone,被摩根大通分析師Mark Moskowitz譽為“世界手機”。他在投資報告中提到,iPhone 5重量更輕、外形更薄,同時可支持CDMA和GSM無線技術,但不支持4G技術。
從網爆的視頻圖片看,iPhone5可能安裝尺寸更大的Retina顯示屏,并具有無線鍵盤、投影等功能。9月23日,蘋果公司的下一代移動操作系統(tǒng)iOS 5的Gold Master版本即將發(fā)布,這也就意味著 iPhone 5萬事俱備只欠發(fā)布。但是,最根本的穩(wěn)定性仍來自于iOS平臺的長期潛力。
看重這個平臺的除了開發(fā)者,還有行業(yè)的大佬們,其中就包括雅虎搜索產品高級副總裁Shashi Seth。盡管雅虎的未來存在不確定性,但他仍將專注于擴大該公司的搜索市場份額,尤其是希望能夠與蘋果iOS設備搜索業(yè)務。Seth提到,約有32%的移動搜索流量來自蘋果iOS設備。盡管Google目前仍是蘋果的合作伙伴,但雅虎仍不會放棄與蘋果合作的機會??紤]到Google Android與iOS的PK關系,雅虎作為獨立第三方的介入,很可能獲得更大的合作空間。
目前最新數(shù)據(jù)顯示,將所有已經開發(fā)的蘋果iOS應用和谷歌Android應用的總量累加在一起,數(shù)量已經超過了100萬,其中蘋果iOS占據(jù)了52%的比例,即使在Google濫發(fā)Android牌照的年代,蘋果依舊憑借獨立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占據(jù)上風。而且,隨著Google收購摩托羅拉,勢必挫傷HTC、三星、LG等廠商的信心,加上平臺的競爭日益激烈。這方面的擁躉者流失,勢必會鞏固iOS的江湖地位。
蘋果并沒有躺在功勞簿上睡大覺。蒂姆庫克一直帶領他的團隊希望利用iOS打造新的奇跡。據(jù)說,他們正在開發(fā)一款帶iOS操作系統(tǒng)的數(shù)字電視“iTelevision”,假使如此,蘋果將把業(yè)務從計算機行業(yè)拓展至規(guī)模更大的消費電子行業(yè)。Piper Jaffray的分析師Gene Munster甚至給出了時間表,大概在明年年底蘋果iOS電視機即將與用戶見面。TiVo和Sonos的董事、VI老手Stewart Alsop也從供應商渠道推測蘋果電視機很可能在明年面世。而《華爾街日報》則描述了盈利模式,即蘋果“正在開發(fā)一種新技術,在電視機上發(fā)布視頻,并且正在討論是否將推出付費訂購的電視服務”。目前,高端電視機跌破1000美元,無疑給了蘋果可乘之機。甚至離職的喬布斯也曾預言,蘋果將該公司的技術整合至電視機是合理的。
雖然此前Apple TV機頂盒差強人意,但是蘋果已經完成了用戶通過iTunes下載電影和電視節(jié)目,以及在線視頻內容的探索。并且,還與多家電影制片商和電視網結為合作伙伴關系,打造了規(guī)模龐大的內容庫。在上述條件下,蘋果輕量級的iOS操作系統(tǒng)無疑很適合進軍消費電子市場。此前,Google Android已經借助三星登堂入室,這次蘋果將更進一步開疆拓土。雖然面臨液晶面板價格的壓力,但是蘋果已經沿著觸摸屏的路線高歌猛進,從4英寸的iPhone 5到9.7英寸的iPad,再到15-19英寸的iTelevision,后者不僅可以播放視頻,還可以用于玩游戲、運行應用,幫助用戶查看日程表,以及發(fā)布Twitter消息等。蘋果旗下產品可以完美互聯(lián)互通,這也使得蘋果仰仗iOS平臺建立起一個橫跨計算機和消費電子業(yè)的帝國。
三星:自衛(wèi)反擊,逐鹿中原
今年4月15日,蘋果在美國北加州區(qū)法院正式起訴三星,稱三星的Galaxy系列手機和平板電腦抄襲自蘋果,侵犯了蘋果的專利。蘋果罵三星是小偷,三星毫不示弱,僅僅6天之后,三星就報復性地在韓國、日本、德國三地反訴蘋果侵犯了三星的手機傳輸技術專利。在三星起訴蘋果的10項指控中,有8項與核心通訊技術有關。能夠在6天之內還以顏色,說明三星早有準備。
