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合是一種常見的寫作技巧,如果我們能巧妙地運用它,我們的文章就會顯得曲折新穎,富有戲劇性。
有一個大軍閥,特別想找一個測字先生的麻煩。于是他順手在紙上寫了一個大大的“人”字。測字先生一看,慌忙起身,倒頭便拜:“在下有眼無珠。您定是位上馬管軍,下馬管民的大人?!?/p>
大軍閥一看被猜中了,便讓副官去測。副官也在手上寫了一個“人”字。測字先生說:“對不起,您只是這位大人的一個手下人?!贝筌婇y一看又被猜中了,就又讓一個犯人去測。犯人說也測“人”字。測字先生把臉一沉說:“你肯定是個犯人!”
為什么測字先生會測得這么準呢?原來大軍閥順手在紙上寫了一個大大的“人”字,這正好和他的“大人”身份相符;副官寫在手上的“人”字就要小得多了,如果把手放下,“人”字就在手下,這又與他“手下人”的身份相稱;犯人測的“人”字是從口中說出來的,“口”和“人”合在一起,是個“囚”字,這自然與他犯人的身份一致了。這就叫巧合。
故事教會我
俗話說:“無巧不成書?!鄙钪校覀兂3龅皆S多“巧事”。如在校園中蒙著眼睛捉迷藏,好不容易抓住一個人,可取下手帕一看,被抓的居然是老師;老師讓你去找一位同學(xué),你不知道他家的地址,正著急時,他竟出現(xiàn)在你面前……這也叫巧合。在寫作時,最好先用伏筆把后面要發(fā)生的巧合做點暗示或交代,這樣一來,后面的巧合雖在預(yù)料之外,但仔細一琢磨,就會覺得又在情理之中了??傊?,運用巧合技巧要從生活出發(fā),如果瞎編亂造,就會弄巧成拙。
【付亞雙/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