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智平平的人往往成就更大。金庸小說中的郭靖就是一例。郭靖憨厚質樸,但用功不輟,也把握得住善惡界限。有這兩條,就有了后來的郭大俠。而像楊過那種“飛揚跳脫、聰明外溢”的人,倘若不是因為受盡挫折而性情大變,估計最終一定“泯然眾人矣”。
成功的訣竅必須符合兩個條件:第一,必須對每個人都適用。假如成功的秘訣是“只有國王的兒子才能成功”,那么這樣的秘訣沒有任何意義。若所有人遵照某一規(guī)則,哪怕像阿甘和郭靖這等頭腦不太靈光的人,只要做到始終如一,就能取得成功,這才能算好訣竅。第二,必須是顛撲不破的。用經濟學術語來講,必須具有“穩(wěn)健性”。朝代變遷、歲月流逝、制度更迭,都不應對這些基本規(guī)則產生顛覆性的沖擊。
曾經有人做過一個試驗。他邀請了很多學者,請他們將自己心目中認為能在競爭中制勝的最佳策略寫下來,并編成計算機程序,讓計算機模擬現(xiàn)實生活中的競爭情境評價這些策略。最后他驚奇地發(fā)現(xiàn)勝出的規(guī)則竟是“針鋒相對”。
這一策略可以理解為:如果他人誠實,自己也要誠實;而一旦別人有欺騙行為,必需馬上對欺騙者進行懲罰;如果欺騙者悔改,則可以寬恕他,讓他返回合作的軌道。
這一策略之所以成功,一是因為它是善良的;二是因為它是簡單的。很多策略被淘汰就是因為過于復雜。比如說謊就是一個復雜的策略,為了圓謊,你必須再編造新的謊言,到最后,小謊言會變成彌天大謊,過程也會因此變得得無比復雜。
由此可見,成功或制勝都非難事,只要你能找出訣竅,只要你付出努力。一如阿甘能收獲輝煌的事業(yè),郭靖能成長為大俠;一如“針鋒相對”可以從眾多制勝訣竅中脫穎而出。
(摘自《北方新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