7月初,三星率先向蘋果發(fā)難,對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以下簡稱“ITC”)指控蘋果侵犯其5項專利,要ITC封殺美國進口由中國制造的蘋果iPhone、iPad和iPod touch。結果,蘋果反咬一口,要求ITC下令禁止進口三星的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蘋果還特別向美國圣何塞地方法院提出訴訟,希望在雙方的專利訴訟案開庭前,禁止三星在美國銷售Galaxy S 4G、Infuse 4G、Droid Charge和Galaxy Tab 10.1四款產品。如果ITC就此展開調查,整個過程可能需要15至18個月的時間。
而到了8月初,三星的抵抗遭遇了沉重打擊。德國法院在歐洲多數(shù)國家封殺三星Galaxy Tab 10.1平板電腦。德國杜塞爾多夫地方法院裁定,三星Galaxy Tab 10.1模仿了蘋果iPad的外觀設計,對其發(fā)布初步禁令。根據(jù)禁令要求,禁止除荷蘭之外的歐盟成員國銷售和進口Galaxy Tab 10.1平板電腦。違者最高罰款35萬歐元,并有可能施以監(jiān)禁。
一紙禁令,讓三星在歐洲諸國的處境堪憂。上周Galaxy Tab 10.1剛剛在英國上市,現(xiàn)在禁令頒布,它將下架,而三星也將禁止產品營銷。根據(jù)一些零售商的消息說,Galaxy Tab 10.1是iPad 2在英國上市之后銷售最快的平板。在這時候被禁,三星當然不甘心,要對此初步禁令提起上訴。而不依不饒的蘋果則表示還將尋求美國也頒布禁令。自此,自4月開打的專利權之戰(zhàn),蘋果占了上風。
三星受挫,令其他 Android設備廠商人人自危。他們分別在美國、澳大利亞、荷蘭等地面臨著蘋果的專利和設計訴訟,Android陣營元氣大傷。不過,韓國政府卻在此時跳出來,建議三星和LG放棄Android系統(tǒng),加入“一個由韓國公司組成的聯(lián)盟”。美國科技博客網站Android And Me指出,一旦三星和LG接受了政府的建議自立門戶,那么三星研究多年的自主操作系統(tǒng)Bada可能會登場。這時,韓國政府的提議無疑兼顧了國家安全和產業(yè)戰(zhàn)略布局兩方面的考慮。此前,三星借助韓國政府的支持,搶占了存儲器半導體、液晶面板和LED芯片等產業(yè)上游近三分之一的全球市場份額,但隨著競爭壓力的加大,很多產業(yè)面臨挑戰(zhàn),液晶面板事業(yè)部更是連續(xù)兩個季度出現(xiàn)虧損。這時,韓國政府希望通過推行自主操作系統(tǒng)重新掌握競爭的制高點。這個機遇非常關鍵。市場研究公司comScore的最新數(shù)據(jù)顯示:今年5月至7月,三星占據(jù)美國手機市場25.5%的份額,繼續(xù)高居榜首,而LG位居第二,市場占有率也高達20.9%,遠遠高于蘋果的9.1%的市場占有率。應該說,有韓國政府撐腰,尋求復仇的三星一旦跟LG聯(lián)手開發(fā)獨立的手機操作系統(tǒng),勢必會引發(fā)新一輪整合型震蕩,真正鹿死誰手,不好說。
Google:九合諸侯,一匡天下
其實,蘋果和三星曾經有過一段蜜月期。據(jù)報道,iPhone中價值32%的零部件從三星采購,包括A4、A5處理器、NAND閃存、DRAM內存以及一部分顯示屏。既然是伙伴,為何兵戎相見? 答案是Google,是Android聯(lián)盟。這個系統(tǒng)培植壯大了HTC、摩托羅拉、LG、索愛等品牌,當然也包括三星。由此可見,對付三星,其實是蘋果為了打擊Android陣營而給Google的一記殺威棒。正如三星電子會長李健熙對韓國媒體所說的“槍打出頭鳥”。
