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快線】
在河北省青龍滿族自治縣安子嶺鄉(xiāng)白蟒山村,有一對相依為命的苦命兄弟,哥哥叫王艷慶,今年28歲;弟弟叫王偉慶,24歲。
1995年,在王艷慶13歲、王偉慶9歲那年,他們的母親因患紅斑狼瘡,在醫(yī)院醫(yī)治了一個多月,花光了借來的3萬多元后,最終醫(yī)治無效去世了。為了還清這3萬元外債,兄弟倆不得不先后輟學,外出打工,留下父親在家種幾畝責任田。
幾年之后,父子三人終于把外債還清,以為日子即將慢慢好起來時,一場更大的災難再次降臨。2005年中秋節(jié),兩兄弟相約回家和父親團圓。父親騎摩托車去車站接二兒子王偉慶,在回家途中不幸遭遇車禍身亡。王偉慶傷了腰腹及腿部。王艷慶在埋葬了父親之后,又背上了幾萬元的外債。
為了還清外債,為了給弟弟治病,王艷慶只得背起弟弟踏上了去唐山打工的征程。但是命運對這對苦命兄弟的折磨并沒有到此為止。2005年10月,弟弟王偉慶被查出患上了腎病綜合征,2006年春天,到醫(yī)院復查時又被查出患上了肺結核。2008年年底,王艷慶看著弟弟的腿有點拐,一檢查發(fā)現(xiàn)弟弟又患上了雙側骨股頭壞死。2010年9月,王偉慶突然感到渾身無力,且尿血,無奈,王艷慶只能把弟弟帶回青龍醫(yī)院診治。主治大夫肖長秋說,病人已經(jīng)患上了尿毒癥,需要血液透析,否則,他的生命不會延續(xù)太長時間。
哥哥王艷慶東拼西借湊了些錢給弟弟透析。每天24小時陪在弟弟身邊,精心護理。由于身體浮腫,本來就比哥哥高大的王偉慶顯得異常笨重,每次背著王偉慶去透析,王艷慶都感到像有一座沉重的大山壓在自己瘦弱的身上。看著日漸消瘦的哥哥,王偉慶想早點結束自己的生命,免得拖累哥哥,可王艷慶發(fā)誓堅決不放棄給弟弟治療。在王偉慶心里,哥哥就是自己的親生父母,而王艷慶心中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無論如何也要為弟弟治病,為了弟弟,他寧可一輩子打光棍!如果弟弟癱瘓在炕上,就伺候他一輩子!哥哥的誓言給了王偉慶很大的動力,王偉慶說,我現(xiàn)在活著主要是為了哥哥,這么精心地照顧我5年,他一點怨言都沒有,我怎能輕易放棄呢?
哥哥王艷慶放棄了自己的幸福,背起弟弟去打工,為弟弟治病,毅然決然地為弟弟撐起一片天,演繹了一幕感天動地的人間真情!
【多向應用】
一、就兄弟倆的事跡看,可以立意或論證論題:① 愛和責任是社會和諧的基石;② 親情暖人間;③ 面對災難,要學會堅強;④ 兄弟情誼大于天;⑤ 絕不輕言放棄;⑥ 活著,就有希望;⑦ 人間自有真情在;⑧道德的楷模。
二、從這一材料引發(fā)的社會思考的角度看,可以立意或論證論題:① 要有責任感;② 不拋棄,不放棄;③ 要對生活充滿希望;④ 直面苦難,微笑生活;⑤ 要學會與命運抗爭;⑥ 親情無價;⑦ 真情。
【失誤論題】
陽光總在風雨后(弟弟身患絕癥,說其遇到了人生的風雨是可以的,但是風雨后能否出現(xiàn)陽光,就難說了。與材料不吻合。)
【實用示例】
例1.愛與責任
當王艷慶再次顫巍巍地背著弟弟艱難地走在醫(yī)院長廊的時候,當王艷慶小心翼翼地拿出打工的血汗錢為弟弟交醫(yī)藥費的時候……我們看到的是他對弟弟深沉的愛,看到的是血濃于水的親情,更欽佩這七尺男兒勇于擔當?shù)木?。他為弟弟撐起一片天,愛與責任從來都是人性中最閃亮的鉆石,也是這個社會和諧的基石。
例2.直面苦難
人生如一條不停流淌著的河,有順流,也有暗礁;人生又如一次漫長的旅行,有一馬平川的坦途,也有崎嶇不平的山路。河北省白蟒山村的王艷慶、王偉慶兄弟遭遇了一個又一個挫折,但他們依然堅強。因為他們明白:放大痛苦,將寸步難行,唯有心懷希望,才能直面苦難,戰(zhàn)勝厄運。
例3:苦命兄弟給我們帶來的思考。
王艷慶在父母相繼去世、弟弟患有多種疾病、負債10萬多元的情況下,依然不放棄對弟弟的治療,背著弟弟到唐山打工。在弟弟病重時,他24小時守在弟弟身旁。面對巨額的醫(yī)療費,這個28歲鐵一樣的漢子,一次又一次把淚水咽進肚子里,為弟弟撐起一片天。王艷慶的行為不僅僅因為手足深情,更因為深植內(nèi)心的責任意識和擔當精神。在社會浮躁、道德滑坡的今天,像王艷慶這樣對弟弟不離不棄的能有幾人?難怪鄰居說,即使爹媽活著,也不一定會如此。 聯(lián)想到現(xiàn)實生活中子女對父母不孝、兄弟為爭財產(chǎn)反目成仇、父母拋棄未成年兒女等現(xiàn)象,會發(fā)現(xiàn)王艷慶的行為多么難能可貴!他在人們的心中豎起了一座不朽的道德豐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