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點講解】
句子是由詞和詞組構(gòu)成的、能夠表達完整意思的語言單位。根據(jù)語氣的不同,可將句子分為陳述句、疑問句、感嘆句、祈使句;根據(jù)結(jié)構(gòu)的不同,可將句子分為單句和復(fù)句。從語氣上對句子的劃分得出的類型叫句類,從結(jié)構(gòu)上對句子劃分得出的類型叫句型。因此,一個句子總是兼屬這兩種性質(zhì)不同的類型。
句類:
1.陳述句:能告訴別人一件事的句子,句末用句號。如:我游覽了長城。
2.疑問句:向別人提出問題的句子,句末用問號。如: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fù)返呢?
3.祈使句:向別人提出要求的句子,句末一般用句號,有時也用感嘆號。如:油庫重地,請勿吸煙!
4.感嘆句:帶有快樂、驚訝、厭惡等濃厚感情色彩的句子,句末用感嘆號。如:我們的生活多幸福啊!
句型:
1.單句:不可再分析出分句的句子。包括:(1)主謂句(由主謂短語構(gòu)成的句子)。如:趙州橋非常雄偉。(2)非主謂句(由單個詞或主謂短語以外的短語構(gòu)成的句子)。如:禁止吸煙!(3)特殊單句,句式特點比較特殊的句子。如:把字句、被字句等。
2.復(fù)句: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分句組成的句子。包括:(1)一重復(fù)句(只有兩個分句的句子)。如:它既不需要誰來施肥,也不需要誰來灌溉。(2)多重復(fù)句(結(jié)構(gòu)上有兩個或兩個以上層次的復(fù)句叫多重復(fù)句)。有兩個層次的叫二重復(fù)句,有三個層次的叫三重復(fù)句,其余可依此類推。如:他后來還托他父親帶給我一包貝殼和幾支很好看的鳥毛,我也曾送他一兩次東西,但從此沒有再見面。
【知識積累】
1.疑問句、設(shè)問句、反問句的區(qū)別
疑問句、設(shè)問句和反問句的末尾都有問號,都以問的形式作標志,所以都可稱為問句。疑問句是用來向別人詢問、解除自己的疑團的,它是有疑而問,是己問他答,答在問后;設(shè)問句是為了增強語言的吸引力或引起注意和思考而有意而為之的問句,作者自問自答,答在問后;反問句是為了強調(diào)某種確定的意思,加強某種語氣而有意為之的問句,是無疑而問,自問自答,答在問中。
2.陳述句和反問句的互換
陳述句改反問句要注意三點:(1)詞語的變化:加入“難道”或“怎能”,有“不”(否定詞)去掉“不”,沒“不”加上“不”。(2)標點的變化:陳述句改反問句后一定要將句號改為問號。(3)語氣的變化:陳述句改反問句后要添加疑問詞。如果添加的是“難道……不……”或“難道……”則疑問詞為“嗎”;如果添加的是“怎能……不……”或“怎能……”,則疑問詞為“呢”。反問句變陳述句與之相反。
3.陳述句與雙重否定句的互換
將陳述句轉(zhuǎn)換為雙重否定句時先找出句子的中心,即主謂賓部分,在動詞前面加上或改為“不得不”“不能不”等或兩個否定詞之類的詞語,使其變?yōu)殡p重否定句,但是最后一定要檢查一下,不要改變句子原來的意思。
【實戰(zhàn)演練】
1.下面句子屬于單句的一項是( )
A.最近北京人民廣播電臺還播放了阿隆·阿甫夏洛穆夫以北京胡同為主題的交響詩。
B.成績能夠鼓舞人,同時會使人驕傲;錯誤使人倒霉,同時也是很好的老師。
C.叫賣實際上就是一種口頭廣告,所以也得變著法吸引顧客。
D.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飛翔。
2.下面句子是祈使句的一項是( )
A.我還能希求什么呢?
B.佃農(nóng)家庭的生活自然是艱苦的。
C.紀念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
D.我要看報!
3.下面句子中哪一句是設(shè)問句( )
A.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
B.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C.誰說宇宙是沒有生命的?
D.到別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
4.句型互換。
(1)他緊緊地握住了老人的手。(把陳述句變?yōu)楸蛔志洹炎志洌?/p>
(2)他是一個好人。(把陳述句變?yōu)榉磫柧洹⒏袊@句)
(3)這比山還高,比海還深的情誼,我們怎么能忘懷?(把反問句改成陳述句)
(4)我必須到圖書館看書。(把句子改為雙重否定句)
參考答案
《句子的分類》
1.A
2.D
3.B
4.(1)被字句:老人的手被他緊緊地握住了。把字句:他把老人的手緊緊地握住了。(2)反問句:他難道不是一個好人嗎?感嘆句:他是一個好人?。。?)這比山還高,比海還深的情誼,我們不能忘懷。(4)我不能不去圖書館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