據(jù)統(tǒng)計,世界上每天有50萬部Android設備被激活,Gartner預計,到2012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將突破6.3億部,其中將會有49.2%的手機運用Android操作系統(tǒng),而蘋果公司的iOS系統(tǒng)僅占18.9%。在平板電腦方面,三星Galaxy Tab、宏碁IconiaTabA 500、摩托羅拉Xoom等也在與iPad搶地盤,同樣是Android操作系統(tǒng),讓它們有資本打價格戰(zhàn)。更令蘋果抓狂的是,Android操作系統(tǒng)對iPhone采取了跟隨戰(zhàn)略?!澳阌形矣腥加小钡木置妫钐O果傷不起。在iPhone率先推出多點觸摸技術之后,Android系統(tǒng)也有了該技術,甚至在用戶界面設計上也與iPhone有多處撞車。
作為蘋果的宿敵,Google一路跟隨,眾人拾柴火焰高,終于憑借群體力量把Android做大做強,而三星的敗退令Android陣營人心渙散。就在這個當口,Google宣布收購摩托羅拉移動。8月15日,Google以每股40美元、溢價63%、總價12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摩托羅拉子公司摩托羅拉移動。佩奇動了1/3家底做成了Google有史以來最大的一筆交易,遠遠超過2008年斥資31億美元收購的DoubleClick和2006年斥資16.5億美元收購的YouTube。
為什么要收購?這或許是很多人追問的問題?;厮葸@些年Google遭受的反壟斷調查和各項專利風波,Google自己多個手腳,或許比盟友更重要。三星是前車之鑒,Google已忍無可忍。佩吉對媒體放風道:“收購摩托羅拉移動無論對Google還是摩托羅拉來說,都是一件順理成章的事情,摩托羅拉移動對Android的認可和支持也幫助Android在全球范圍的推廣提供了很大的支持。收購后我們會給用戶、Google合作者、Android系統(tǒng)的開發(fā)者帶來一個全新的生態(tài)體驗?!笔聦嵣希ν辛_拉移動依舊會持有Android智能手機使用許可證,同時Google也會保留摩托羅拉移動做為一個單獨的部門來運營。這意味著摩托羅拉智能手機依舊會在市場中出現(xiàn)。
但是資本市場卻把Google的大手筆看作無奈之舉。標普將Google股票評級由“買入”降為“賣出”,對Google目標股價預期由700美元下調至500美元。同一天,Google股價下跌逾3%,至539美元。那么,Google究竟如何靠摩托羅拉移動打翻身仗呢?有人說是專利惹的禍。2007年11月5日,Google宣布推出基于Linux平臺的開源手機操作系統(tǒng)Android。短短3年多的時間,Android已經成長為全球市場份額增長最快的移動操作系統(tǒng),預計全球有1億人使用Android設備。IDC報告也顯示,Android到今年年底有望占據(jù)全球40%的智能手機市場。
但是,Android系的幾員猛將卻紛紛因為專利侵權而落馬,給了Google當頭棒喝。HTC被告了,摩托羅拉被告了,如今三星也被告了,而且還被告倒了。期間,趁火打劫的還有微軟和甲骨文,這些事故令Google疲于奔命。痛定思痛,佩奇決定將擁有1.7萬項專利的摩托羅拉移動娶回家,從而為Android生態(tài)系統(tǒng)提供更好的保護以抵御蘋果和微軟等公司的專利攻勢。但如果只是為了專利,直接向IBM買1000項不就得了,何必要收購呢?顯然,Google醉翁之意不在酒。摩托羅拉移動不僅僅是一個代工廠商,它還有龐大的研發(fā)人員及產品設計團隊。收購后,Google便可利用用戶基數(shù)龐大的Android操作系統(tǒng),從頭到尾自己生產手機和平板電腦。也就是說,摩托羅拉移動將成為Google旗下非常強大的OEM工廠。這樣,Google不僅擺脫專利之圍,還讓Android變得軟硬兼施,為未來統(tǒng)一標準和封閉生態(tài)鏈奠定了基礎。此前,Android與iOS最大的不同,是前者的碎片化與后者的垂直整合。現(xiàn)在,Google正在向蘋果的老路上玩命狂奔著。
