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村里老張家辦喪事那排場勁兒,我還從來沒見過呢!
前天,村里的張老漢去世了。老遠就聽見從院子里傳出的“嗚哩哇啦”的嗩吶聲,“叮叮咚咚”的電子琴聲和“噼里啪啦”的鞭炮聲。
走近一看,只見大門外搭起了帆布靈棚,棚下擺著幾十張桌子,停柩的院子里堆滿了花圈,花圈前掛了許多挽聯(lián)。最引人注目的是大門外的空場上還停著十幾輛漂亮的小轎車!靈位桌前,跪著兩排孝子,領頭的是死者的三個兒子,個個披麻戴孝。這三個兒子可都不簡單:老大是鄉(xiāng)衛(wèi)生院院長,老二是村干部,老三在南方當老板。
奠酒開始了。三個兒子號啕大哭,個個都是一副悲慟欲絕的樣子。老大哭得鼻涕和眼淚流到下巴頦都顧不上擦;老二邊哭邊捶胸頓足,仿佛是一束左扶右倒的麥穗;老三呼天搶地,嗓子哭啞了,腦袋磕腫了。那架勢可真是“驚天地,泣鬼神”。這時,來村子里賣菜的老頭兒也擠進人群看熱鬧,看到這幅場景,情不自禁地說:“看人家那樣,這才真是孝子!”
奠酒之后開始做道場。只見幾個大師在香霧繚繞中邊敲木魚,邊虔誠地念誦著經文,對死者的亡靈進行超度。超度完畢,主人大擺宴席,幾十張桌子上擺滿了豐盛的酒菜。客人們猜枚劃拳,推杯換盞。剛才還痛不欲生的孝子們,現(xiàn)在居然個個都笑逐顏開地向客人們敬酒,和客人們對飲。這熱鬧、歡快的場面,竟然和辦喜事一樣!
酒足飯飽后,兩班樂隊對奏起來,圍觀的人群不停地使勁拍手,大聲喝彩。這時我聽到人群中有人小聲說:“老人生前三個兒子抓鬮兒,按月輪流管飯,后來就因大月小月的事鬧得不可開交,最后竟然把老人晾在一邊,不管不問了。老人在世時被視為累贅,衣服臟了自己洗,下雨天還得拄著拐杖去打水,生病期間無人照料,沒想到死后卻有這樣的排場……”
頓時,我想到一句俗話:“活著不孝,死了瞎胡鬧!”這句話不就是說這排場“孝子”的嗎?真希望這樣的“孝子”越來越少!
點評
小作者通過自己的所見所聞,寫出了主人辦喪事時的“悲傷”勁兒以及宴席上的熱鬧勁兒。通過主人祭奠時和飲酒時不同表現(xiàn)的對比,主人對老人生前和死后不同態(tài)度的對比,自然而然地引出了“活著不孝,死了瞎胡鬧”這一主題。
【指導并置評:石磊】