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課是音樂老師展示獨特風采的舞臺之一,同一篇教案,由不同素質(zhì)的教師執(zhí)教,其效果往往大相徑庭。一堂成功的音樂課,從熟悉教材,到課程設計一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學的藝術手法。豐富的教學語匯,到師生之間情感的默契配合,導致成功與否的教學效果,都體現(xiàn)了一個音樂教師的個人風格和自身素質(zhì)。一堂成功的音樂課,蘊含著教師教學成長道路中的酸甜苦辣和歷次失敗與成功的磨煉。一個合格的教師,必須經(jīng)過長期的磨煉,有心的積累和無畏的探索,才能上好一堂成功的音樂課。
一、課堂教學導入藝術
良好的開端是事情成功的關鍵。一堂好課必須有一個良好的導人作為前奏。課前的組織教學目的在于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那么新課的導入方法就尤為重要了。不同類型的課題可以用不同的導人語言和導入方法。有的可以用講故事的方法,有的可以用提問的方法,有的可以用看錄像的方法,有的可用猜謎語的方法,有的還可以用集體討論式的方法……甚至可以用游戲式、競賽式的方法等等。
二、課堂教學語言藝術
教學語言在音樂教學中的作用是舉足輕重的,是音樂藝術的造型基礎與創(chuàng)作核心,如果缺少優(yōu)美生動的語言,音樂課就會變得呆板,枯燥無味。教師要有豐富多彩的語匯功底,這就要求教師要博覽群書,見多識廣。當前的音樂教學要求與其他相關學科滲透,那么就要求教師對歷史、地理、文學等方面的知識都懂一些,以便在授課時把歌曲的歷史、背景介紹得更完美。另外有了一定的語匯功底,還要講究語言的教學藝術。一個老師講課的語氣、速度、音色、語調(diào)都是吸引學生注意力的關鍵。
筆者認為上好一堂音樂課,首先,教師要有較扎實的文學功底,其次老師的教學態(tài)度要親切,可以講一口標準流利的普通話,音色要明亮圓潤,語言要富有情感,授課語速要有節(jié)奏,語氣要抑揚頓挫,特別要帶有激勵性,再次,教師的面部表情切忌呆板、嚴謹,而應慈祥、隨和,使學生愿意接近,便于溝通。
學無止境,教無定法,教學藝術并不是遙不可及,一成不變的,教師應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充分考慮學科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認真分析教案,巧妙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與過程,合理運用教學的藝術性,切實抓住藝術學科的特殊功能,就像車爾尼雪夫斯基所說的:“凡是我們在那里看得見,按照我們的理解應當如此,那就是美的”。在貫徹執(zhí)行九年義務教育大綱著重落實審美教育的今天,我們離不開美的感情,美的形象,美的氛圍和美的意境,讓我們?yōu)榕囵B(yǎng)新世紀熱愛美,創(chuàng)造美,傳播美的高素質(zhì)人才而努力奮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