雖然Google與摩托羅拉抱團取暖,但是Android系的其他成員依舊孤單。三星和LG已經考慮借本國政府之力上位,而HTC、索愛還在尋覓打翻身仗的良機。Google看似為Android陣營站臺,實際上在求自保的同時,已成了昔日盟友的競爭對手。美國投資銀行的Piper Jaffray認為,假如Google從開放向封閉一意孤行,勢必會嚴重損害Android的市場份額,Android系統(tǒng)市場占有率將在2015年由目前的40%下降到20%。
微軟:合縱抗衡以攻強
Google替Android擋刀,變成了自利的行為,最終的受益者很可能是微軟。宏碁負責歐洲、中東和非洲業(yè)務的運營主管Walter Deppeler認為,Google從帶頭大哥變成了競爭對手之后,微軟的Windows Phone 7(下簡稱WP 7)很可能成為新的宿主。自去年2月微軟發(fā)布新一代手機操作系統(tǒng)WP 7以來,惠普、LG、三星、HTC等幾大手機制造商都號稱要推出WP 7新機,但事實上,他們都依舊用的是Android平臺。以至于WP 7一直不溫不火,導致微軟與諾基亞開始抱團取暖。
巧的是,在Google收購摩托羅拉移動之后,與微軟結盟推廣WP 7、與Android形成競爭關系的諾基亞股價大漲17%。這標志著WP 7終于迎來了與Android分庭抗禮的機會。后者的開放是制勝法寶,但其迫于壓力自動放棄,給了微軟以可乘之機。更何況,微軟在WP 7推出不久就宣布對開發(fā)者開放WP 7 Market應用商店。這正是沿襲了Google的Android路線,而且,開放的WP 7不會只扣著遲暮之年的諾基亞,它會迅速擴張自己的市場份額。微軟WP 7早早建立了比Android更完善的統(tǒng)一升級機制,統(tǒng)一的界面將會保證所有的應用程序都能運行在所有的WP 7終端之上。
8月14日,市場調查公司Gartner發(fā)布“2011年第二季度全球手機市場份額報告”,采用Android的智能手機銷量占比已經高達43.4%,達到4677.6萬部。其中來自亞洲的三星1920萬部、HTC1211萬部,市場份額約為全球的67%。假設Google在后續(xù)的合作中更偏向于摩托羅拉,那么就很能造成與聯(lián)盟成員的矛盾,最終導致聯(lián)盟成員的外逃,投入微軟的WP 7等其他陣營的懷抱。我們看到:黑莓和塞班的市場份額持續(xù)走低,而包含WP 7在內的其他操作系統(tǒng)增長勢頭強勁,會在2015年攀升到47%的市場份額。
惠普:舍得之間,得失難現(xiàn)
三星和LG有政府可以投靠,摩托羅拉背靠Google好乘涼,HTC、索愛可以擁抱WP 7,但是惠普卻在為Web OS撓頭。最終,8月19日凌晨,在惠普第三季度財報會議上,惠普正式宣布全面放棄Web OS系統(tǒng)智能手機和TouchPad平板電腦運營?;萜辗Q,將繼續(xù)優(yōu)化Web OS軟件的價值,將Web OS授權給其他廠商,或者將Web OS用于非手機/平板業(yè)務上。這是惠普的戰(zhàn)略轉移,卻是Palm的全線潰敗。作為PDA的鼻祖,Palm鼎盛時期曾一度占據(jù)PDA和智能手機市場90%的份額。但是由于資金和研發(fā)的乏力,開發(fā)的新系統(tǒng)Web OS和智能手機Palm pre命運不濟。去年4月被惠普以12億美元收購,如今Web OS系統(tǒng)已淪為一塊招牌。
