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芬奇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濒斞敢舱f過:“要極儉省的畫出一個人的特點,最好是畫他的眼睛?!?/p>
《詩經(jīng)·衛(wèi)風·碩人》:“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lǐng)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這是說,手指像初生的柔荑,皮膚如凝結(jié)的白脂,脖頸似白而長的蝤蠐,牙齒若瓠瓜子般整齊,前額豐滿眉細彎。巧妙笑時酒窩好,美目盼時眼波俏。前五句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刻畫出衛(wèi)莊公夫人莊姜的形美,后兩句則寫出其動態(tài)美、神之美?!百弧薄芭巍倍钟雀槐憩F(xiàn)力。讀者可憑借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想象出那楚楚動人的笑靨和顧盼生輝的秋波是怎樣的千嬌百媚。
陸機《日出東南隅行》:“美目揚玉澤,蛾眉象翠翰。鮮膚一何潤,秀色若可餐。窈窕多容儀,婉媚巧笑言?!边@是說,她那美妙的眼睛閃動著,放出玉一般柔和的光,她的眉毛如同青色的細細的鳥羽。她的肌膚鮮麗而柔嫩,那一種“秀色”難以描摹,真令人油然而生親近的愿望。這位美女身姿窈窕,儀態(tài)萬方,神情嫵媚,言笑之際分外迷人。“秀色可餐”的成語便出于此。
由此想到曹植的《洛神賦》。在我國江漢一帶水邊澤畔,很久以來就流傳著關(guān)于神女的美麗傳說,《詩經(jīng)·國風·漢廣》、屈原《九歌》及司馬相如、張衡筆下的神女嫵媚動人。曹植的《洛神賦》則超越前人。曹植回封地鄄城途中經(jīng)過洛水時,心情無比抑郁。在一片靜謐氣氛中,他神思恍惚,極目遠眺洛水之時,奇跡出現(xiàn)了:神女站立在對面山崖上,“其形也,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髣髴兮若輕云之蔽月,飄飖兮若流風之回雪。遠而望之……秾纖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約素。延頸秀項,皓質(zhì)呈露。芳澤無加,鉛華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聯(lián)娟。丹唇外朗,皓齒內(nèi)鮮。明眸善睞,靨輔承權(quán)……”你看,這位神女長得體態(tài)輕盈柔美,像受驚后翩翩飛起的鴻雁,身體健美柔曲像騰空嬉戲的游龍;容顏鮮明光彩像秋天盛開的菊花……晶亮動人的眼眸顧盼多姿……這首賦影響后代,東晉書法家王獻之和畫家顧愷之都曾將神女風采化于筆墨中,明清時期又有劇作家將其搬上舞臺演出。
白居易作《長恨歌》,描寫楊貴妃之美:“天生麗質(zhì)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cè),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官粉黛無顏色。”這首詩深受當時民眾喜愛,“二十年間,禁省觀寺郵候墻壁之上無不書,王公妾婦牛童馬走之口無不道?!保ㄔ 栋资祥L慶集序》)這“回眸一笑百媚生”,可謂是《詩經(jīng)·衛(wèi)風·碩人》派生而出更為精美的傳世佳句。
在清代《紅樓夢》中,賈寶玉在賈母處初見從南京趕來的林黛玉有著與眾不同的面容:“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態(tài)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闭沁@樣,林黛玉喪失父母孤苦伶仃、怯弱愁苦的病美人容顏,才激起讀者無限的憐憫之情。
大千世界,蕓蕓眾生,熙來攘往,人的雙眸乃心靈之窗戶,從中能看出人的喜怒哀樂,變化萬千。假如人們對周圍千百雙眸子多加體察,都會讀出無窮奧妙來。
【徐惠明/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