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語言》所要介紹的是物候學的有關知識,這些知識專業(yè)性很強,有的也比較抽象。如果處理不當,容易寫得枯燥乏味,艱深難懂。《大自然的語言》一文注重行文的通俗性和生動性,所以我們能以輕松的心態(tài)研讀全文并接受知識。
一、語言安排的層次性體現(xiàn)說明的通俗性
過渡自然,銜接嚴密,層次清晰,這些都能減少讀者閱讀的障礙,體現(xiàn)出說明文的化深奧為淺顯的通俗化特征?!洞笞匀坏恼Z言》一文的用語方法主要有二:一是用標志性詞語顯示層次。如文章在說明物候現(xiàn)象來臨的四個因素時,先用一個設問句總領,然后用“首先”“第二”“第三”“此外”等連接詞表示分說,按照其作用程度作遞降排列,層次井然;又如文章在說明物候學對農業(yè)生產的重要意義時用了“首先”“此外”“還可以”“也可以”等標志性詞語,有條有理,有輕有重,通俗易懂。二是妙用標點顯示層次。請看下面一段文字:“杏花開了……;桃花開了……。布谷鳥開始唱歌,勞動人民懂得……”這段話中,為什么第一句后用分號,第二句后用句號?細察之,可知杏花、桃花均為植物,說的是春季的物候,兩者可以用分號表示并列;而布谷鳥是動物,用它說的是夏季的物候,與前兩者不同類,故第二句后要用句號。一個分號和一個句號暗示著行文的層次,可謂匠心獨運。
二、語句選用的豐富性體現(xiàn)說明的生動性
這主要表現(xiàn)在:1.比喻入題,化抽象為形象?!罢Z言”本是人類特有的交際工具,人們依賴它進行思維,表達?!洞笞匀坏恼Z言》的作者用人們熟悉的“語言”一詞比喻不易理解的物候現(xiàn)象,擬題“大自然的語言”,使文題一下子亮起來。2.多用描寫性語句。有的狀形,如用“衰草連天”寫深秋的荒涼,用“風雪載途”寫嚴冬的酷寒;有的摹聲,如用“簌簌”寫秋葉吹落之聲;有的描寫動態(tài),如用“翩然歸來”表現(xiàn)燕子的輕捷、灑脫、優(yōu)美的姿態(tài);有的描寫變化過程和結果,如“銷聲匿跡”“冰雪融化”“草木萌發(fā)”等,形象可感。3.運用擬人等辭格,如用“傳語”寫杏花,用“暗示”寫桃花,用“唱歌”形容布谷鳥,將動植物人格化,生動有趣;將“沉睡”和“蘇醒”對比使用,這一擬人筆法,使讀者如見一幅大地春回圖;將用來觀察的生物稱做“活的儀器”,屬比喻,準確而給人形象感。4.整句與散句結合?!洞笞匀坏恼Z言》一文大量運用結構緊湊的四字句,如“北雁南飛”“田間草際”等,有的還對得較工整,如“草木榮枯”“候鳥去來”都是主謂結構;“花香鳥語”“草長鶯飛”都是聯(lián)合結構。作者還注意句式的變化,“杏花開了,就好像……;桃花開了,又好像……”句式相同,屬整句,接下去寫布谷鳥時變換了句式:“布谷鳥開始唱歌,勞動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屬散句。句式的變化體現(xiàn)了用句的豐富性和生動性。5.適當運用文言句,例如用“年年如是,周而復始”八個字概括四季更替,言簡意明??傊?,上述多種不同類型的句子的運用,使文章的表達形式達到了豐富性、生動性和趣味性的統(tǒng)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