Palm投靠了財大氣粗的惠普,卻最終只留下Web OS的幾個散兵游勇——Veer、Pre 3和TouchPad平板電腦便銷聲匿跡了?;萜章暦Q在研發(fā)、運營和市場上花費了數(shù)百萬美元,但當時要將Web OS推廣到打印機、家庭多媒體設備以及PC終端的豪賭終究成為泡影。目前惠普Web OS兩款旗艦產品Pre 3和TouchPad均不夠秤便被擱淺。TouchPad剛剛發(fā)布不到兩個月便起伏跌宕,前兩日香港地區(qū)迎來開售,Pre 3亦已經在英國低調上市。
今年3月,惠普曾信誓旦旦公布了自己軟著陸的雄心壯志:將焦點放在云計算、解決方案、軟件;強化在企業(yè)、商務和政府市場的發(fā)展;增加創(chuàng)新投資,推動差異化;向高價值、高利潤產品類進軍;逐漸剝離利潤低的PC業(yè)務。有的已經做到了,比如剝離其PC業(yè)務,拆分PC部門,惠普斥資約117億美元收購了Autonomy——后者專注于語義計算領域,屬于逆勢飛揚的成長型科技企業(yè)。其個人系統(tǒng)部門也將被出售,該部門產品包括智能手機、平板電腦、Web OS操作系統(tǒng)和PC,其營收達410億美元,卻只貢獻了13%的利潤。
PC和打印機的老大,在移動互聯(lián)網方面還差得很遠,眼看著競爭對手聯(lián)想、宏碁、戴爾紛紛亮出了武裝著Android和WP 7的平板電腦和智能手機,惠普的Web OS平板電腦TouchPad卻只能依靠價格戰(zhàn)博人眼球。8月25日,惠普狗急跳墻的做法卻有起死回生之功效。由于使用Web OS平臺的惠普TouchPad平板電腦此前價格高昂,曲高和寡,與iPad同場競技,自然處于下風。同時,Web OS在與iOS和Android的競爭中同樣遜色,這一度讓惠普喪失信心。加上債務危機引發(fā)全球經濟二次探底,美國經濟遭遇重創(chuàng)。世道不好,加上銷量不佳,使得惠普高層最終決定高臺跳水,拋售TouchPad。16GB TouchPad售價由原來的399.99美元下調至99.99美元;32GB TouchPad售價由499.99美元下調至149.99美元。降價出貨后,一下跌破很多消費者的心理價位。不到一天,美國幾乎所有門店的惠普TouchPad平板電腦都已經銷售一空。尤其是知名的百思買門店,僅15分鐘就賣光了庫存的TouchPad平板電腦。
頗具諷刺意味的是,數(shù)天前,百思買還抱怨惠普TouchPad在商店和倉庫占據(jù)了太多空間,TouchPad存貨為27萬部,百思買只售出2.5萬部。然而僅僅一個周末,百思買降價銷售兩款型號的TouchPad產品均已售罄。除百思買外,降價后的TouchPad還成為亞馬遜網店上的香餑餑。在國外熱門的零售端網站亞馬遜和百思買的平板電腦銷售量排行上,惠普TouchPad一直在較后的名次,最近幾天卻連續(xù)占據(jù)銷售榜第一的位置。意外熱銷的情況是惠普之前從未預料到的。
無獨有偶,不僅是在美國,英國也將原價350英鎊的16GB版惠普TouchPad平板電腦降價到了89英鎊,32GB版則僅售115英鎊。在Dixons的網站上,16GB版本幾小時內也幾乎被搶空。
TouchPad被清倉出售起死回生的事實,讓Web OS應用開發(fā)者重拾信心。早在上周五,微軟WP 7開發(fā)者體驗主管Brandon Watson還設法吸引Web OS開發(fā)者(溫特斯發(fā)布Twitter信息稱,微軟將為Web OS開發(fā)者轉向WP平臺提供方便——免費提供手機、開發(fā)者工具及培訓幫助等),而才過了短短一個周末,TouchPad的銷售神話已經讓Watson的郵箱塞滿了1000封來自Web OS開發(fā)者的電子郵件。
惠普為他人做嫁衣讓未來的平臺之爭愈發(fā)撲朔迷離。蘋果獨門的iOS、Google聯(lián)手摩托羅拉移動的Android,三星和LG的Bada系統(tǒng),微軟與諾基亞的WP 7,加上Web OS,五大系統(tǒng)的對決,或許會讓這個移動互聯(lián)網真正進入戰(zhàn)國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